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林伟海(男,24岁)与黄秀媚(女,25岁)经自由恋爱,于一九八二年七月登记结婚(未同居)。一九八三年五月林伟海结识第三者黄瑞珍后,曾多次向其妻黄秀媚提出离婚,遭到拒绝。林遂于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以“与黄性格不合,志向不一”为由,向法庭起诉,要求与黄离婚。次日,林竟盗用黄的名义,写信给法庭,表示同意离婚,并要求尽快办理。法庭先后两次将传唤被告黄秀媚到庭的传票交由原告林伟海代为送达。而被告两次均未到庭。七月二十日,法庭拟再次传唤双方到庭询问,又第三次将传唤被告的传票交由原告代为送达。原告竟非法指使第三者黄瑞珍,冒名顶替被告,持传票到庭诉讼。承办人只作简  相似文献   

2.
“法庭”之内:不仅仅是表演“下面开庭!首先传唤被告朱某到庭!”当两名“法警”将“朱某”带到“法庭”时,“法庭”内传出了一阵哄笑,——原来,这是湖北省咸丰县黄金洞中学在去年春季学期开学不久组织的一次“模拟法庭”的情景表演。所谓的“被告朱某”是黄金洞中学302班学生陈武扮演的一个角色。  相似文献   

3.
1、基层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收到起诉状经审查立案后,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 确、争议不大的简单的经济纠纷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2、原、被告双方同时到庭请求解决纠纷的,可以当即审理,当即调解。 3、原告到庭请求解决纠纷,被告在本地的,可以用书面、电话、请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捎信等简便方式传唤另一方当事人到庭。被告口头答辩的,记入笔录,可以当即审理;被告要求书面答辩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 我是一名法警,经常为刑庭公开审判提押被告人。我认为在庭审中,审判长传唤被告人到庭受审应有一个统一的、合法的传令。现在传令不一,如有的唤“法警,将被告人×××押解到庭”;有的唤“将被告  相似文献   

5.
民事拘传是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采取的强制到庭参加诉讼活动的一种措施,是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对妨害民事诉讼的行为规定的五种强制措施之一,是一种较严厉的民事强制措施。适用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防止滥用,以保障法律的正确实施。 一、民事拘传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七十六条的规定,适用民事拘传,必须遵守三个条件: (一)应当是“必须到庭的被告”。根据民事诉讼法(试行)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被告应包括本诉的被告,反诉的被告,未成年人被告的法定代理人以及某些经济纠纷案件中的被告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哪些被告属于“必须到庭”的范畴?一般是指:  相似文献   

6.
(查点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并请入席) 我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1.到庭所有人员听从审判长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 烟。 2.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 见可以在休庭后提出。 3.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 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4.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 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 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下面请法官入席。报告法官,当事人均已到庭,请开庭。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法院判决被告偿付原货款3万元。但被告不服,在该判决生效后向检察机提出申诉,检察机关根据案情提出了抗诉。法院在再开庭时,原审原告拒不到庭参加诉讼。请问对此类情,法院能否按原审原告撤诉处理?河北读者黄民民同志:民事诉讼是由原告提出起诉而成立的,如果原告无当理由拒不到庭,便可视为其放弃了诉讼要求,因此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但,由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引起的再审案件,原审原告无当理…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本院在审理一民事纠纷案中,开庭传票送达被告法定代表人后,该法定代表人提出了不能按时到庭的正当理由,并要求法院按时开庭审理,但未委托诉讼代理人,也未答辩。对该案如何处理产生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此案中被告法定代表人要求按期开庭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法院可以按期开庭审理,缺席判决。另一种意见认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明确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缺席判决。本…  相似文献   

9.
行政诉讼应设立强制被告到庭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中 ,没有强制被告到庭的规定。行政司法实践中这种立法缺陷渐渐显露出来 ,行政诉讼中设立强制被告到庭制度由此显得十分必要。一、行政诉讼中设立强制被告到庭制度的现实基础行政诉讼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不到庭的现象。这种时候 ,法院就会作出缺席判决 ,往往是撤销被诉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但在原告不服被诉行政机关给第三人颁证(土地使用证、房权证等)行为的诉讼中 ,这种撤销判决有时会损害第三人的利益。因被告不到庭而损害第三人的利益的情况至少有以下两种 :(1)行政机关按规定的程序和要…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 在行政诉讼中,对当事人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如何处理,法学界一致的共识是:对被告可以缺席判决;对原告按申请撤诉办理。这种看法在立法上也得到了确认。我国《行政诉讼法》第84条规定:“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视为申请撤诉;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笔者认为,行政  相似文献   

