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存在问题与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模式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禁毒法》的相关内容,落实社区戒毒的主管机构与编制,尽快出台配套法规、规章等;二是加强、借鉴及相关社会学理论在社区戒毒领域中的研究与应用,以便有效开展社区戒毒;三是运用通用过程的理论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等加强社会工作,着重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四是培养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业队伍;五是建立社区戒毒舆论宣传机制;六是确定社区康复工作重点与难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戒毒康复场所"模式是禁吸戒毒科学戒毒链条"三位一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良好的运行实践积累,具有云南特色.对"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法律性质进行讨论十分必要,关系到我国对"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法律定性,关系到"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中管理者和戒毒康复人员之间关系的具体权利、义务,关系到"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行为模式、法律后果和救济途径等一系列法律问题.即:对社区康复模式和"戒毒康复场所"戒毒模式的关系、社区康复模式的法律性质、"戒毒康复场所"法律性质讨论等三个内容.  相似文献   

3.
各国在戒毒模式的探索和发展中,体现出相互借鉴、相互影响、相互发展的特点,彰显许多共性特征。首先,在戒毒目标定位上,随着对吸毒者的定位从"违法者"逐渐转变为"特殊病人",戒毒工作的立场也从强调惩罚的"道德模式"逐渐升级为着重治疗的"医疗模式"。其次,在戒毒方式选择上,戒毒工作具有惩戒与福利双重属性,强制性戒毒逐步淡出主要戒毒模式选择,以治疗社区和毒品法院为代表的开放式戒毒模式发展迅速,通过侪辈互助或司法监督的方式实施自愿戒毒,强调吸毒人员的再社会化。再次,在戒毒配套措施上,过去对吸毒者的定位忽略了其作为公民的社会身份,剥夺了其应享有的社会政策中的公共救助权利。近年来,多国加大力度为吸毒人员提供生活救助、医疗援助和社会服务,实现吸毒管制与权利保障的平衡。上述戒毒理念的转型之路体现出人们对吸毒行为认知的科学化,渗透着对戒毒工作执行状态的理性反思,其有益成分值得我国吸收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戒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贵州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导向,对戒毒模式进行积极探索,创建了以"就业安置"为核心,以"阳光企业"为载体,集"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就业安置、融入社会"四位一体的"阳光工程"戒毒康复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凸显责任型政府形象;切实解决就业等实际问题,彰显服务型政府导向;注重社会力量的参与,创建开放型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在电子政务2.0发展的进程中稍显缓慢,困扰戒毒场所的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也不能满足当前对戒毒工作提出的时代要求。通过选取500名戒毒人员为调查样本,以当前戒毒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向,结合电子政务2.0的优势,分析怎样构建生态化的"戒毒共同体"、怎样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下的戒毒场所、怎样打破宣传效果不及预期的窘迫局面,以期建立一个基于微信平台,凸显智慧、高效、便民等特点的"微政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针对新入所强戒人员普遍存在的心理自卑、适应不良、戒毒动机不强等特点,我们对其开展了"阳光自我"团体心理辅导。本辅导以"阳光自我"为主题,运用丰富多样的团体活动,调动强戒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强戒人员进行自我探索,纠正自我认识偏差,提升戒毒动机与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戒毒制度较之以往呈戒毒措施多样化、戒毒程序严格化、戒毒过程一体化、戒毒力量专业化、戒毒救助社会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戒毒制度的特点可概括为科学戒毒和人文关怀的理念、回归社会为导向的戒毒模式、客观有效的戒毒工作评估体系、协同配合的戒毒工作机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新疆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戒毒模式方面存在社区戒毒模式仅在少数地区尝试、自愿戒毒模式尚未建立、社区康复模式尚属空白等问题;在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无法有效整合现有戒毒资源、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定性不明确、忽略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执行机关执行权力不统一、强制隔离戒毒的诊断评估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应从总体目标、总体要求、基本构思和戒毒人员处罚及奖惩考核机制等方面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家颁布的《禁毒法》,对戒毒模式进行了重构,除将强制戒毒与劳教戒毒合并为强制隔离戒毒模式外,还明确提出了社区戒毒模式。社区戒毒在国外有了较为成功的模式和经验,其矫治效果获得了肯定,但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民间探索阶段。尽管国内某些地方也不乏社区戒毒的成功范例,但并非法律意义上的社区戒毒模式。对社区戒毒模式的建立原则、实践价值及具体运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保障社区戒毒运作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是矫治工作者无法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0.
