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惹不起,躲也躲不起排座位坐到俞薇薇身后时,秦桑雨觉得五楼的阳光温暖得刺眼.俞薇薇像戴着珠冠的王后,光芒四射的普度众生里,秦桑雨仿佛是最受恩惠的人.老师点完下一个名字,路少扬面带微笑地坐在秦桑雨身边时,她终于明白什么叫"众月拱星".没错,路少扬是月亮,俞薇薇是月亮,甚至是月亮上抱着白兔,有倾国倾城美貌的嫦娥.可是秦桑雨是颗星星啊,还是一颗"土"星.当周围同学向秦桑雨投来艳羡的目光时,秦桑雨真想挖个地道逃之天天.俗话说,惹不起,躲得起.  相似文献   

2.
白桦林 《新青年》2005,(3):34-35
他记忆中的雪,几十年来一直纷纷扬扬地下着,白了树木房屋,白了山川道路。忙活了一年的农民,躲在屋里的热炕头上,守着老婆孩子开始了猫冬。村子里静静的,只有一缕缕炊烟,缥缥缈缈在一家家房子的上空,在白色的世界里飘出了童话般的意境。儿时的他,站在土屋冰冷的窗前,鼻子冻得红红的,两只手揣在棉袄袖子里,望着外面阳光下洁白耀眼的雪地,听父亲说:“雪就像这世界,谁走什么样的路,你干了什么,在上面留下什么样的脚印,它都一清二楚”。猫冬的日子里,常有手脚不老实的人夜里会干一些偷鸡摸狗的事,自以为聪明的他们却常常因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使其最…  相似文献   

3.
很小的时候,我向外公讨了一颗向日葵的种子。我很喜欢向日葵金灿灿的颜色,喜欢向日葵向阳的特性,喜欢它那盛开在高高茎蔓上的笑靥。我把它丢到土里,精心地呵护,就像呵护第二个自己。我静静地期待,躲在跟我一般高的院墙外面,像一只小老鼠一样,偷偷地期待。破土,萌芽,生长,跟所有植物一样,那颗种子很快地成长,长成一株向日葵。可是它一直背对着太阳。没过多久,就死在了那个小院子的花圃里。我也和向日葵一样,很快地成长,渐渐地,我比那堵院墙高出了很多。我走进了我的少年时代。没事的时候,我会回忆往昔,我经常站在院墙外,看着那个小院子。我忘…  相似文献   

4.
《新青年》2005,(11):42-43
曾听过一个让人难堪的故事. 几个中国男人在俄罗斯旅游时,被一个喝多了酒的俄罗斯女孩百般调戏,她抓着裙摆追逐着一群狼狈逃窜的中国男人,最后他们实在无路可逃了,干脆躲进房间里,上锁,还搬了沙发顶住房门……  相似文献   

5.
等待缘来     
亲爱的,今夜真的好冷。窗外悄悄的下起了入秋以来的第一场秋雨,淅淅沥沥的浇打着憔悴枯黄的梧桐树的叶子,一滴一滴的在我的耳朵里轻轻的敲打着温柔的小夜曲。昏暗的烛光里,我无心读三毛的小说,也无心去想明天早上梧桐树的叶子是否会掉许多许多。我只是静静的躲在床上,静静的看着摇曳的烛光,静静的聆听窗外的秋雨抚摩叶子的声音,静静的,静静的想你……  相似文献   

6.
西伊里安(荷兰人称为新几内亚)海岸外有个海岛称温底岛(Wundi),该岛是机尔文湾中的一个小丛林岛;岛上的居民中过去曾有过一位老人家,他习惯于将杉叶藻的树汁作为饮料.某一天这位老头儿发现他的饮料被偷饮了半杯,于是他就躲在附近的树丛里窥看是谁在偷饮他的饮料,就这样他抓到了珂玛沙里  相似文献   

7.
月色玫瑰     
阿瞳 《新青年》2004,(8):48-49
[1]城市的月光 又是一年中秋.我站在广州锦绣花园的阳台上,透过夜的迷雾向远处眺望.视野尽头,万家灯火温暖地闪烁着,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路牌在夜幕里发出绚丽的光芒.在这个时候,月亮躲在云层里不肯出来,宛如一个羞涩的边城女子,只露出半个面孔,躲过陌生人的目光向外张望.  相似文献   

