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才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多种因素的驱动,人才在国际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在对国际贸易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间的人才竞争。世界各国为发展本国贸易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纷纷制定积极的人才战略,以求通过人才的比较优势来谋求国家的竞争优势,从而实现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际贸易人才就业问题已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即外贸企业“招工难”和国际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难,这个“两难”问题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越来越突出。基于此,文章以市场导向为视角,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在对外贸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两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崔琳熠 《人民论坛》2014,(10):243-244
伴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差异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文化的差异性涉及到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各个方面。文章通过研究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文化差异扩大国际贸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宁 《求索》2015,(2):76-80
在构建国际贸易MOPM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属于粗放型贸易,以能源消耗为代价、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模式。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国际贸易发展周期密切相关的。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以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往的国际贸易优势正在逐步减弱。因此,中国对外贸易的当务之急是要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增加高技术、高附加值商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减轻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度依赖,增加国际贸易的竞争力;加强国家对服务贸易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应对低碳环保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服务平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能力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5.
袁欣 《理论月刊》2003,(11):130-131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中对于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转移的内在机制没有形成系统的论述。该文认为商品的国际价值量由“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决定,并且只有进入国际市场的那一部分商品才具备国际价值量的属性,参与国际贸易的商品可以获取国际价值和国际价格的双重利益,商品的国民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移构成了国际贸易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刘利 《中国发展》2003,(3):41-45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因全球经济贸易和环境问题的发展而更加重要。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新成员和对外贸易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更加突出。本文重点从经济学的角度,探讨环境因素对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影响以及国际贸易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会计国际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爱芬 《湖湘论坛》2005,18(3):74-75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和全球资本市场飞速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融入国际经济潮流。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自然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推动经济贸易的全球化和资本的快速流动,减少或彻底消除“语言”上的障碍,有必要加快推进会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杨赟  李冠儒 《长白学刊》2009,(1):125-126
国际贸易理论主要研究商品和服务在各国之间的交换,研究国际商品交换的原因、结果,以及相关的政策,是国际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结构变化,一些学者用新的方法来研究国际贸易,创立了一系列新的学说。简要梳理和介绍这些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对指导我国的国际贸易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俊鹏  邵霖 《前进》2006,(3):49-51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企业的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随着奖税壁垒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逐渐削弱,发达国家凭借其在技术和资金上的优势,在技术上设置障碍,保护国内产业,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行,技术壁垒等非关税壁垒已经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工具。据统计,“技术壁垒”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已经占到非关税壁垒的45%左右,而且这个比例还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对国际贸易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从近两年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遇到的挫折来分析,  相似文献   

10.
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传导的重要渠道,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早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从总体上看,金融危机通过汇率贬值、信贷萎缩、经济衰退、收入和财富效应、储蓄效应和国际收支失衡等多种渠道,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在金融危机下往往出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金融危机与贸易保护是孪生兄弟,对国际贸易的损害最烈.因此,积极展开贸易谈判与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和改善贸易条件、增强贸易融资的流动性以及构建反危机的贸易机制是应对金融危机的积极对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是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探讨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伦理思想,有利于我们把握与理解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的精神实质。马克思认为,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使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与世界市场的形成。从马克思历史观的维度看来,自由与平等是国际贸易的核心伦理精神,信用是国际贸易的伦理基础与伦理保障,国际贸易的发展离不开自由与平等,也需要信用为其保驾与护航。此外,在国际贸易中也要讲人道,人道是国际贸易对贸易主体所提出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的融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宪民 《求索》2010,(1):37-38,68
国际贸易过程中国际结算中资金问题产生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在此表现不佳。面对国际贸易融资发展新趋势和新特点,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学会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借鉴国际同业经验进行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  相似文献   

13.
面孔     
张月姣 63岁的张月姣成为了中国首位跻身WTO最高裁决机构的法官。30年的国际贸易法律工作经验、300个大型国际贸易争议案件、具有公认的权威以及国际贸易法领域专长,当世贸组织用“苛刻”的眼光选拔上诉机构成员时,她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4.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规则的运用日益显得重要,原产地规则的种类日渐丰富,其作用从最初的贸易统计、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及给予特定国家优惠关税发展分化,各国运用原产地规则可对国际贸易起到促进作用,而滥用原产地规则也会对国际贸易起到阻碍和扭曲的作用。对滥用原产地规则的法律控制分为两个层面:国际法层面和国内法层面。在国际法层面要突出制度建设,在国内法层面要突出对原产地规则管理权的司法控制。  相似文献   

15.
张宏斌 《政策瞭望》2013,(10):39-41
确立义乌“市场采购”新型贸易方式.是我省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核心内容和首要任务。去年8月份先行试行市场采购贸易以来,义乌出口成效明显,今年前7月,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88.8亿美元,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已经成为推动我省外贸出口增长的重要“引擎”。  相似文献   

16.
义乌小商品市场起步早、发展快、规模大,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国家试点的启动实施,标志着义乌改革发展站在新的起点上开启了新的征程。我们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扎实抓好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力争设立“国际贸易特区”,力推我省“四大国家战略举措”深入实施,为引领我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多做贡献,不断续写市场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7.
尹振茂 《小康》2006,(8):48-49
中国大量进口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一涨再涨,而大量出口的原材料价格却一跌再跌。国际贸易,中国的定价权在哪里?目前,中国已然陷入一个“贸易大国”与“定价小国”并存的尴尬境地。  相似文献   

18.
国际环境标准对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认证的实施对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在国际贸易中对于国际环境标准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国际贸易秩序变迁是一个在一系列内外部因素作用下,贸易域打破原有均衡向新的均衡渐进的和自发的演化过程。纵观近现代国际贸易发展史,国际贸易秩序先后出现过五种主要的秩序形态,经历过四次重大的变迁过程。全球化贸易秩序时代的国际贸易秩序变迁具有新的特点,出现了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肖芬 《求索》2012,(7):73-75
国际贸易绩效很大程度上与国际商务人员的文化智力、跨文化能力紧密相连。本文基于文化智力、跨文化能力以及国际贸易绩效三要素的相关研究,通过145份样本数据分析发现,文化智力、跨文化能力与国际贸易绩效显著相关。研究表明提高国际贸易绩效的关键举措是提升个体的文化智力和跨文化能力,消除某些干扰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