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在充满竞争的求职大战中,数载寒窗苦读的学子开始接受社会的挑选和评价。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2.
浦文玮 《世纪桥》2014,(7):67-68
2013年被众多媒体与门户网站称为"就业最难年",这主要指的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造成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的供需不平衡,但同时也涉及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知识的匮乏以及求职能力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开展有效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时,高校应注重在就业知识与求职能力上的培养与训练。通过这些教育措施,高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才能得心应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国中 《求贤》2010,(12):34-34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11万.2010年超过650万: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还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总共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在千万人左右。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和单位所提供的就业岗位不增反减。大学毕业生怎样才能在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需要的贤才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反思与制度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基本的社会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失信行为,既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又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探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失信行为和对策,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构建高校毕业生诚信体系必须创新诚信教育手段,创建校园诚信文化,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呈递增状态。继2013年将近700万大学毕业生求职,被称为"最难就业季"之后,2014年的727万毕业生迎来了"更难就业季",而2015年人数将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可想而知。而在未就业毕业生中,按照就业困难群体的特征,分为少数民族毕业生、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6.
兰秀英  赫兵 《求实》2003,(Z1):236-237
大学生求职与就业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工作,由过去的“两包”到现在的“两自”,这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了了解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及就业状况,特别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思想动态,以便总结出规律性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我们于2003年初对我校部分毕业生进行了择业方面的抽样问卷调查,此次调查我们共收到有效卷410份,在对问卷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选择呈现多元化倾向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行为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丽英  刘波 《求实》2006,(Z2):232-23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秩序的规范过程中,受到了诚信危机的严重冲击。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诚信失衡行为,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用人单位与学校之间信任度越来越低,给个人和社会都带来相当大的危害。因此,认真分析并审视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行为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良方显得非常重要。1.大学毕业生就业诚信失衡问题的表现特征及危害大学生就业诚信失衡问题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产物,随着国家对毕业生就业实行“统一分配”…  相似文献   

8.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本是应届高校毕业生求职的黄金季节,素有人才招聘"金三银四"之说。2020年,我省应届高校毕业生总数达65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服务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近60.5万人,占总数的93%。解决好他们的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大局。但受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校园招聘需求下滑,线下招聘活动暂停,让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的求职路更加"坎坷",就业压力陡增。  相似文献   

9.
<正>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麦可思中国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项目组从大约50万人的样本中得到的22万份有效问卷,经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诚信危机.为保证就业秩序的正常,有必要分析、探索毕业生诚信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诚信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前,虽然多数大学应届毕业生已经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由于各种原因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对于这些毕业生来说。求职时对自己的心理进行调整,将有利于更快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避免被职场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2.
高校求职技能教育对大学毕业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求职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前中国高校求职技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求职技能教育急需改革。  相似文献   

13.
政策快递     
《北京支部生活》2013,(14):70-71
低保家庭应届生可申领求职补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6月6日联合下发通知,明确从今年起,在毕业年度内有就业意愿并积极求职的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可集中申请一次性求职  相似文献   

14.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础,是基本的社会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高校毕业生的求职失信行为,既损害了大学生的形象,又损害了用人单位的利益。探讨现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失信行为和对策,成为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面对新形势,构建高校毕业生诚信体系必须创新诚信教育手段,创建校园诚信文化,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合力,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煤炭类高校这一特殊行业院校的女毕业生就业现状。针对女毕业生的就业特点,引入市场营销学中的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予以分析。并基于4P理论的就业模式,分别从高校和女毕业生两个维度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应更新"产品整体"的概念,开设专门针对女生的职业规划、求职心理和人文素养的系列课程,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平台,成立校园人才公共关系部推销毕业生;女毕业生应转变传统观念,夯实自身基础,建立合理的薪酬期望,充分运用家庭资本,主动推销自己。  相似文献   

16.
随着"最难就业季"的到来,为了谋得一席职位,毕业生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放低姿态,有的降低要求,有的索性用各种证书武装自己……不过,纵然使出浑身解数,毕业生的签约率仍不理想。在求职如此艰难的境况下,"金蓝领"就业却顺风顺水。比如,南京金陵中专统计显示,学校近两年的就业率是97%。有的做汽车营销和汽修企业内训师,工作一年后月收入能达到8000元。我们知道,为了应对"最难就业季",毕业生的期望月薪一降再降,只有3683.6元。与普通毕业生相比,"金蓝领"算是"高薪人士"了。那么,他们凭什么拿到高薪呢?  相似文献   

17.
覃淋 《当代贵州》2022,(26):39-40
<正>2022年贵州省高校毕业生27.3万人,创历史新高。为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我省各部门、各行业聚焦重点、细化措施、主动服务、精准施策,携手毕业生共同迎接就业大考,答好求职考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正值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毕业生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全球性金融危机寒流强袭的阴影依然还在,毕业生就业数量在减少、就业质量也在降低的大背景下。本文以大学生传统和现代求职招聘模式为切入点,对传统和现代大学毕业生求职招聘模式的优劣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展望、探索和寻求操作性更好、针对性更强的适合实际情况的招聘模式,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9.
马保恒 《党史博采》2008,(12):43-44,48
“明礼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而诚信就业正是“明礼诚信”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毕业生的诚信是毕业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高职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的诚信意识淡薄、诚信行为缺失等问题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0.
<正>3月至4月份,农四师六十一团在外来求职人员及大中专毕业生中开展了以提供就业服务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活动,为他们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团社政科、工会、妇联以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有关政策,利用周五巴扎日发放春风卡300余份,发放《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健康知识问答》500余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