8.
2005年,哈尔滨不仅有禽流感,有松花江污染,还听说有地震。我到网上查了查关于地震自救的知识,给妈妈讲了讲,到底不放心,把妈妈送往北京。老妈记住了一个词"次灾害",说次灾害有时候比地震还可怕。单位里好多人远走他乡,有一个人躲到湖北,湖北却真的震了,那人打电话回来说,桌子上的矿泉水瓶轱辘到地上了;  相似文献   

9.
捉迷藏     
罗伟 《新青年》2014,(5):32
小时候玩捉迷藏,自己并不是个机灵的人。在偌大的空间里,我不知藏于何处。小伙伴们则聪明机敏,总能轻易找到合适的藏匿之所。许多次,我为此苦恼,常常奔波往返数地却一无所得。结果,我便被"鬼"轻易捉住。有的时候,朋友见我笨,会指点我躲到某个地方去,或是让我与其一同藏匿。可是,由于对地点过于挑剔,最终,我还是作罢。  相似文献   

10.
马德 《新青年》2007,(8):4-5
那天,我下乡去拜访几个民间艺人。到达那个村庄,已是正午,正是农家人歇晌的时候,街道上空空的,一个人也没有。平原七月正午的阳光毒得令人心慌,即便是躲在树阴里,也大汗淋漓。我东张西望,希望能有一个路人出现。突然,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影出现在前边的一个岔道  相似文献   

11.
网恋一族     
麦坷,22岁,东北一所理工科院校大二学生。他有一句最著名的口号,就是:“网恋到底”!麦坷搞网恋可谓后来者居上。在上大学前他连计算机都没摸过,读大学所学的专业也和计算机风马牛不相及,按说他和网恋应该无缘。然而,这些年计算机这玩艺儿就像雨后春笋“哗拉拉”一下子冒出一层,想躲也躲不掉。上课是多媒体教学、到食堂吃饭是电脑控制、就连回宿舍,看门的阿姨也要从电脑里调出你的数据,看看你到底是不是住在这个楼里。计算机使用频率如此之高,麦坷看也看会了。不过,开始的时候麦坷真还是不敢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一是上机要花钱,二是自己只会…  相似文献   

12.
1. 高三的那个时刻,颓败萎靡,像是躲在阴潮树缝间的苔藓,梦想着开出一朵惊世骇俗的花. 最好是开在你的心底. 那时的我喜欢看蓝天,仰着头,头发像红旗一样在风中鼓荡,刘往会像一个巫婆突然窜到我面前,一副犯二的表情,去和我看同一个方向. 我说:"我怎么就没有未来呢?" 脚上的球鞋已经张了嘴,我低下头,抚平它夸张的反抗,然后用细绳将它勒紧. 刘往双手插进兜里,我猜他的眼里一定漂着一股不懈和轻蔑,"喂,齐晓萌,鞋都变成了这个样子,干吗还穿?"  相似文献   

13.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后在欧亚大陆兴起的又一条重要国际商道,这条"世纪动脉"为当今中蒙俄三国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中蒙俄经济走廊战略框架下,"万里茶道"所承载的价值更加凸显,它成为融合蒙古国"草原之路"战略、俄罗斯"跨欧亚大通道"建设的最佳对接点,对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可以增强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4.
遥远的爱     
柳易 《新青年》2005,(11):36-37
那是一座小得不能再小的城市,在地图上,它悄无声息地躲在一个角落里,不注意看还真发现不了。原本,她是不知道那座小城的,直到在网上遇到了他,她才知道那座城市,知道它靠近黄海,风从东面吹过来的时候,涩涩的咸咸的,有一回她在电话里问,你不怕冷吗?他说,不怕,因为心里有你。她听了,心里也有了暖暖的感觉。她没有见过海,又问他,站在你办公室的窗前,能望见大海吗?他回答道,能啊,看,大海涨潮了。她就笑,她知道他在逗她玩,那座小城离海十几公里,怎么可能看见海呢?然而他又说,我的眼神好着呢,我不仅能看得见海,还能看得见你,傻傻的,好可爱。电话的…  相似文献   

