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腐败的实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惩治和预防腐败关键在于监督权力的运行过程。笔者认为,从我国目前反腐败斗争现状来看,用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不啻为遏制腐败的一条捷径。本文讲的权利,主要指公民依法行使的权能与享受的权益。以权利监督权力,即以公民权利监督公共权力,是指权力的产生、运行都要以是否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为标准的一种监督方式;具体而言,就是让人民群众直接监督公职人员履行职务行为的监督方式。一、权利监督权力的优势1.权利监督成本小。用权利监督权力,与高薪养廉相比,它不需要国家投入大量财富,只要法律明…  相似文献   

2.
司法独立涵盖司法权独立、法院独立与法官独立三层含义;新闻监督是媒体所享有的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监督的对象主要集中于社会公共领域尤其是公共权力所涉及与延伸的范围;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内在统一源于其价值取向的一致性,司法独立与新闻监督的实质冲突是公民权利冲突的外在表现;秉持现代司法理念、加快新闻立法与坚持法律至上是平衡二者关系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3.
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现代行政权的日益扩展,行政事务的渐趋复杂,行政职能越来越广泛深入地介入公民生活,造成公民权利受到影响和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不受限制的权利必然导致腐败、绝对权力绝对腐败。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法律监督是其法定职责,但由于监督体系尚不完善,不敢监督、监督不到位等现象还比较突出,使得这种监督在现实中并没有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如何实现对行政执法的检察监督是一个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曹彦密 《法制与社会》2012,(12):277-278
权力自产生以来就伴随着对它的制约和监督,世界各国各个时期都在探索更好更有效的权力监督,制约的方法,本文从权利的起源入手,探究腐败的根源,通过对我国古代、西方国家以及当代对权力制约和监督方法的总结力图找到最合理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国家赋予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权利置于严格的监督之下,做到国家权力运行依法,合理,公正,就要完善我国的警务监督,明确理念找出对策。  相似文献   

6.
执行作为审判权的一部分,一旦失去监督.极易导致权力滥用和司法腐败。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权利的行使具有监督职责,但现行法律在立法上对执行监督的规定并不明确,司法实践上也存在缺位问题,如何提升监督,强化监督,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成为检察机关必须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维护法律统一实施的专门监督机关,既有监督权力依法行使的责任,又有保护权利合法实现的义务,参与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有可作为的空间。面对权力与权利主体地位差异的现实,检察工作既不能违背职权法定原则,也不能反映迟钝,漠视权利遭受侵犯。明智的选择是结合法律监督职责的履行,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其职责是加强对违法行政行为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吴婷婷 《法制与社会》2010,(32):149-149,16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实现权力制衡和权利保障,对于完善法律监督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现途径入手对我国行政检察监督的实施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樊崇义 《法学家》2023,(3):88-104+193
伴随着监察体制改革带来的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转隶,检察机关的刑事检察监督与监察部门的监察监督之间的关系和衔接成为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监察监督和刑事检察监督分别依托于具有混合属性的监察权和检察权,前者集党纪监督、政纪监督和法纪监督于一体,其监督手段主要体现为职务违法处置和职务犯罪调查;后者可以细分为刑事法律监督和刑事诉讼监督。通过细化两大监督的具体职能,可以发现刑事法律监督和监察监督在立案管辖范围、监督方式以及监督阶段等事项上具有差异性、趋同性和互补性,监察监督的范围覆盖检察人员,但检察机关可以在强制措施、证据材料以及退回补充调查等问题上发挥制约监察调查活动的作用。当然在实务工作中可能出现“以偏概全”“混淆概念”以及“重配合、轻制约”的失衡现象,对此,应当将两大监督置于国家权力体系之中予以审视,以国家权力监督原理为指导来进一步理顺刑事检察监督与监察监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法律监督的政治价值是以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为基础的中国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度及其所体现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目的。法律监督的法治价值是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的实施。检察机关在刑事诉讼中严格遵守“诉讼等腰三角型”规则,正是其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保障宪法和法律完整统一实施的基本要求。法律监督的实践价值是对国家权力的法律控制。加大法律监督是体现权力机关意志,控制和约束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社会监督中内含着权力主体和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其中权力主体凭借自身在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主导着社会监督的发展程度,而相比之下权利主体由于社会资源占有的劣势和彼此间的相对分散性,因此无法有效地监督公权力的运行,甚至无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通过优化社会利益分配的结构,同时加强对权力主体的制约和提高权利主体间的联系来规范权力的运行,从而提高社会监督的实质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与改革开放三十年相伴随的反腐防腐斗争,始终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当然是复杂的,但其根本症结还在于我们的政治体制中所存在的种种弊端构成了一个极易侵害公众利益和公民权利、阻碍公众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掩护腐败行为的"机制黑洞".在此基础上所构建的现行的所谓的"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反腐防腐机制,难以抵御"官官相护"的体制性屏障.破解这道难题、消除这一"黑洞"的突破口,就要在全面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建立起一套严密有效的勤政机制,拓展公众监督的权利和渠道,并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14.
公民监督是我国监督机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公民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利主体,理应成为监督的主体,依据公民监督的内涵和特点,公民监督意识是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综合表现,公民意识的培育需要监督知识和法律知识的灌输,监督制度上进行规范,在监督途经上要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国家通过立法形式规定或认可公民的私权利,使公民获得国家强制力保障的法定权利。公民权利的行使以不妨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的、国家的公共利益为限度。相对于公民的私权利,国家的公权力显然更强大和更权威,而且更容易导致公权力的行使主体有滥用权力、超越权力、权力腐败等不良倾向。因此,法治社会需要设置有效机制对公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约束,从而保护公民的私权利。  相似文献   

