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真理性的集中体现。邓小平始终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置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的基础”之上。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确定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尺度,大大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一个整体,必须正确、准确加以理解。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根本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因素,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价值观正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实现价值主体需要的根本途径,开辟了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新道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最大追求。邓小平把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主体追求的价值取向。创造性地提出先富带后富的“差别发展战略”,为实现社会主义价值观规划了切实可行的前进轨道。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
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融入到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之中,坚持“文明建矿、矿建文明”的理念,文明创建硕果累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企业科学发展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精神理念,也蕴涵着现实的目标追求。对国有企业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就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着规范行为、稳定秩序、提供精神动力、培育新式农民的巨大作用。新农村建设亟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支撑力,以引领其方向、提升其品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农民的实际需求相对接,通过“实实在在”的载体来呈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与农民的现实水平相对接,建立一套农民群众能理解、乐接受的话语系统。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式,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通俗化的重大理论工程。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集中体现和价值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质论与本体论———认识社会主义的两个视角王洪福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学术界不少同志作单视角、单层次的回答,他们只把科学社会主义看成社会变革的理论体系,而没有同时把它看成价值观念体系;他们只从社会制度的层面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而没有同时从本质的深刻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把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首要任务。从实施角度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切实解决好“学、懂、信、用”问题,达到“真学、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60年社会主义辩证实践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体现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推动社会主义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社会主义信念作为社会主义实践的强大精神支柱;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葆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我们深刻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构建社会主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动力,是提升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既要面向全社会、全体公民,又要着眼于未来,把青年学生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晚年不断追求理论水平的深化,把研究放在更高的范畴,对东方落后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答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思想结晶所在,在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模式等方面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提供了理论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党中央张新世纪、新形势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方针。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是我们今后长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我们要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潜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本职工作岗位上来,结合党校工作实际,当前,要在“全”字上苦下功夫。  相似文献   

14.
把市场经济纳入价值范畴,通过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基点、核心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并且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进行比较研究,在价值层面上,得出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内在同趋性的结论,进而论证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十八大报告把大力发展礼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方面进行了深刻阐述,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和民主党派的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协商民主正式写进党代会报告,是十八大的重要历史贡献,也是重大理论创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推进人民民主的坚定信心。  相似文献   

16.
学校教育的首要问题、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为谁服务的问题。在世界迈向对世纪之际,高等教育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作为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无论社会经济、文化结构发生多么急剧的变化,其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总方向是不会改变的。因此,社会主义高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终体现在培养的人是否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否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鉴于此,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切实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突出任务。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笔者浅谈几点想法和做…  相似文献   

17.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各级领导必须理解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意义,按照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扎扎实实地把法制建设工作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时,倡导解放思想,对传统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反思;强调“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明确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在此之前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十七大报告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志愿服务放在一个部分进行表述,表明党和国家把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到了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服务和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高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成为信仰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信仰必须经过由“可信”到“确信”的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必须重视“活动”的中介作用;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信仰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新概括冯丹党的十五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从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高度,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作出了新的概括,明确了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这是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1.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