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虽然是‘老外’的长相,没有中国血统,但我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颗百分之百的中国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不错,正是他曾经受到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的亲切接见,他被中国大陆10个省(市)聘为政府顾问,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给他作了专题报道,介绍他的成功之路,他就是美洲华人、著名美国侨领、美国梅州同乡会会长、美国中华团体工商联合会总主席、美国熊氏集团董事长、美国《国际日报》董事长熊德龙先生。  龙年访龙岩  或许是缘份和巧合,千禧龙年,回“家”过年的熊德龙先生来到福建闽西龙岩,一个“…  相似文献   

2.
2012年,中国神九航天举世瞩目,书画家魏振武两张代表中华民族的国画红龙:"中国红龙"和"爱我中华",搭载神九登上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魏振武1948年生,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委员。2000"千禧龙年"先生荣获全球画龙大赛金奖,人民画报发表《魏公好龙》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陈铎先生主持播放《魏振武画龙作  相似文献   

3.
正毛主席握着他的手问:"你觉得《离骚》能够翻译吗,嗯?"他不假思索地回答:"主席,谅必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可以翻译的吧?"……认识画家赵蘅有很多年了,她是我恩师赵瑞蕻先生的女儿。她曾经多次问我:"要不要带你去认识一下我的舅舅?"她舅舅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宪益,曾任英、法文版《中国文学》的主编。在赵蘅看来,像我这样资深的文学编辑,结识她舅舅无疑是受益无穷的事,而由她来引见,也责无旁贷。说实在的,我也很想结识杨宪益先生。  相似文献   

4.
张爽 《海内与海外》2014,(11):24-27
正2014年,叶嘉莹先生恰好是90整寿。她说:"我这90年的经历真是一言难尽!可是,我有一个写诗的习惯,诗词道出我的心路历程。"虽然叶先生投注生命的是教书,而当她回忆她的一生时,总要提起她写的诗词。叶嘉莹出生在一个古老的家庭,她的本姓是叶赫那兰。叶赫那兰在中国有一男一女两个名人,男性是清代有名的《饮水词》作者纳兰性德;  相似文献   

5.
金秋 ,在粤东山城鳞次栉比的楼群中 ,又添新景———梅州文玉幼儿园屹立在梅江河畔 ,富丽堂皇。专程从马来西亚飞抵梅州的国际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文化艺术推动者钟正山先生 ,在参加幼儿园落成庆典会上 ,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艺术学院的创办人钟正山先生祖籍广东梅州市郊三角镇 ,1935年诞生于马来西亚古城———马六甲。他生于南洋的书香家庭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薰陶 ,1956年毕业于南洋艺术学院 ,并考获旧金山大学公共管理学硕士。年仅21岁 ,血气方刚的钟先生 ,立下了“仁人志士所植立 ,横绝地维屹天柱”的雄心壮志。1957…  相似文献   

6.
《海内与海外》2007,(3):66-66
“20年后我要重拍《红楼梦》”,这是曾为央视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编剧的周雷先生20年前说过的一句话。日前,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发展基金会、红楼  相似文献   

7.
正杨绛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我和谁都不争》。她说:"我得洗净这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她"回家"了。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逝世,终年105岁。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杨绛更是因其突出的文学贡献、深厚的文化积淀、智性人生的修炼和深邃生命意识的觉悟给世人留下了宝贵财富。杨绛文学作品有《我们仨》《洗澡》《干校六记》《走到人生边上》《将饮茶》,另有《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8.
正一些媒体又有了喧嚣"大师"的热点,是因为梅葆玖先生的逝世。因为当年借调过《中国艺术报》,参予创刊,所以得到每期赠刊的优遇。年年如此,我每期必读。读2016年4月27日该报头版发了四千字的记者报道,位置靠底。主标题《文艺界深切缅怀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读罢全文,无一字说他是大师。当然,如  相似文献   

9.
正林斤澜先生久负盛名,以小说享誉。我和老先生不熟稔。和他的女儿林布谷女士,在一次小范围朋友的聚会上相识。她的性格很爽快,似乎与他父亲的性格不同。我让她提供父亲生前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帮我查到:2010年第一期《收获》杂志"集外遗文"栏目,曰《滴水不漏》。还附了林布谷的一首诗:《我想我爸》。细核对这是篇小说,后面附了一篇文章《忏悔》。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是李春辉先生逝世20周年,也是我国拉美通史的开山之作《拉丁美洲国家史略》问世50周年。作为50年前李先生拉美史课程的助教,我早就想写点纪念文字;先生长我20岁,先生病故的年龄(77岁)正是我今年的年龄,再不写恐怕就要留下终生的遗憾了。破天荒开设的拉美史课程我认识李先生是在50年前的1963年暑期。那是一个"五洲震荡风雷激"的年代。自1959年古  相似文献   