16.
监督行政的基点、机制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行政法治的基本途径是通过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为此 ,必须确立行政权是一种有限的权力之观念。对行政权的监督应当从“以权力制约权力”和“以权利制约权力”两个方面着手 ,确保监督权力的独立性、可行性 ,并制定相应的监督程序以保障  相似文献   

17.
郭立新  张红梅 《河北法学》2007,25(2):129-136
检察权的外部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外部权力监督和权利监督两个方面.检察权的外部权力监督在法律层面上完善国家权力机关(人大)对检察权的监督以及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对检察权的制约.在权利监督制约层面,则要增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防御性权利和完善救济性权利,建立和完善人民监督员的社会权利监督制度,形成对检察权有效监督制约.  相似文献   

18.
我国宪法文本中形式意义上的监督条款有第3条等共十二条,实质意义上的监督条款有第41条等共两条。从其历史生成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三类:继受宪制传统的、汲取历史经验的和创新宪法权力架构的。从其规范性质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三类:作为权利规范的、作为义务规范的和作为权力规范的。从其价值目标上看,宪法上的监督条款可以划分为四类:承载人民民主、实现人权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法治秩序。由宪法上的监督条款所建构的种种监督制度,共同形成国家监督体系,其宪制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捍卫宪法尊严、塑造权力制约机制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监督”堪称是一把开启我国宪法之门的钥匙。正确认识国家机关之间的监督关系,才能全面透视宪法创制的国家机关的内部构造。对宪法上的监督条款作类型化分析,有助于准确把握其宪制价值,并深刻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9.
依法治权是现代法治的基本问题。依法治权,既需要国家公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也离不开公民权利对国家公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公民权利监督制约国家权力的基本制度有二:一是作为公众“耳目”与“喉舌”的媒体;二是作为公民权利与社会理性不同声音代言人的律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的宪法监督体制是一种由《宪法》和《立法法》共同构成的宪法监督双重体制,这种宪法监督体制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为了尽快的启动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我们应该将现行的宪法监督双重体制转变为宪法监督二元体制,由议会监督机关行使违宪审查权和合宪审查权,负责审查规范性文件和国家权力行为的违宪性问题,而由司法监督行使宪法诉讼权,负责公民宪法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