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花八门     
男人的梦想一个男人厌倦了他每天出门工作而他的老婆却整天呆在家里。他希望老婆能明白他每天是如何在外打拼的。于是他祷告祈求:全能的主啊,我每天在外工作整整八小时,而我的老婆却仅仅是呆在屋里,我要  相似文献   

2.
《新青年》2002,(7)
细雨:你好!我是你的一个超龄读者。事情是这样的,我是从我儿子的书包里发现《新青年》的,也是从这本《新青年》里,我认识了你——细雨姐姐。 _ 按理说,我不该给你写信麻烦你,但我实在是想向你咨询一下,我是不是得了心理焦虑症。  相似文献   

3.
远亲近邻     
《新青年》2008,(11)
不久前的一个星期五,我们正在打理行装准备周末出去度假,我的女儿突然听到了求救的喊声。我出门察看时,发现我们家的邻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在自己的门前摔倒了。她看上去非常痛苦,所以我就把她扶起来,搀进了屋里。我发现她的家  相似文献   

4.
年三十的前一天,一家三口回到我的农村老家看望我的老母亲。一进屋,母亲正躺在炕上睡觉,我住惯了暖气很热的楼房,就觉得这屋里凉凉的,母亲却说,这屋不冷,炕上热乎,睡觉可得劲了。你在楼房里都呆娇了!于是就让大哥点火生炉子。炉子搭在厨房,在屋里有一节炉筒,苞米瓤子一点着,火苗子就窜进了炉筒子,并传出了“呼呼”的声音,转瞬间,炉筒子就散出了灼人的热量。这呼呼地炉火声是那样富有韵律,那样有力、温暖而又亲切。这其中的美妙,是只有经历过寒冷,享受过炉火的恩泽的人才能体会得到的。童年时的冬天觉得比现在冷得多。细想起来虽有地球变暖的…  相似文献   

5.
屋里的水仙花开了. 其实花前儿天就开了.但真正意识到“花开”二字,是昨天午后,阳光大好,天空碧蓝,我把被子鞋子连同水仙花一起弄到顶楼去晒,黄昏时搬回花来,案前对坐,一室清芳. 我把屋里的花草作了微调.文竹从书架上请下来,放到水仙花原来的位置,靠近金鱼,想必金鱼们会更偏爱文竹的秀气,再者文竹叶子的纤微亦令其不那么可怖.然后是风信子,芦荟,水仙.其实把水仙搬上顶楼时我就闻见一阵似有若无的花香,像午夜吐开一口烟时灯光下缭绕的几丝形状姣好的烟纹,那一刻我受宠若惊.水仙在我的屋子里涵藏了近两个月,一缸硕青的叶子满冬天都是碧幽幽的,我一直不曾期待它们会真的开花,即便很多人一个接一个地喊他们的水仙花开了!我对我的水仙其实并不抱有开花的期待,就像我的父亲,从不真正限制我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6.
我的哥哥     
家玲 《新青年》2006,(4):12
我哥不是我的亲哥,我俩的父亲是战友.我哥姓张,我姓吴. 我们两家的灭顶之灾发生在我12岁、哥17岁那年.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下过一场雨.张伯一家来我家做客,我硬拉着哥去河里捉蟹.临近中午时,我和哥刚回到院子里,就见房屋顶部不断有响声,靠山的后墙还出现了几道不断扩大的裂缝.我俩忙向屋里大喊:"爹,娘,快出来啊,房屋要塌了!"话音未落,整个房屋"轰"地一声全塌了.出事后,张吴两家就剩我和哥了.  相似文献   

7.
手炉     
正忽然想起要给女儿买个手炉。这个念头被屋里嘶嘶作响的暖气所蒸腾,被门外呼呼吼叫的西北风所揪扯,使得脑子里只有手炉,只有那设计精巧,上面有许多小眼散发丝丝热气的物件。我知道女儿上学的潇湘,冬天是不供暖的,但我不知道在北方长大,被暖气包裹了18个隆冬的女儿,在突然失去这种温热的拥爱后,会不会有铁马冰河入梦来?是  相似文献   