15.
米汤汤 《新青年》2007,(12):13-14
1初见他时,5岁的她吓得一下子躲在了爸爸的身后。他胡子拉碴,样子凶巴巴的,一点也不像别人家的爷爷慈眉善目笑眯眯的。而且他看见她就骂,没出息的小东西,躲什么躲,给我大大方方站出来!  相似文献   

16.
姜米粒 《新青年》2006,(2):44-45
A 我以为"巧克力"(chocolate)是除了"咖啡"以外译得最好的外来词.当时与"巧克力"竞争的还有"巧古力"、"巧格力"、"朱古力"、"朱古律"、"查古律"、"查古列"、"诸古力"等,但它们渐渐被人放弃,成为夹在纸里的词的尸体,而"巧克力"在漫长的争斗中,成为了活脱脱的超女.直至,许多像我一样的"巧迷"们被它迷住了心窍,听到它、看到它、想到它都会像巴普洛夫的狗一样,舌底下含了一汪涎液,眼神变得痴痴的,脸上带着迷离的微笑……如果没有一颗、两颗巧克力的慰籍,那、那简直就是对味觉的折磨和心灵的试炼.  相似文献   

17.
哀伤的石狮     
正在瑞士琉森(一译卢塞恩),不能不提的是一座狮子的浮雕——"垂死的狮子"。此前,女儿曾经从QQ上给我发过"垂死的狮子"的照片,那是她自己去瑞士时拍的,虽然没有看到实物,但已经感觉到了震撼。我们来的这天人不多,因而可以在这个世界闻名的雕塑小公园里静观、欣赏、思考。岩壁上,一头长10米、高3米的石狮无力地匍匐在浅穴里,后腿蜷缩着,一只折断了箭羽的锐利长箭,无情地、深深地刺入了它的脊背。狮  相似文献   

18.
小车带有男人的某种"性征",所以,如果我们要给汽车定"性"的话,它应该是"雄性".据美国的一个统计数字显示,"车床一族"里,女性往往是最初的始作俑者,她们更喜欢在这样"性感的地方"接受爱情的洗礼.有位女士说,在其他地方你可以跋扈、粗俗、唠叨,奇怪的是,一上小车,整个人就变了:口气温柔、举止优雅、目光曼妙,就好比你在一个小食杂店里会叉腰与商贩讨价还价,可是走进铺红地毯的商场,就会情不自禁地文明礼貌起来一样.  相似文献   

19.
刘永涛 《国际观察》2005,46(5):31-38
近年来,对外政策分析中最为显著的理论探索之一是对身份(或认同)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在一定的国际体系里,一个国家想要什么和为了得到它而采取怎样的行动,在含义上并非完全由该体系中的物质结构所决定,它还与国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所处的身份有关.本文讨论了语言如何作为一种力量成为建构行为体身份的社会工具;然后把身份作为对外政策分析的一个变量,将其放在语言建构的环境下加以认识.本文最后以20世纪以来美国对外政策中的"邪恶论"为例来说明美国的现当代对外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所涉及到的对"自我"及"其它者"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一场游戏一场梦
  万佳衣柜里的夏装还没换完,天就变凉了,那件最爱的绿色小洋装万佳是打算等到夏末穿的,可是现在只能看着它落寞地躲在衣柜角落里。
  万佳怜惜地摆弄着裙摆,也如同安慰自己一般。
  像吴雨这样30岁就当上董事长的、又有着标准的模特身材,明星脸庞的人身边肯定不缺美女。而自己只是一名小小的HR职员,要不是那天HR主管外出培训,万佳也不会有机会送资料给吴雨。也不会让吴雨在缺了秘书的情况下硬拉着她去应酬。所以现在即使过了一个月,吴雨没有再给她打过电话,没有再见过她,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因为那晚吴雨对她的万般好与呵护都只不过是逢场作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