11.
一、正确处理“一步到庭”与必要的庭前准备的关系实行“一步到庭”的审判方式,把过去在庭前进行的大量调查、取证、调解等工作一次拿到法庭上去进行,改变了传统的审判“四步曲”的作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事都可以到法庭上去做,连必要的庭前准备也不要了。在当前情况  相似文献   

12.
作为诉讼主体的被告,与案件的解决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然而,近几年,被告不到庭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两个主要的特点:一是基层人民法院比中级人民法院多,经济纠纷案件比民事案件多。二是逐年增长。据某县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统计,1987年被告不到庭占收案数的百分之十六,到了1989年被告不到庭占收案数的百分之四十三。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干扰、威胁着民事、经济审判工作,审判人员感到困惑和烦恼。  相似文献   

13.
在审判实践里,合议庭对于认罪态度不同的被告进行评议时,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认为被告坦白认罪好,提出以此作为量刑时从轻考虑的理由;有的人认为被告拒不认罪,提出以此作为量刑时从重考虑的因素。在旁听群众中,这种反映亦不少,他们希望法庭在量刑时把被告人的认罪态度充分考虑进去,说:“总得有个区别呀!”但是,有些同志的意见却与此相反,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不是量刑  相似文献   

14.
收养弃婴已八年,父女情深难离分;收养关系不确立,想上户口是难题。北京47岁的老刘7年前收养了一个弃婴,由于村委会拒绝出具相关证明,没能与孩子确定合法的收养关系,孩子一直没能落上户口。为此,老刘四处奔走,最后将村委会告上法庭。近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老刘收养弃婴遇难题审判员:现在开庭,原告刘振山与被告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大红门村村民委员会其他特殊侵权一案,今天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本案由审判员邢丽华独任审判,书记员李立新担任法庭记录。被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今天缺席审理,下面进行法庭…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多起货款纠纷案件的审理和判决的研究发现,不少送货方(一般是原告)因为收货方(一般是被告)否认“送货单”的真实性而被判决败诉。这类案件的主要特点是:原告向法庭提交有被告员工签名确认的送货单而主张被告给付货款,被告则以签名人不是被告的员工进行抗辩,这时法官就会要求原告举证证明签名人是被告的员工。有的原告通过代理律师,运用各种诉讼技巧,幸运地找到能证明签名人是被告员工的证据;有的原告虽心力交瘁,却一筹莫展,诉讼的结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如果在民事审判实践中,只抽象地恪守“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静态地考虑举…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这是一起特殊的离婚纠纷案件,因为原告吕女士瘫痪在床、行走不便到庭困难,在征得了被告湛某的同意后,承办法官决定依法将法庭设在原告吕某的住处。7月23日上午重庆市垫江县人民法院坪山法庭法官一行来到了原告吕某的家中,躺在床上原告吕某招手向法官问好:"法官同志,给你们添麻烦了。"经过庭审办案法官了解到双方都系二婚,婚前基础较差,婚后生活分多聚少,也没有生育小孩,夫妻感情确已难以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现象时有发生。以我院经济巡回庭为例,1995年经开庭审理作出判决的23件案件中,此类情况有5件.占21.3%。1996年经开庭审理作出判决的22件案件中,此类情况有9件,占40.9%。从统计的数据看,缺席判决越来越成为法院在经济、民事审判活动中所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在经、民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适用缺席判决应该注意以下问题:一、缺席判决的适用范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30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  相似文献   

18.
问: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开庭审理原告二四六厂诉被告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购销合同货款纠纷案时,环保部委托代理人拒不到庭的行为,为什么说是错误的? 答:我国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它代表国家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处理民事案件,解决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相互之间  相似文献   

19.
正2013年11月21日,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普通行政案件,被告平谷区政府代区长姜帆出庭应诉,平谷区15家行政机关"一把手"和部分行政许可窗口单位负责人到庭旁听。平谷区东高村镇普贤屯村民何某某、李某某因不服区政府向董某某颁发的水域滩涂养殖使用证,将平谷区政府起诉至该法院,该法院受理此案后,向被告平谷区政府发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提示函。庭上,在审判长的主持下,各方当事人均充分发表了诉讼意见,庭审过程严谨、有序,代区长姜帆积极参加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并在最后陈述中表示:被告在颁发被诉许可证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片面追求“一步到庭”,缺乏必要的庭前准备 “一步到庭”这种庭审方式又叫直接开庭,即在开庭前,法官只有原告的起诉状和被告的答辩状,其他证据一概由当事人在法庭上提出。在庭前不同当事人及代理人接触,不进行任何庭前调查,询问取证。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法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提高审判工作的公开性、民主性和高效性。实质上,片面追求“一步到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