8.
那是1989年的春节,在湖南邵阳的老家。小雨夹着雪豆子,噼呖啪啦地在屋顶上吵嚷,顺着瓦檐往地上跳。阳台上是父亲和弟弟在放鞭炮,烟花开在半空中,扬扬洒洒地下着彩星雨,震耳的响炮声浪高高低低,像无形的线,不时地将我扯到了室外。屋里好暖和,难得在过年时父亲舍得将木炭堆起来烧  相似文献   

9.
我遇诗歌     
正44年前的初夏,我参军第5年上第一次休探亲假,路过北京时在二哥家小住几日。那天傍晚,我正和二哥、二嫂在屋里闲聊,这时,随着房门轻轻开启,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挟着窗外一股洋槐花的香气飘了进来。看样子姑娘与哥嫂并不陌生,还没有落座便问:这是他五叔吧?寒暄几句后,家里又来了客人,姑娘便托辞到里屋和侄女说话去了。几天后我如期归队,返回了青海高原,继续守卫核基地的军务。三个月后,  相似文献   

10.
与虫奋斗记     
曾经下乡10年,没少与昆虫打交道,不过尽是害虫,坑我不浅,在长期生活中也学会了对敌斗争经验。细细想想,其实人一辈子离不开与害虫做斗争,称得上"与虫奋斗其乐无穷"。这里不妨先讲段小时候与虫有关的事吧!记得上世纪50年代我家住四合院,三间老北房年久失修,夏天漏雨不说,由于屋里顶棚是旧报纸糊的,大梁上便成了昆虫等小动物  相似文献   

11.
话说我闷屋里好些天了,天亮起来,又黑下去,亮起来,又黑下去,还曾跟许多个凌晨的蓝光打过招呼,如此,也该成仙了吧,可惜没有,眼看着那苗上,我一直都是一头仰着脑袋左看右看上看下的猪——春末夏初的南京城太诱人了,一株株几近成妖的梧桐、香椿,空气里绿叶的清香,一阵忽而闪过会把你的心思勾走好久的花香,一只只修了毛会把你弄得心神荡漾的泰迪,我这是有多贱哪!  相似文献   

12.
冰子 《新青年》2005,(8):36
过半年漫长的等待,我终于找到了工作,在一个加油站当开票员。上班第一天正赶上冬至,天气很冷,刮着大风阴着天,可我心里却像火一样热,因为我上班了,更重要的是我能给家里挣钱了。我坐在开票席上,师傅开始教我开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仔细看过我开出的几张票后,师傅点着头说:“嗯,还行,不过你要记住,千万别找错钱,别收假钞。要是收了假的,那就得自己赔了。”说完她便走了。屋里暖气坏了,开票窗口不能关,冷风直往里灌,到处是冷冰冰的。中午加油的车少,不忙。我在窗口开始盘算:第一个月的工资要给妈妈买双棉鞋,给爸爸买条好烟,再给两个妹妹买几本…  相似文献   

13.
王倩 《新青年》2002,(2):25
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泥多了,水浊;水多了,泥稀。因此,上帝在造人的时候,不多不少,将他们平分成两个,然后让他们学会彼此寻找。  相似文献   

14.
老鞭新用     
“爷爷,我要开汽车!”6岁的独生子强强壮汉般站立,横眉立目地一声大喝,那颐指气使地神态如同阔少呼唤他们的奴仆。 “你屋里不是有那么多的汽车吗?你想开那辆还不开那辆。”强强的爷爷已是七十开外的年纪,但背不驼,眼不花,古铜色的脸膛显示着庄稼老汉的健壮和朴实。  相似文献   

15.
花开花落     
张德英 《新青年》2005,(11):2-3
花开的时节有风吹过落英缤纷中拾一片找寻自己的失落忧伤流淌成一条河师范学校,我认识的第一个同学就是汪洋。报到的那天,在同乡师哥与负责接待的教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办理完了各种手续。我和同乡师哥扛着行李走进寝室时屋里已经有了一个男生,坐在床上弹吉他,长长的头发垂下来,几乎遮住整个脸庞。见我们进来,他把吉他放到了床上,抬头冲我们灿烂地一笑,很帅气的样子。寝室里一共8张床位,每个床位的边上都有一张写着姓名的纸条,我住在靠窗左边的上铺,先来的那个男生住我的对面。“你叫刘思明吧?”那个男生向我问道。“是。你会弹吉他?”在农…  相似文献   

