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商会瞭望     
《海内与海外》2011,(7):79-79
北京华商会会领导出席“京侨书馆”揭牌暨赠书仪式“京侨书馆”揭牌暨赠书仪式于2011年6月30日下午在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举行。中国侨联主席、北京华商会名誉会长林军,原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任梦云,北京市侨联副主席苏建敏、马坚,主席助理、副巡视员李红军等出席。  相似文献   

2.
北京华商会会领导出席"京侨书馆"揭牌暨赠书仪式"京侨书馆"揭牌暨赠书仪式于2011年6月30日下午在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举行。中国侨联主席、北京华商会名誉会长林军,原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部长、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任梦云,  相似文献   

3.
《海内与海外》2011,(5):79-79
5月3日,江苏省侨联主席、省侨商总会名誉会长郁美兰一行在肯尼亚访问期间,受到了肯尼亚华侨华人联合会、肯尼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韩军先生的欢迎。郁美兰一行出席了东部非洲中国总商会暨东部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揭牌仪式。郁美兰与当地中资企业代表和华侨华人进行了交流和座谈,并向有关华侨华人社团赠送了《江苏省侨商总会的纪念画册》。  相似文献   

4.
正6月8日上午,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金辉爱心基金"成立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中国侨联副主席、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乔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定强出席仪式。出席仪式的还有中国侨联副秘书长、海外联谊部部长陈权,中国侨联权益保障部部长张岩,四川省侨联主席刘以勤、副主席赵建中,中国侨联青委会副会长吕涛,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董事林宇、陈朝荣及侨界人士、媒体记者等。仪式由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  相似文献   

5.
正10月21日上午,我国首家国家级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建设完工并举行落成仪式。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张克辉出席活动,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讲话,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二炮原副司令员张余亭代表中央涉侨单位致辞。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主持落成仪式。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当天即推出四个展览:基本陈列展全面展示了华侨华人的历史文化及  相似文献   

6.
2022年1月20日下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倒计时15天之际,由中国侨联主办,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侨联公益事业管理服务中心承办的华侨冰雪博物馆落成典礼暨“共筑梦想同赴未来——华侨华人与冬奥主题展”开幕式在北京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副主席李卓彬,党组成员、副主席隋军,顾问唐闻生、乔卫,北京冬奥组委对外联络部副部长万学军,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花样滑冰世界冠军陈露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北京市侨联主办、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协办的"首都侨界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笔会"于4月22日在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隆重举行。中国侨联主席、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林军,中国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北京市侨联主席李昭玲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出席笔会。笔会仪式由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联党组书记王文杰主持。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侨联文化交流部原部长任梦云在会上介绍了参加此次笔会的书画家。  相似文献   

8.
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揭牌和“华侨与新中国的诞生” 陈列展开展仪式九月一日在西柏坡隆重举行。正在河北进行考察的来自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三百多名华侨华人参加了这一隆重集会。  相似文献   

9.
正8月30日,中国侨联"侨爱心工程"捐赠仪式、陈嘉庚教育公益基金设立仪式隆重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隋军,党组成员李波,副主席吴晶,顾问林兆枢、何添发、林明江、朱添华、郭麟恭,广东省侨联主席黎静,福建省侨联主席陈式海,山东省侨联主席李兴钰,黑龙江省侨联主席郭占力,河南省侨联主席董锦燕,北京市侨联副主席李冬娟等出席并为"侨爱心工程""陈嘉庚教育公益基金"发起人等捐赠人颁发荣誉证书。乔卫代表中国侨联、中国华侨公益基金  相似文献   

10.
海内外短波     
全球越柬老华侨华人恳亲大会在广州召开全球越柬老华侨华人恳亲大会11月25日在广州召开。近千名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和国内越柬老归侨侨眷来宾参加了恳亲大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国务委员唐家璇、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以及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毅、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副主任郭荣昌、中国侨联副主席林明江、中国侨联副主席唐闻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王王旬章、广东省长黄华华等出席了“恳亲大会”。国务委员…  相似文献   

