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押回北京,后又被关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九年。自文化大革命以来,四人帮肆意制造文艺黑线专政论,对30年代左翼文艺业绩和新  相似文献   

2.
1930年元旦,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以祝贺元旦的方式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林彪发出“井冈山红旗究竟  相似文献   

3.
康生属于混入党内的奸邪之辈,他窃据了高位,屡次胡作非为,这就有了《毛泽东对康生错误的几次批评》。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伟人毛泽东曾对林彪进行过四次严肃的批评。这些批评都使林彪避免了大错误,对当时作为政治要员的林彪本人,甚至对党和军队的建设乃至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都起过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今天重温中共历史上这些“精彩华章”,反思其中的深刻内涵,对于各级领导者,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从毛泽东“一批”林彪,看领导者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古田会议”以后不久,1930年元旦,时任红军第一纵队司令员的林彪,给毛泽东写了一封元旦贺信。在信中,林彪提出了“井冈山红旗究竟能打多久”的问题。毛泽东觉得林彪对时…  相似文献   

5.
1966年12月1日,在“打响揭批周扬的战役”的口号声中,周扬被从天津押回北京。紧接着,批斗“阎王”周扬的一系列会议召开。上世纪30年代的“国防文学”问题,被“革命群众”认定是周扬最严重的“罪行”之一。在多次批判揪斗后,周扬被关进北京卫戍区,后又被投进秦城监狱,一晃便是9年。  相似文献   

6.
田姝 《红岩春秋》2023,(12):12-19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幸福和新中国建设殚精竭虑,曾先后两次亲临重庆,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爱才用才的故事广为流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对作家姚雪垠进行了两次保护,使他顺利地完成了脍炙人口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写作。 1966年7月中旬的某一日,毛泽东亲自主持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看见王任重列席,便将他叫到身边,指示说:“姚雪垠的《李自成》分上下两册。上册我已经看了,写的不错。你赶快通知武汉市,对他加以保护,让他写完。”第二天早晨,王任重即打电话向武汉市委第一书记宋侃夫传达毛泽东指示。这一指示既挽救了《李自成》,也保护了姚雪垠的生命。 当工作队进点的时候,武汉市委根据王任重传达的“最高指示”,对工作队作了特别指  相似文献   

8.
1917年和1921年,毛泽东曾两次到过湖南沅江。1917年,在长沙第一师范就读的毛泽东约好在楚怡中学任教的萧子升利用暑假搞一次旅游,意在"稍为变动空气,锻炼筋骨"。这次旅行,毛泽东和萧子升出发时身上不仅没带一  相似文献   

9.
王全有 《党史纵横》2013,(11):15-18
毛泽东一生曾两次到辽宁视察。第一次是1950年3月1日,毛泽东率中国党政代表访苏归来途经沈阳,视察了沈阳橡胶一厂和中国医科大学;第二次是1958年2月12日至13日,  相似文献   

10.
一、毛泽东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元勋和集大成者要认识毛泽东在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中的作用,就要认清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内容。所谓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就是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正确认识中国国情,因而能够顺利地解决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两次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认识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他认为社会主义只能是计划经济,商品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因而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他强调经济要由国家控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计划对经济的控制进一步加强,毛泽东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认识到了权利过分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后来“大跃进”挫折的教训,使他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还需要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他进行了两次大胆探索。  相似文献   

12.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0周年之际,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了《毛泽东文艺论集》,首次发表了毛泽东1939年11月7日致周扬的一封信。毛泽东在信中说,周扬同志:文章看了,写得很好,必有大影响。某些小的地方,我认为不大妥当的,已率直批在纸上。其中关于“老中国”一点,我觉得有把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混同,把现代中国的旧因素与新因素混同之嫌,值得再加考虑一番。现在不宜于一般地说都市是新的而农村是旧的,同一农民亦不宜说只有某一方面。就经济因素说,农村比都市为旧,就政治因素说,就反过来了,就文…  相似文献   

13.
关于周扬,我曾经写过好几篇文章,有的文章属回忆性质,有的文章带研究性质。我想,研究周扬在三十年代的事情,最好把那个时期党内的情况弄得更清楚些。这也许是我的研究同其他人写周扬的文章不完全相同的地方。这篇文章我就想从党史的角度谈有关周扬的两个问题。   一个是上海文委的问题。我知道上海文委有两个时期,前一个是以阳翰笙为书记,田汉、杜国庠、夏衍、周扬为委员的文委;后一个是阳、田、杜被捕后,以周扬为书记,夏衍、章汉夫、钱亦石、吴敏为委员的文委。两个文委的差别前者是有临时中央和江苏省委作为上级机关、受他们…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6,(10)
毛泽东批评浮夸风谢静宜在刊载于《传记文学》的《毛主席在外地视察的日子》一文中写道:据我所知,毛主席对一度出现的虚报粮食产量的浮夸风很不满。比如他对当时天津郊区一块实验田的看法。一次我问主席:"参观天津实验田我没去,听说小孩子上去掉不下来,鸡蛋在稻穗上...  相似文献   

15.
胡宏是四川重庆人,1935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胡宏脱离富商官宦家庭,从上海奔赴延安。1938年,胡宏在陕北吴安堡青年集训班时参加革命工作,是个标准的三八式干部。建国后,胡宏曾任中共江宁县委第一任书记、徐州地委书记、扬州地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顾委主任等职,2007年2月17日在福州病逝后魂归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他想通过“大跃进”走出一条在中国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道路,通过人民公社探索一种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形式。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毛泽东一察觉到运动出现偏差,率先提出并带头纠正,以求运动健康发展。1958年11月2日至10日,1959年2月27日至3月5日,毛泽东在河南召开两次“郑州会议”,即是他发现并开始着手纠正错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批评吃喝风1950年2月28日,毛泽东访苏归来到达沈阳。在毛泽东休息时,叶子龙让卫士李家骥看一下饭准备的情况。服务员对李家骥说:"都是东北特产,不用看,差不了。"李走进食堂一看,果然如此,非常丰盛,比北京政协开会还好!李想,这么干要坏事.非挨批...  相似文献   

18.
蒙哥马利,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在北非战区同德国军队作战,在阿拉曼战役后,打败了号称“沙漠之狐”的德军元帅隆美尔。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的战役,1944年,统帅盟军有关部队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所部发起诺曼底登陆战役,并取得胜利。后晋升英国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英军总参谋长。1948—1951年任西欧联盟主席。1951—1958年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军队副司令。蒙哥马利退休后曾几次受到毛泽东接见,留下了许多…  相似文献   

19.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在辽宁省抚顺市因公殉职。当年,《辽宁日报》刊发了介绍雷锋事迹的长篇通讯《永生的战士》,并选登了一些雷锋日记及相关文章。翌年2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了长篇通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同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及雷锋日记摘抄。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大师。他在调整上下级之间关系时,反对那种无原则的调和主义,主张正确运用批评这一思想武器。他在运用批评这一思想武器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