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出了多角度的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生产力观点,深刻揭示生产力在一切社会发展中的最终决定作用;一个是群众观点,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这两个基本观点,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当代中国的条件下形成的。这一理论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包含着诸多方面和广泛的内容。这里,我想着重谈谈以下四点。1.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生产力水平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都比较低的情况下开始起步的,这就完全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预想。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预言的社会主义同现实中的我国社会主义处在两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上。马克思、恩格斯预想的社会主义是以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和生产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发展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环境中来考察,得出了不同于过去的鲜明的结论,认为当今的社会主义是处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阶段;中国的社会主义处在初级阶段。第一,当今社会主义是处于信息革命即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阶段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从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产生三种经济。第一阶段是劳力经济即农业经济阶段;第二阶段是资源经济即工业经济阶段;第三阶段是智力经济即知识经济阶段。随着各阶段的更替,有两次经济革命,即工业…  相似文献   

4.
划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宗寒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向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针。这一方针是我们党和邓小平同志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后提出和形成的。它反映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客...  相似文献   

5.
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认识,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要充分利用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等经济范畴,来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当然,他的某些看法也有偏差,并非完全正确.一、商品生产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1、商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即通过买卖彼此发生的经济联系或关系.商品是个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或基础,的生产资料与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制者则是商品生产产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
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头等任务———兼述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生产力的理论宋养琰党的十五大报告重申并强调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济建设是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工作中心。因此,党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集中精力领导经济建设,并努力提高驾驭和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贡献,就是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认为,当前首要的是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和最主要的课题,也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根本的任务。两个基本点中的四项基本原则,关键是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它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性质、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揭示了实现这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有具体的历史过程,与习近平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历史阶段对经济实践的理论探索和深刻思考密不可分。研究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历史形成过程,把握其发展脉络、理论渊源、时代背景和鲜明特征,从而对习近平经济思想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了进一步深化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必要提出“初级形态的中国社会主义”概念,并深入探讨这一概念的理论问题。(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从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两个层次的有机结合,来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性质作出界定的。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只能以全部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现代生产力作为物质前提。而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那么,达到什么程度算高度发达呢?其实,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全部社会化大生产,它同全  相似文献   

11.
从新民主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实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不断结合的过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解决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如何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又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任务提出不同的主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先进的文化,同社会生产力一起,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两只轮子,是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动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以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就能够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且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它战胜艰难困苦,不断发展壮大,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源泉,也是把一个光明的中国带入21世纪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经济建设纲领,这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纲领要求我们:①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  相似文献   

14.
列宁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探索,是列宁主义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把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运用于俄国社会主义实践,不仅明确区分了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自身也将经历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想.这一点,对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阐述了我们党把实现我国的现代化作为目标,经过50年的努力奋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实际的经济建设规律,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发展经济,规划未来。把不同阶段的不同奋斗目标同中国人民的实际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发展生产力问题,是邓小平在新时期讲得最多,也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构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在邓小平理论所确定的整体发展战略布局中居于主导地位。邓小平基于中国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和对当今时代社会发展的深入思考,一再指出,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他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从而阐明了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长期没有解决好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及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问题,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必然性的论证已比较充分了,但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历史形态问题似乎重视不够。这有碍于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更深入地认识。一、商品经济的历史形态是社会所有制关系与商品经济的结合点商品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式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产生之前,它经历了简单或小商品经济阶段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商品经济包含的不同历史内容使商品经济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在上述商品经济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存在的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超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混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民族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对此,毛泽东严格区分中国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论证当时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合理性。针对过分强调农民革命性而忽视其自私性的民粹主义倾向,毛泽东提出"不能和农民混同"及"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命题,对其绝对平均主义思想进行严厉批判。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差异概括为两条:一是民粹主义主张由封建经济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阶段直接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而马克思主义则认为不能超越必要的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只有在资本主义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社会主义;二是民粹主义设想在小生产者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大工业生产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生产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宗寒 《学习论坛》2013,(1):30-34
集体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带有必然性。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了它必然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劳动者共同致富的现实要求决定了应该重视它的发展。集体经济给劳动者带来的利益是直接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符合我国生产社会化和生产力水平以及劳动者觉悟处于不同层次、具有不同要求的现实,能够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我国集体经济经过调整,已进入健康发展阶段,但总的看来,数量太少,比重过低,远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展集体所有制经济,已成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劳动者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各地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集体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结合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充分体现了按照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这个思想的出发点和中心点,就是要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这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否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能否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