心理矫治工作在强制隔离戒毒所的各项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强制隔离戒毒中的心理矫治工作存在着心理矫治无用论、心理矫治与教育矫治等同论和心理矫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论等误区.我们应依据实现戒毒人员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和自我重建的心理矫治目标,构建合理的强制隔离戒毒心理矫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强制隔离戒毒是当前我国主要的戒毒措施之一,新《禁毒法》也进一步明确了心理矫治的重要性。通过对河南省某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的调查,在分析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一般心理特点和戒毒不同阶段特有的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从戒毒场所、戒毒人员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矫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自愿戒毒、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反映了我国戒毒模式由过去以强制戒毒、劳教戒毒为中心向现在以社区戒毒为中心的转变。戒毒也实现了从行政处罚到治疗矫正的理念嬗变。遗憾的是,现行强制隔离戒毒制度却偏离了这种理念,仍然固守昔日的"处罚"逻辑,制度内容和戒毒人员的权利弱化难以体现戒毒人员的主体地位和戒毒的治疗矫正性质。这种现状应得到改变,还强制隔离戒毒以应有面貌,使我国戒毒模式体系真正实现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区戒毒的基本理念包括顺应治道变革以提高行政合法性、改进执法方式以创新戒毒管理、营造竞争氛围以优化戒毒公共服务的质量、引入合作精神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种戒毒资源等。要深刻领会社区戒毒基本理念的重要意义,并从深入开展"三项重点工程"建设、严格执行《戒毒条例》、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加强吸毒人员动态管控工作等方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4.
戒毒人员脱毒后复吸率很高,半年内复吸率一般为90%-99%。戒毒人员复吸与吸毒者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以及与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有关。寻找引发复吸的主要原因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的预防治疗措施,是提高戒毒成功率,延长操守时间的根本途径。通过公安实践和文献调查的方法,研究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的相关问题,结合我国禁毒工作实际情况,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可操作性的戒毒模式应为复吸综合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的戒毒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戒毒模式的构建存在许多差异,核心原因是各国对待吸毒问题采取的价值取向一直处于争议状态。世界各国对禁吸戒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了不同资源共同参与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第二、不断加大禁吸戒毒资源投入;第三,以青少年和在校学生这个特殊人群为切人重点。国外主要戒毒模式包括医学治疗模式和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角度的戒毒康复模式两种类型,其中有形态各异的特殊模式,这些将对构建我省禁吸戒毒模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无缝隙政府理论强调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直接接触,两者间不存在繁文缛节、踢皮球.强调以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为顾客提供无缝隙的高效服务.昆明市铁路新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以"无缝连接"的工作理念和"一站式"的服务,探索了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戒毒康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实践证明,生理上的毒瘾戒除并不是很难,而心理上对毒品的渴求即“心瘾”却非常难戒断,会把人反复拖人复吸的恶性循环。因此,吸毒人员的心理矫治是戒毒康复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心理矫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和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吸毒与艾滋病传播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中推行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008年我国禁毒法的颁布施行,确立了社区戒毒和社区康复这一崭新的戒毒模式。要完善防艾机制,可以从广泛推进反歧视运动、加强对吸毒和艾滋病人群的关怀与支持等方面入手。广州市在近年来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社区戒毒工作中的防艾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国外禁吸戒毒模式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的戒毒模式有较大的差异,戒毒模式的构建存在许多差异,核心原因是各国对待吸毒问题采取的价值取向一直处于争议状态。世界各国对禁吸戒毒的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形成了不同资源共同参与的宣传教育网络体系;第二、不断加大禁吸戒毒资源投入;第三,以青少年和在校学生这个特殊人群为切人重点。国外主要戒毒模式包括医学治疗模式和社会学、心理学、医学角度的戒毒康复模式两种类型,其中有形态各异的特殊模式,这些将对构建我省禁吸戒毒模式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区戒毒是整个戒毒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戒毒体系中的一个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从法学的视角对现行社区戒毒制度进行法规范分析,并以贵州省社区戒毒"阳光工程"模式为例进行社会实证分析,以期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促进我国社区戒毒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