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剧表演大师.解放前他是誉满京华的"四大名旦"之首,特别是全国解放以后,梅兰芳的艺术成就与他在国际国内的影响,都是任何当代艺术家所无法比拟的.特别是梅兰芳在日伪统治时期为了不给日本侵略者和汉奸登台唱戏,他长期隐居在上海,蓄胡明志,百般回避日本人对他施展的金钱利禄的诱惑,宁死不肯为日伪演的高尚戏德时至今天仍让人们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2.
顾育豹 《党史纵览》2002,(11):44-45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隐居于沦陷区上海,蓄须明志,断然摒绝在日军铁蹄下登台演出,以此与日伪残暴邪恶的势力抗争.其坚贞不屈的凛然民族气节,为世人所敬仰.  相似文献   

3.
1943年3月,日伪对江苏南通发动第一期"清乡"。日伪开始"清乡"后,汉奸、特务的活动很猖狂,对我们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我们在各地普遍开展了锄奸斗争。 日伪鼓吹"以特工治天下",在南通城和各区设立了特工机构,专门从事侦察、暗杀、逮捕、策动  相似文献   

4.
钱霞  刘喜杰 《世纪桥》2010,(12):31-32
<正>1988年6月11日,汤原县文物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在县城东门外发现一块长105.7厘米、宽35厘米、厚10厘米花岗岩石碑,经鉴定是日伪"忠灵塔"残碑(在日伪统治时期,汤原县城东门外铁道西侧的土丘上有一座日伪"忠灵塔",1945年8月被苏联红军炸毁)。"忠灵塔"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实行思想麻醉和精神奴役的工具,是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服务的,它带有浓厚的奴化色彩,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直接罪证。  相似文献   

5.
抗战爆发后,敌后华中地区经过我游击战争和敌顽我三方斗争的结果,出现了三种政权并存的局面:即抗日根据地的民主政权,国民党统治区的顽政权,日伪占领区的伪政权。此外,在边缘地区存在着既接受日伪顽委任、又接受我方委任的“两面”(亦称“两面派”)政权。两面政权分为三种类型:(一)为敌人服务对我应付的反革命两面政权;(二)两边都应付的两面政权;(三)为我服务而应付敌人的革命的两面政权。我党的方针是打击反革命  相似文献   

6.
《湘潮》2016,(6)
正梅兰芳迎接共产党解放上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清晨,梅兰芳走在上海建国东路上,见许多解放军战士露宿街头,解放军纪律严明的情景让他感慨万千,回家后他对家人说:"共产党的军队确实解放了上海,纪律好极了。"31日,一场欢迎和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的义演在上海南京大戏院举行,承担此次演出的主要是梅兰芳剧团。第一天演出结束  相似文献   

7.
抗联密营     
娄晶 《新长征》2011,(7):18-18
1936年10月至1937年3月,日伪派重兵对柳河、金川、辉南、潆江(今靖宇)、临江、通化、辑安(今集安)、长白、抚松等东边道北部9县,安图、桦甸县南部及磐石县东部进行了长达半年之久的“东边道独立大讨伐”。  相似文献   

8.
1943年7月,皖江抗日根据地已巩固地扎根在长江中游的皖中大江两岸,日伪虽数次集中兵力"扫荡",均以失败告终.国民党顽固派中安徽桂系,执行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不断纠集兵力向新四军第七师所属各部挑衅进犯,他们和日伪由暗中勾结到公开合兵,企图消灭新四军第七师,摧毁这块浴血奋战数年建立起来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9.
<正>1984年因工致残后,他被分配到"万人坑"工作,一干就是30年。他以馆为家,修水池,建尸骨房,为尸骨注射防腐剂……用一个共产党员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的深刻含义。去年8月,他荣获了"辽宁好人·最美人物"称号。他叫刘鹏远,现任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又名北票台吉"万人坑")馆长。用青春守护沉重的历史遗产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是一处见证了屈辱和欺凌、写满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所述是继"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活人细菌试验"等罪行后,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又一大令人发指的罪行。此事发生在日伪统治时期的滨江省阿城县。  相似文献   