16.
我总以为,我爷爷和我奶奶是没有感情的。他们是父母包办,结婚之前没有见过一面。当一顶小花轿把奶奶抬到爷爷家时,他还躲藏在屋里写大字,因为他说过,书法是他的情人,他可以不结婚的。但他们还是拜了天地。洞房花烛夜的时候,爷爷不见了,他去找少时朋友聊天去了,两个人研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奶奶一个人在新婚夜里独自在灯前坐了一夜。那一夜,奶奶想她唱戏时的搭档,在梨园里,唱青衣和唱小生的总是有些心照不宣的秘密。奶奶也有,被奶奶的母亲看出了端倪,所以,早早地把她嫁了。这次找的人家是一个书香门弟——与唱戏无关,也与爱情无关。在父亲的记…  相似文献   

17.
伙伴     
记得 《新青年》2005,(3):4-5
小时候,在一个北方偏远林场的小学读书,学校的房子都是用泥抹的,有时书,学校的房子都是用泥抹的,有时刮风还从棚顶往下掉土坷垃和迷眼的碎末儿,下雨就更惨了,总有几处往下漏水,“嘀嘀嗒嗒”敲在水盆里“叮叮”作响,我们就伴着“音乐”咿咿哓哓,发出各种零乱的声音。最难熬的当然是北方那冻得使人发颤的冬季,整栋房子“呼呼”地灌着风,虽然生着火炉,但上课时总会有人攥着通红的手,浑身哆嗦,嘴里的牙齿还时不时地打着冷战,像魔鬼磨牙的声音,我的前桌就是。前桌叫刘汉生,我认为这个名字不错,但同学们都叫他“山东棒子”,原因是他来自山东,是个…  相似文献   

18.
寿星     
有研究说人是从鱼变来的,我一直不信。人和鱼,这怎么可能?但养了寿星后,我信了。称王寿星是我养的一条鱼。为什么叫寿星?人们饲养热带鱼的名字大都是根据形状和色彩叫的。比如寿星,它的学名我无从考证,只因它长了一个大奔儿头——额头隆起,就像年画上的老寿星,所以人们叫它寿星  相似文献   

19.
下载爱情     
下(一)弟们都说我变得越来越没心没肺了,这种讽刺和挖苦却丝毫没有刺痛我的麻木,或许正是这种麻木不仁的状态才被称之为没心没肺吧。事实上,我之所以与他们不同,是因为我缺少一种东西,那就是被叫作“爱情”的东西。每当兄弟们携着他们的漂亮MM约我一起逛街的时候,我总是会在电话里婉转拒绝。那次,大志带着女友亲自到屋里来找我,看着我一脸麻木的表情,大志一把夺过我的狗仔,想对无辜的狗狗发火。“喂,我觉得你太不像话了,你再这样下去会变傻的。该死的狗,我帮你把它干掉!”“噢,你很勇敢嘛,你可以尝试和我的狗狗打一架。…  相似文献   

20.
我与父亲     
尽管做了二十多年父子,我还是读不懂我的父亲。对于父亲,我想我是永远也读他不懂的吧,谁叫他是我的父亲呢!我的记忆追溯到最远大概也就是父亲打我那一次吧。那年我4岁,抑或是5岁,挨打的原因可能是我撒尿和泥然后全部抹在了正在午睡的爷爷脸上,不过,这是母亲后来回忆我孩时趣事时说的。至于我,却只记得打得我嗷嗷乱叫而其他人哈哈大笑的情形了,是否作案,我倒忘光了。或许做了吧,不过,也说不准。我7岁的时候,父亲留给我的记忆还是拳头落在身上的滋味,不过这次的原因我已能记得起来,就是因为我不敢去上学,把自己藏在床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