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0 毫秒
1.
奔跑的蚂蚁     
《新青年》2006,(11):28
西方有一位诗人写过这样一句诗:"我想描述一束光,它来自我的内心".我很喜欢这句诗. 与我而言,这束诞生自内心的光有可能是我们体内一只奔跑的蚂蚁、一只飞翔的蝴蝶,甚至是一面为我们呐喊助威的锣鼓.  相似文献   

2.
    
布什·凯特新发行的CD里面有一首新歌,名字就叫<鸟瞰>.那是春天的一个下午,休坐下来听这盘CD.在城里的时候,我总是不断地提醒他调小音量."想着点邻居!"我会这样说.但是,在诺曼底这个地方,我得承认是我忍受不了这样的CD.音乐还马马虎虎,让我心烦的是那些歌词,尤其是当我坐在桌子前,想要找-个分散注意力的理由时,这些歌词就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一句歌词是以"陌生人"结尾,那么我就试着猜想第二句合辙押韵的词是什么,可能是"危险",嗯,不对,这是一首圣诞歌,那一定就是"马厩"了,果然,第二句歌词就是以"马厩"结尾.  相似文献   

3.
人间天籁     
正对音乐的认识我写过文章,在人们大谈音乐"形而上"理论时,我则以一个下里巴人写些"形而下"。我的主张很明确,就是音乐之于人,好听而且能抒发传递情感,那么它就是好音乐。好的音乐是交流与对话,旋律和节奏便是人们娓娓的倾诉。我宽泛地说音乐而不说歌曲,这里面也有原因,归其一,乃是听不清和记不住歌词。这方面的误区让我差不多就是一个歌盲。虽然我一直不愿承认,并努力锻炼自己的听力,可终于还是气馁,对歌词的排斥使我转而  相似文献   

4.
张娜 《新青年》2021,(2):44-45
一、多媒体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一)利用实物投影将歌词内容直观化,实用于教学 教师根据歌词内容,将组合的图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看图片理解记忆歌词.这种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前一节课都记不住的歌词,现在用半节课就能记下来了.  相似文献   

5.
李白     
赵方 《新青年》2006,(9):58
李白仿佛是生在我们身边的诗人,从幼时到上小学中学,一路都在背诵他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诗作十佚其九,留存后世九百多首;而我们说到诗人几乎第一个划等号的就是李白,可我们能完整记得的又有几首呢.这就像自己的家人,天天见面,却常常是最不了解他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这题目有点不伦不类。黄霑是当代歌词圣手,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八竿子打不着。不过二人有一共同特点,就是耿直率性、喜爆粗口。黄霑才华横溢、散淡不拘,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歌词2000余首,《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我的中国心》等等,至今脍炙人口,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其中《狮子山下》更成为香港市歌。  相似文献   

7.
在《牛》这首诗所讲述的圣经故事的深层,读者体会到了处于一次大战战火正酣时刻的哈代内心的复杂感情。诗人借这首貌似浅显的小诗表达对传统的疑虑与对未来的无所适从,而这些都是通过一系列娴熟巧妙的语言手段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清明上河图     
正每逢清明,就会想到杜牧在安徽池州写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据说,此诗一出,全国范围内至少有七八个名叫杏花村的地方,声称杜牧所写的,即是他们的村子。其实,这首诗是否为杜牧所写,尚存疑问,不过,大家都来认领这首诗,除了商业和旅游的考虑外,也是因为这首平白如话的诗,实在是好,好在内涵隽永,好在韵味悠长,好在末句的"牧童遥指",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正因为是好  相似文献   

9.
哈贝马斯指出作为政治公共领域前身的文学公共领域孕育于英国共和时期的咖啡馆中。在这一领域形成的过程中,作为文学公共领域的重要功能之一的文学"公共舆论"功能是在当时文学家的推动下建构而成。围绕关停英国咖啡馆这一历史事件,英国文学家也展开了一场通过文学作品干预"公共事务"的"演习",其中安德鲁.马维尔的《两匹马的对话》一诗是文学公共领域践行"公共舆论"功能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0.
读某报载,一位歌词作者对热线电话中的听众大侃其写歌词的秘密:写歌词,没啥诀窍,你能写字,就能写歌词,“只不过像做饭,先学会掂炒勺”,闻此“高论”不禁令人心寒,继而一想:这倒是反映了演艺界一部分人的畸形心态。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安全是政治学研究的学科热点之一,而社稷安全是国家传统安全观研究中的一环。从学理上看,社稷安全曾历经多次威胁,包括王权统治的制度性威胁"谋大逆"与"谋反",内部威胁"寇贼"与外部威胁"外敌"等多重问题。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社稷安全观,也具有双重性、内向性和多元平衡性的特点。第一是强调文化与武力的同等重要。传统社稷安全观对文化安全观非常重视。从内外两个方面上看,一方面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大力维护儒家的伦理观念,另一方面是以文明传播的形式构建在地缘政治中的身份认同,从而确立整体的和谐共处前景。第二是强调政治管理的作用,即在国家安全因素中凸显内因高于外因的特点。决定国力的根本在于内部的稳定,而王朝的职责在于维持经济生产的有序和政治管理的清明。基于这一条件,传统社稷安全观呈现出很强的内向性和保守性,同时对外部武力进犯非常敏感。第三是追求以"分封制"为核心的异质文明间非暴力统一的共处关系。在一个文明图内有共同的政治偶像——孔子,共同的政治标准——"儒家"和共同的政治理想——"和"。  相似文献   

