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国家的文化贸易有了较大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进行文化贸易的条件总体上讲是有利的.但是,中国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文化产业的研究很不深入,在许多方面仍是空白.因此,为了发展中国与拉美国家乃至其他国家的文化贸易,提高中国文化产品在对外贸易中的份额,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对拉美国家的文化市场、文化消费模式、消费心理、风俗民情等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可充分利用中国驻拉美国家的外交机构、企业、留学生和华侨等的力量,为中国的文化企业提供最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其次,在深入研究拉美国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的文化企业应与研究机构和高校联手,共同开发适合拉美国家消费的文化产品.再次,加大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力度,全面实施"走出去"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最后,有关部门(如外交部、中联部、商务部、中国社科院、中拉友好协会和相关高校等)应向中国文化企业大力宣传介绍拉美国家的各种情况和信息,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拉美国家驻中国外交机构和企业介绍拉美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情况,提高中国文化企业对拉美国家文化市场的认识,加强中国文化企业与拉美国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2.
美国华人收藏协会秘书长招思虹和前东南亚著名侨领蚁光炎的亲属蚁锦中,16日在北京分别代表旅美和旅泰等地华侨华人向筹建中的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捐赠藏品。  相似文献   

3.
8月3日 ,中国东盟协会在北京宣告成立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出任首任会长。中国东盟协会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有关企、事业单位 ,社会团体及热心中国与东盟友好的各界人士共同发起的全国非盈利性社会组织。该协会旨在以民间形式促进中国和东盟各国在政治、经贸、文化、科技、体育、卫生和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通过人员往来、组织研讨会和举办文化活动等进一步增进中国和东盟各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8月4日 ,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主管信息产业的部长在泰国曼谷举行会议 ,讨论如何在东盟和中日韩 (10+3)框架下 ,促进各…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文化产品贸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很多国家将发展文化产品贸易作为推动其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与南亚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往来迅速增长,文化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文化交流合作水平持续深化,中国已经成为南亚国家重要的文化产品贸易伙伴,中国与南亚国家间文化领域的经贸合作也将成为其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以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活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中国与南亚国家文化产品贸易合作基础、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其实践路径选择,以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泰国是中国的近邻和友邻,侨居着大量华人,随着中泰两国交往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文的泰国人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他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本文分析当前泰国的中国文化产品消费情况,理清开拓泰国市场的思路,找准开拓泰国市场的重点,为中国文化产品企业开拓泰国市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尽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内地的收藏家开始渐渐有能力投入明清家具的收藏,但此时内地达到精品级的明清家具已所剩无几。除少数收藏家收藏到一批精品明清家具外,多数收藏家只能借助文化兴国的热潮,想方设法——或著书研究,或收购捐赠,或重拾传统工艺,或开办展馆,或抢救珍稀木材,尽微薄之力,促进明清家具的回流。  相似文献   

7.
晓崔 《海内与海外》2010,(11):45-45
由北京市侨联与北京中华厨皇协会共同组织的“北京市侨联·中华厨皇会烹饪文化代表团”,顺利完成了在意大利、比利时、荷兰的中华餐饮厨艺展示与交流活动,载誉回京。代表团由中国华侨文学艺术家协会副会长、北京中华厨皇协会总顾问任梦云带队,北京中华厨皇协会会长曹彬任团长,特级烹饪大师王春耕、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中国的手工业、工艺品、园林建筑、戏剧小说、哲学伦理等,向西方世界展示了东方文明的风采,赢得西欧人的青睐,在欧洲引起了中国文化热。由于中国产品不断涌进西欧市场,且物美价廉,对文化的传播发挥了巨大作用。19世纪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中国自然经济停滞不前,使得文化格局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鉴于各国的文化、历史及其在世界上的行事方式不同,每一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形式各异、内容不一。英国文化协会采用"展示"而非"告诉"的方式促进了英国与世界人民之间的"友好认知与理解"。中国文化交流方式源自其文化和丰富的文化交流史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由国家民委主管的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举办的"弘扬民族文化倡导和谐之风—北京五棵松芭提雅艺术交流中心揭牌暨《胡立新禅道诗书选集》出版仪式"在京举行。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民族书画艺术研究工作委员会围绕民委的中心工作,多次组织书画家、艺术家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写生,致力于继  相似文献   

11.
正马未都,收藏家、古董鉴赏家,曾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系列节目《马未都说收藏》。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中国网》专栏作家、专家,同时也是畅销书作家。1981年,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小说《今夜月儿圆》。《马说陶瓷》被许多读者视为传统文化的读物,小说发表后,被调为《青年文学》的编辑。1996年,马未都创办中华人  相似文献   

12.
2000多年前,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就开始了友好往来,由于地缘相近,经贸相通,人员相交,中国文化在古代就传入了东南亚,在东南亚文化不断发展和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文化的同时,一些中国文化元素得以深深扎根于东南亚,并得到继承和发扬。本文从语言文学、民俗、服饰、建筑、宗教等方面对东南亚国家文化中所具有的中国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和中国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郑和纪念展》,于1997年8月17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式开幕,后又在新山、怡保、双溪大年和瓜拉丁加奴等城市巡回展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举办郑和纪念巡回展,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笔者应主办单位邀请,作为这次展览会讲座的主讲人之一,随团在展出的每一个城市用马来语或汉语演讲。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中国和墨西哥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规模、速度、出口相似度等方面对两国对美国高技术产品贸易进行了比较,进而采用转移份额分析法将两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大于墨西哥,但差距在缩小。文章最后就如何提升中国高技术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改变了中国人的经济、政治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加快了中国社 会精神文化的发展。全球化在促进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壮大时, 也推动中国社会民主政治文化的发展, 提升了 中国社会道德水平和道德风貌, 培育了中国公民的自主精神和文化素质。近年来中国政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 设方面采取了有效措施:加强道德教育, 培育健全的道德文化;加强公务员的培训和廉政教育, 推广廉政文化;加强 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发挥互联网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促进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 质的提高;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 传播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7.
日前,由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北京市西城区图书馆、区图书馆管理协会承办,区社科联、区文联等协办的“凌青大使外交生涯回忆录——《从延安到联合国》”读书座谈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李肇星,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会长金永健,北京市图书馆协会理事长、市政府文化顾问冯守仁,前人大副委员长、  相似文献   

18.
德国的院外集团也称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由于多数为注册协会,习惯被称为利益协会(Inter-essenverband)。德国的利益协会历史悠久、多种多样,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并对德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于企业文化的建设,很多人主张以西方的现代管理模式为基础。这种观点忽视了传统文化对经营者的现代意义。本文以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为例,从传统的商业模式、日本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传统文化对于经营者提高心性、管理企业的意义。同时,本文建议,中国当代的企业家要避免在经商与做人两个方面都忽视传统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属的事业单位,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华侨华人历史文化及其见证物的国家级博物馆。为了充分展示华侨华人、归侨侨眷的奋斗历程,展示广大华侨华人对住在国与祖(籍)国的社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以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华侨历史文化遗产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