11.
李军 《党史文汇》2005,(9):38-41
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 1894- 1961)不仅在戏曲舞台上塑造了无数个体现我们民族美德的英雄形象,而且在人生的舞台上,又以我们民族的美德塑造了自己的形象.当年,<自由西报>的记者曾说,梅兰芳"一直实行着个人的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蛰居香港、上海,留起唇髭,息歌罢舞,隐居斗室,作画自慰,仅靠典当和卖画为生,全家过着清贫艰难的生活.对于梅兰芳"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民族气节,人们给予了无限的崇敬和景仰.  相似文献   

12.
两淮门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要求人民抗日武装向附近的日伪军发出通牒,命令他们向我军缴械投降。新四军华中军区坚决执行朱总司令的命令,派部队受降,对拒绝投降的日伪武装,坚决予以消灭。到1945年12月,华中地区大部收复。只有解放区南面的高邮城,仍然被日伪军占据着。  相似文献   

13.
《世纪桥》2016,(1)
苏南抗日根据地是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在华中最早开辟的根据地,包括江苏省长江以南地区和浙江、安徽的一部分。沪宁杭沦陷后,苏南成为日伪统治地区的心脏地带,也是汪伪政权的核心区域。苏南抗日根据地在与日伪顽的斗争中,为贯彻党中央"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关键性的作用。因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地位和价值,对现有成果进行梳理,对研究苏南抗日根据地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冯煊 《世纪桥》2010,(20):16-18
<正>北满抗联部队的西征,是东北抗战史上一次艰苦的战略转移,它对粉碎日伪当局对抗日联军大规模的"围剿"和"讨伐"、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具有十  相似文献   

15.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的野心日益膨胀。根据形势的变化,中共中央情报机关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日伪方面。党组织经过精挑细选,委派袁殊打入日伪阵营。在党的领导下,袁殊凭借出色才智与敌巧妙周旋,在日伪心脏开展了一场有声有色的情报战。  相似文献   

16.
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汇聚了黎明、章子怡、孙红雷、陈红、安藤政信等巨星,剧情被分成了"死别"、"生离"、"聚散"三部分.  相似文献   

17.
冯梅  刘莉 《党史文苑》2003,(2):32-37
中国京剧旦角第一派——“梅派”的鼻祖梅兰芳,是闻名中外的表演艺术大师,在他50多年的舞台生涯中,共排演400多出京戏,塑造了许多剧目角色,为繁荣发展祖国的京剧艺术创造了惊人的奇迹。他还将国粹带出国门、冲向亚洲、征服欧美,使之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赢得举国欢腾。他蓄须八年,隐居上  相似文献   

18.
艰苦卓绝 鱼水情深 一、一件皮大衣 日军按"三年治安肃正计划",从 1936年4月开始,对抗联进行"肃正"、 "讨伐"。1939年5月,日伪当局按"东边 道治安肃正计划",成立了以日本关东军 第六六九部队长野昌德少将为司令官的  相似文献   

19.
梅兰芳是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大师,鲁迅则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据查证,鲁迅与梅兰芳生前并未有过深的接触与交往。20世纪50年代在纪念鲁迅的活动中,作为全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而且很少出席,即便是勉强来了,往往不是迟到就是早退。梅兰芳对鲁迅反感,皆缘于鲁迅生前对京剧及梅兰芳个人不留情面的批评、挖苦和讽刺。  相似文献   

20.
霞飞 《党史博采》2008,(5):48-53
了解"文化大革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文革"初期,红卫兵有过"天派"和"地派"。两派曾经打得不可开交。但是,这两派的首领,都被称为红卫兵领袖。"天派"领袖是韩爱晶,而"地派"的领袖,就是王大宾。王大宾在"文革"初期也曾呼风唤雨,横行一时。但他在"文革"前并不坏。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历史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