11.
《海内与海外》2008,(7):F0003-F0003
为迎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由中国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奥林匹克》图片展于2008年7月16日住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出。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林淑娘等有关领导和数百名首都侨界、体育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中国侨联"亲情中华·一起读中国"朗诵音乐会即将举行之际,澳大利亚侨胞、澳华交流中心主席林晋文先生向活动赞助200万元人民币,捐赠仪式于4月19日在北京华侨大厦举行。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名誉主席黄孟复,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齐全胜出席仪式。李卓彬代表中国侨联接受林晋文捐赠。中国侨联海外顾问、澳洲华人团体协会主席吴昌茂,中国侨联海外委员、澳洲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陈星惠,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出席2015年世界华商海口会议12月20日,以"一带一路华商责任"为主题的2015年世界华商海口会议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中国侨联副主席康晓萍出席会议并致辞。海南省委统战部部长王勇,国务院国资委监事会主席刘顺达,国家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等有关领导和华侨大学校长贾益民等知名专家学者,中国侨商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钦贤,副会长宋吉春、刘江、罗祖晓、钟保家、李保华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侨商约500人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14.
《海内与海外》2011,(11):79-79
为促进和加强首都侨界文化事业发展,北京市侨联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成立了文化顾问委员会,并于2011年10月28日在市华侨服务中心举行了市侨联市华侨服务中心文化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中国侨联副主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侨联主席李昭玲等领导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5.
《海内与海外》2009,(10):28-28
由中国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共和国》图片展,9月18日上午10点在北京国贸展厅开幕。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林兆枢,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任启亮,中国致公党副主席李卓彬,中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董中原、王永乐、乔卫、李昭玲,北京市常委、统战部长牛有成,北京市副市长程红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参加开幕式的还有在京侨界老同志邹瑜、庄炎林、伍绍租、  相似文献   

16.
国内首次全面展示华侨华人百年沧桑历史的大型图片展览《二十世纪的华侨华人》,3月1日在北京中国革命博物馆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出席了开幕式,并为《二十世纪的华侨华人》图片展剪彩;出席今天开幕式的还有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办、致公党中央、中国侨联等单位的负责人及在京的海内外侨界人士500多人。近代以来,有大量中国人因各种原因、通过各种途径移居到世界上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目前海外的华人华侨人数已达数千万人。华侨华人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一个积极、活跃并极富创造力的群体。百年…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侨联主办的《华侨华人与中华文化论坛》于9月29日在北京隆重举办。该论坛以"传承与发展"为主题,来自海外的印尼、英国、美国、巴西、埃及、澳大利亚等16个国家24个中文学校校长及老师、部分海外侨团负责人、市侨联所属侨团北京马来西亚归侨联谊会、缅甸归侨联谊会、北京华商会等20个侨界社团的代表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我不是妇女工作者,之所以提起笔来编写这本 《华侨妇女旧闻录》,是有感于人们普遍对海外华侨华人妇女知之甚少的缘故。 其实一部华侨华人妇女史,是一部血泪史、奋斗史、爱国史和融入当地社会的发展史,这好比一个调味盒子,酸、甜、苦、辣,什么都有。对于我来说,要写一部有关这方面的书,从萌发念头到真刀真枪地干,其间相隔有 10余年的功夫。 自 1982年起,我一直在中国华侨历史学会和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供职。20多年间,由于繁杂的行政事务和其它研究课题,使得我无遐顾及华侨妇女问题。直到 2002年,当我卸掉行政职务之后,在一次出差广东并在…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1月21日至22日,中国侨联九届二次全委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出席会议并代表党中央发表讲话。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传达了中央书记处关于侨联工作的指示精神并作工作报告,副主席董中原、李卓彬、乔卫、康晓萍、汪毅夫、李昭玲、邵旭军、万立骏、张玉卓、许荣茂、刘艺良、朱奕龙、王亚君、胡胜才、沈敏以及全体委员、顾问、特邀代表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向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专为中小学生3D技术必修课程的北科光大"巧客馆",分别赠送2004至2015年合订本各1套。并于今年继续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等机构赠送合订本。除此之外,本刊编辑向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京侨书馆捐赠图书350册,用以支持北京市华侨服务中心开展首都侨界群众图书阅览活动。向"巧克馆"捐赠图书57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