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兵”、“质量建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遵循的建军原则。在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多次出现因形势与任务需要而进行精简兵员的活动。然而,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进行的百万大裁军,却是历史空前的大行动。邓小平充满信心地指出:“再减100万,一是必要,二是没有风险。好处多得很。”1984年11月1日,当人们仍旧为一个月前国庆阅兵那盛大的壮观场面而心潮澎湃的时候,中央军委座谈会在首都京西宾馆会议厅召开。会上,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发表了近90分钟的讲话,表达了一个惊人的战略决心:在军队几次整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赤男 《党史博览》2003,(3):11-1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海内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质量建军的话题颇多,而所谓“质量建军”,又与我军进入新世纪前夕的几次大裁军不无关系;而说到大裁军,又不能不提起当时亲历这一事件的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何正文将军。作为知情人,何老在他谢世之前的一段回忆,将有助于我们去认识中国裁军、中国军队建设和中国裁军与世界和平的战略含义。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主题发生重大转变,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潮流的情况下,裁军,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强烈呼声,也是当今世界政治、军事舞台上的一个热点问题。邓小平同志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以及伟大的国际政治战略家,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  相似文献   

4.
姚远 《世纪风采》2008,(6):19-22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多次出现因形势与任务需要而进行精简兵员的活动。然而,上世纪80年代中期邓小平领导下进行的百万大裁军,却是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行动,在我国甚至国际建军史上都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军界改革大手笔,无疑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在某种层面上的一个鲜明缩影、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5.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针对目前我军存在治军“松”和“软”的问题,习近平指出:“必须优化规模结构,把军队搞得更加精干、编成更加科学。要重点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限期把老旧装备数量压下来.为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  相似文献   

6.
兵贵精不贵多,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道理。然而下决心把军队的人数真正减下来,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三代领导集体,从当时的国情、军情出发,高瞻远瞩,对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精简整编,减额幅度超过了任何一个国家。每次大裁军,人民解放军都要经历一次剧烈的阵痛。但是,每次阵痛之后,它都会获得一次更加富有活力与朝气的新生!华日初升,百废待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适时应变,先后三次百万大裁军。1949年10月1日,随着天安门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度如一轮初升的旭日,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然而新生的中国却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当时,尽管国内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胜利,但国民党数百万残兵败将仍盘据着西南、华南的某些省份和台湾等一些岛屿,依靠尚存的白崇禧、胡宗南两大集团部队,进行着垂死挣扎;西藏还处在封建领主的统治之下。解放区仍潜  相似文献   

7.
学术大“裁军”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学界近年来重视学术规范了,有倡导,有宣言,有行动--若干学术规范文本已出台。但我却认为,这些努力基本属无用功,只能起某种表面的修饰作用,遏制一下学术腐败蔓延的势头,却不能解决学术研究本质上失范的问题。什么叫“本质上失范”?就是众多所谓研究毫无创意,没有任何学术价值。这样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如肚里空空的“水葫芦”一样,蔓延并占领了几乎所有的学术阵地。一些制作精良合“规范”的学术成果,抛去引用、借用、偷用文献外,就根本找不到作者自己的创新理论观点。这里强调“理论观点”是有所指的。由于缺少基本学术素养,眼下人们往往…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保家卫国、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因此,当代中国必须保持一定数额的军队。但“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如果军队数量过于庞大、机构臃肿,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包袱,就不仅会妨碍军队自身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也将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超凡的智慧和魄力,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作出了一以贯之又各具特色的裁军决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前十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边作战,一边精简整编。军队数量由最高时的600余万减至200余万,初步建立了科学合理的编制体制,军队的质量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0.
正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全党工作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事业的发展也服从这一要求。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确定了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则,根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科学分析当时的国际战略格局,对当代战争的主要根源、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发展前景做出了新判  相似文献   

11.
1949年3月5日,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中央机关职工食堂里,正面几张长桌,桌上铺着白桌布.桌后的靠背椅,摆得整整齐齐.正面墙上并排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画像,两侧分别有鲜红的党旗.会场不算宽敞,却布置得整洁、朴素、庄严,这就是中共在夺取全国胜利、创建新中国前召开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的会场.邓小平参加了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他是在2月26日和陈毅等在徐州会合,一同前往西柏坡的.  相似文献   

12.
13.
~~建国后人民解放军的十次大裁军@刘炳峰  相似文献   

14.
1985年,邓小平审时度势,针对军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胆地做出了裁军一百万的决策,为我军进入新军事变革时期进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走上了质量建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1985年,邓小平审时度势,针对军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大胆地做出了裁军一百万的决策,为我军进入新军事变革时期进行现代化建设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真正走上了质量建军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50年代初,中国西南边陲匪患猖獗,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干扰。当时主政西南的邓小平,运用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强有力的军事打击,历时两年,终于灭除悍匪,稳定西南,显示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领袖风范。  相似文献   

17.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全国各条战线努力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但由于“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由于“文化大革命”和长期“左”倾错误造成的影响,拨乱反正的开展遇到了严重的阻碍。这种状况越来越引起党内外多数人的不满。人们开始感到,要彻底澄清思想混乱,不能不首先解决判定历史是非的标准问题以及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一生虽三落三起,但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信念始终不渝。粉碎"四人帮"以后,是他首先掀起了向"两个凡是"的挑战,引发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在大讨论面对高层压力的关键时刻,是他首先发声,旗帜鲜明地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扭转了思想解放的不利局面;东北谈话,他四处点火,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助力鼓劲,形成燎原之火,使"凡是"派最终败下阵来,为改革开放扫清了思想障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住房发展观,是邓小平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邓小平住房发展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更加完整。认真学习把握邓小平住房发展观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小康居住目标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住房发展观的出发点——住房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大西南李德义,张秋云邓小平自1949年11月至1952年7月担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西南军区政治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财经委员会主任等职。他与刘伯承、贺龙领导第二野战军和第一野战军第十八兵团等部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