11.
1983年1月底,《湖南日报》编辑部收到一封寄自美国的信。拆开一看,原来是侨居美国、早年因《女兵日记》而蜚声文坛的我国著名女作家谢冰莹寄来的。信写道:湖南日报总编辑先生:你们好!我想与你们谈一件萦绕在我心头几十年的一件往事,并想得到你们的帮助。在大陆,我有一位老朋友叫严怪愚。解放前,他是国内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曾被誉为"中国八大名记者之一",我想,这位记者你们一定知道或认识的。从1948年起,我就一直未与他通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亦难于打听他的下落。现在,"四人帮"已被打倒。根据很多侨居美国的华侨介绍,已…  相似文献   

12.
数年前,台湾光头明星凌峰先生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幽默诙谐的表演,倾倒了无数观众;笔者还特别注意到了凌先生那句“超常搭配”的台词:“我的长相很中国。”之后,《语文世界》1994年第9期刊登李芳杰先生《“很”字用法不当举例》,  相似文献   

13.
8月20日至9月9日,应中国亚非发展交流协会邀请,巴《观察家报》和《国民报》自由撰稿人阿尔维先生及夫人来华访问。在京期间,阿尔维先生与我协会就南亚形势和巴美关系等问题进行座谈交流。阿尔维先生和夫人还访问了外交部,参加了世妇会,并游览了中国的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14.
位于北京东城区建国门地区的东堂子胡同51号(旧门牌21号),曾是中国历史博物馆宿舍。从1953年至1980年,著名文学家、文物研究专家沈从文先生在这里生活了27年。在这里,他完成了被誉为"中国社科界百年来最杰出的三大经典学术成果"之一的宏帙巨卷——《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而这座小院也见证了沈从文先生一段充满磨难艰辛的生命历程。一1922年,沈从文先生作为"北漂一族",从湘西闯荡京城,在上  相似文献   

15.
爱的灯亮着     
正"有你在,灯亮着。"巴金曾这样说冰心先生。冰心先生离开我们已20个年头了,但她一直活在我们的心里,活在中国文学史里,而且越活生命越是芬芳。她是文学精神与人类文化的一座长明灯塔,永不熄灭。2016年6月18日,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牢记的日子。这一天,第七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会在承德市兴隆县剧场举行,我的散文集《无花》,迎来了属于它的花期。当我步入颁奖会场的那一刻,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冰心先生青年时期的照片和老年时期的照片分外醒目,让人一下子联想到她从一个文学青年到文坛祖母的辉煌历程。眼角倏然被热泪盈满之际,我听到冰心先生微笑着对我说:四毛,有了爱就有了一切。你拥有爱情了吗?  相似文献   

16.
正最近友人给我看了一件挂轴,是鲁迅手书四句佛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此偈似曾见过。原来,199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编辑出版的《鲁迅研究月刊》登载了李思乐的《由鲁迅的一张明信片想到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文,介绍的是日本中国文学研究者饭田吉郎在《从地球的一点开始》上发表的相关文章。据饭田吉郎介绍,十六字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教,立地杀人"写在一张明信片上,寄信人是"鲁迅",收信人是"上海市徐家汇清水安三先生",因为邮戳盖得太乱,不能确定写作时间。另外,在明信片的正面还有手书"应需回信"四字。  相似文献   

17.
正老艺术家朱旭先生驾鹤西行,熟悉他的人纷纷撰文悼念。笔者"认识"朱旭先生多年,先生却未必记得笔者。这里记述一件小事,追忆先生风采,向先生致敬。1995年,日本放送协会(NHK)与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大地之子》,剧本根据日本女作家山崎丰子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结束后,遗留在中国东北的日本战争孤儿松本胜男(后改名陆一心)被中国人收养的坎坷经历与成长故事。朱旭先生在  相似文献   

18.
京梅 《海内与海外》2012,(11):47-49
2012年9月29日,是中国农历传统中秋佳节的前夕,这晚,新加坡月朗星稀,紧邻大海的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独奏音乐厅座无虚席,来自中国大陆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独奏音乐会《中秋良夜》正在举行。音乐会前半场,李先生弹奏了《幽兰》、《流水》、《广陵散》等经典古曲,后半场则照例为"命题演奏":由观众现场出题,李先生即席发挥,时而独自抚琴吟唱、时而与学生琴箫合奏,天籁般的音乐再一次倾倒了到场的数百名"琴粉"……现年72岁的李祥霆,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19.
客家人     
正"客家人"这个词汇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在电视中、书籍中都见过这个称呼,它似乎是广东、福建沿海一代华侨的代名词,客家人下南洋,我了解的客家人也就仅此而已。客家人对我来说又是陌生的,客家人是怎么形成的?他们的文化生活又是怎样的?我一概不知。1月15日,北京作家协会组织部分作家去广东梅州采风,在去之前,我在电脑中查了梅州一下,了解了一些情况,得知是客家人居住的中心,俗称  相似文献   

20.
朋友     
那年我11岁,正是踌躇满志的年龄。我记得那是1964年2月份,我在新南威尔士州中北部海岸的一所小学里读书。我终于成了"大孩子"了,因为那年我上了小学最高的年级。我的新老师是柯里斯赫莫先生,他是一个性格活泼的人,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课常常以高唱《雪河来客》而告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