12.
正一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创作了315首七绝组诗,这一年正是农历己亥,故名《己亥杂诗》。组诗中的第5与第125首,最为今人称道而选入中小学课本,其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也由此流行于世。然而,并不是每一首诗都给诗人带来荣誉,比如,第209首,反而让他中了蜚言的毒箭。  相似文献   

13.
正从你,我看到了那在入海口逐渐宏伟地扩大并展开的河口。——沃尔特·惠特曼《致老人》一"我不愿看你继续痛苦,孤独地留在枝头"。这是爱尔兰民歌《夏日最后的玫瑰》中的歌词,是柳萌从姑姑那里学来的歌曲。正是这首歌,拉开了柳萌厄运的序幕。在单位尽管很少哼唱,但还是被嗅觉非凡的同事揭发批判了:"小资情调。"最初他还据理  相似文献   

14.
蒙山雨     
孟子的名言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世人多知晓,而殊不知这句话前面还有一句"登东山而小鲁"(《孟子·尽心上》),东山者,又称"东蒙",即今山东临沂之地的蒙山也。为鲁地第二高峰,称之为"岱宗之亚"。泰岳我登临不止一次,而堪与泰岳相伯仲的蒙山却素昧平生。今夏有幸登临,一览蒙山,却是云雾渺渺,雨色潇潇,别有情愫。古人雨中登山者绝少,查李白、杜甫、苏东坡等游蒙山的诗,大都是秋高揽胜,晴空如洗,  相似文献   

15.
正在中国,凡识得几个汉字的人,无不知道唐代崔颢那首题名《黄鹤楼》的诗。也许全诗记不下来,但打头的这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总是能挂在嘴边的。正因为这首写黄鹤楼的诗,实在太家喻户晓,太脍炙人口,结果,反宾为主,主次颠倒,倒不是这首诗,因楼而名,而成了这座楼,因诗而存。想到这里,也很为文人手中的那支笔,能起到这大作用而感到骄傲。说实在的,在中国  相似文献   

16.
苏东坡戒诗     
正有戒烟者,有戒酒者,当然更有戒毒者,都因沉湎其中,深受其害,而苦于不能自拔,才有戒之一说。然而,戒诗,则似是闻所未闻。诗是天籁,诗是灵感,诗是真情的流露和思想的升华,诗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以文字形式表现出来的音乐,为什么要戒呢?岂非太荒唐突梯了么?在一部中国文学史中,独独有这样一个例外,那就是宋代的苏轼。这位大诗人,就因为吃了他自己写的诗的苦头,他的家人,他的弟弟苏辙,他的老前辈文彦博,都奉劝他戒诗,不要再为诗惹无妄之灾  相似文献   

17.
得知彭俐兄又出新作《诗画谱中医——燕京百位名医传》,我向他索要。因我的妻子是医生,我自己又体弱多病,一直对中医学感兴趣。我认真翻阅了一遍此书,颇有别开生面之感。这是一部诗集,为名医109人以诗作传,另附简介。著名画家杨信先生手绘人物肖像及场景风情的民俗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更为全书添色不少。书后又附有"中国名医名言"及"养生须知一百则",读者们可从中了解中医学与祖国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8.
这个残腊新正,是在一种绵绵的思念中寂然度过的。因为,三十年来高擎中华诗词大旗的吟坛巨擘李汝伦先生在这时节突然离我们而远行了。一副挽联几首悼诗,书不尽对他的哀思。前几日,汝伦老师的女儿文心女史说,希望我有一点追怀她父亲的文字。  相似文献   

19.
秀生老弟与我相识有年。一日,他将其一部厚重的《一半的月光》诗稿交我先睹,希望我能谈谈读后感。这当然是对我的信任,可惜的是我不会写诗,更读不懂诗。我一直以为诗是一种神秘的文体,无天赋无灵感不能为之,而我正是这样一个“二无”之人。但是,在我将诗稿通读了一遍后,为秀生的勤奋努力而惊讶而赞叹,被他洋溢在诗中的澎湃激情所深深打动。我觉得,起码,他所抒发的情感,获得了我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正诗无肤色、种族与国界,堪称全人类的母性艺术,亦是各民族心灵飞升的归属。我们崇拜李白、杜甫、苏东坡和李清照,也同样喜爱普希金、泰戈尔、艾略特和雪莱……但由于各民族语言之差异,需要一种使诗的生命力得以延伸的方式和手段——翻译,才可能让人类共享诗歌。过去,读外国诗,只从字面了解,近年参加一些国际诗歌活动,特别是接触一些诗人"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