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文化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和谐的思想保证。实现文化和谐,要着重处理好主导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关系.处理好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赵远琪 《湖湘论坛》2002,15(3):62-63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范式,它与现代先进文化既有同质性,又有异质性。网络文化在其发展中,必然经历与先进文化摩擦、磨合、交融的辩证过程。中国共产党人作为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代表,必须正确看待网络文化的利弊,积极引导网络文化与先进文化的融合,发挥网络文化在弘扬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一、网络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同质性网络文化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划时代的成果,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明的革命性飞跃。虽然网络文化在其发展的初始阶段难以避免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质文化,总体上与先进文化有着相容性和一致性,并在…  相似文献   

3.
郑国蓉 《湖北宣传》2006,(11):26-26
近年来,潜江市委、市政府创新文化发展思路,打造曹禺文化品牌,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加强文化名市建设,努力把潜江建设成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结合,具有深厚底蕴和较高品位的文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闽台文化     
谭舯 《黄埔》2012,(1):75-77
闽台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主要分布于福建和台湾地区,与秦陇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等儿大地域文化并著齐名。闽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历史衍化中融合伸展、一体多元的重要特征,也印证了台湾地区与福建地区乃至祖国大陆在文化上存在无比深刻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5.
《公安研究》2011,(2):92-93
俞思念在《学习论坛》2010年第8期撰文认为,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中,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兴起逐渐进人关注点中。当代中国文化的繁荣,正是建立在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兴起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地域文化和城市文化的意义,发挥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作用,形成中国文化建设的蓬勃气象,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百花园和众多文化流派,是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6.
潘琦  韦力萍 《当代广西》2004,(16):14-16
西江流域是珠江流域的干渠,由于历史上水文化的发展,在西江流域形成了历史根底深厚,内容丰富多彩,表现形式多样的文化现象。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来看,西江文化的形成有其内因与外因。  相似文献   

7.
《世纪行》2007,(11):14-14
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淳朴的民风,创造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成效明显。 然而,当前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交流的发生发展受经济交往的支配和制约。在人类文明初兴的时代,天然的地理屏障与简单的生产方式,使得经济交往既无条件也无动力,各种文化从而也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欧亚非大陆的文化不仅交流很少,更未发生冲突。随着资本主义的地理大发现和殖民扩张,世界掀起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浪潮,异质文化的碰撞由此开始。  相似文献   

9.
吴瑞  李彬 《公安学刊》2009,(2):48-53
公安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公安工作和加强公安队伍建设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先进公安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对文化乃至中国公安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分层探究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中国先进公安文化的层次与功能,并对公安亚文化这一特殊现象进行初步探讨,最终归纳出建设中国先进公安文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面临着来自传统与现实、中国与外国各种文化交融碰撞所表现出的不良因素带来的挑战。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挑战,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1.
怎样看待发展中的中国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们真正步入风云激荡的新世纪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在综台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被五四运动先贤们千呼万唤的中国文化的再造与新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  相似文献   

12.
网络传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为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寻找新的样态和途径,不断改变和丰富人文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对和谐社会的文化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主流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与发展源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沃土,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升华和创新。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责任担当,需要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实现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4.
王善平 《岭南学刊》2013,(4):125-130
各国民族的天差地别的生存境遇,决定了其迥异的文化传统、国家认同、发展道路。中国人如何自我认同与生存发展,乃是外国人无法代劳的本己命题。现代中国文化危机的契机、性质、深度,均与西方大不相同,其核心在于奢望通过文化进口来解决本土命题,致使文化生态危机和政治认同危机日益严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关键,是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5.
李琳 《求索》2011,(9):100-101,83
影响文化品格乃至文化形成的因素除了植根于地理环境基础上的经济或者说生产方式之外,政治和历史的影响力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洞庭湖流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历史的影响,形成了以水文化与巫文化为主并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具体表现为既富于忧患意识和变革精神,又富于幻想和浪漫激情。  相似文献   

16.
李少多 《理论月刊》2023,(1):103-1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关键在于处理好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以青年文化作为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新视角恰逢其时。这既源于青年群体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中坚力量,又源于青年文化赋予了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劲动能,主要表现为青年文化从整体上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内涵价值、表现形式和消费业态的创新。要继续以青年文化为推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策略、传播策略、消费策略上与当前新的实际相融会,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精神能量。  相似文献   

17.
王艳  古天姣 《长白学刊》2009,(5):153-154
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对马列主义与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文化思想特别重视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而邓小平则更注重对于现状和未来以及外部世界的思索。“解放”、“开放”、“发展”的文化本质和思想内涵,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空间。在当代,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迅猛发展,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决定》充分体现了我党高度的文化自觉,也是一个系统的文化纲领。它围绕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与作用,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任务、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等,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纲领性文献。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使得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并存于历史~.4t5街区的空间里。要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必定要保留其传统的外形和内涵,包括传统建筑、传统习俗、传统节庆活动等等。另一方面,要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旅游开发,使之产生经济效益,在开发过程中自然会使用现代的建筑材料,设置现代商业网点,采取现代商业运作方式。从改造后宽窄巷子的情况来看,宽窄巷子已经商业化,它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浓厚历史氛围已经受到了破坏。  相似文献   

20.
陈舂生 《人民论坛》2014,(6):238-240
对处于市场经济微观主体地位的企业而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企业文化提升为先导先行,是实现企业持续发展重要而必须的路径选择。新兴际华持续打造创新文化、学习文化、攻坚文化和融合文化等以求实创新超越为导向的功能文化,以此引领和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创新,这为我们探究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