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安乐死与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安乐死与立法欧阳涛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国外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在荷兰、澳大利亚出现两个安乐死立法。在我国,安乐死也已日益引人注目,并开展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黄璧坚 《法制与社会》2011,(21):284-285
安乐死一直是一个法律上争议不断的难题,使得为之立法困难重重,涉及道义、利益、生命保护等多方面的选择。我国司法实践一般都是将实施安乐死的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但也因此引来很多争论。在此将安乐死与故意杀人罪进行多方面比较,对于安乐死在司法实践中以及在以后的立法中不能一概而论地规定为故意杀人。我国应加快对安乐死的立法进程,更加确实有效地保障公民人权。  相似文献   

3.
热词     
《检察纵横》2012,(4):56-56
安乐死外卖 “安乐死外卖”是指荷兰的移动医疗小组为那些提出申请符合安乐死条件的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协助他们在家里结束生命的一项举措。这项全新的服务从2012年3月1日开始实施,一共有6个负责提供安乐死的移动医疗小组提供上门服务,每个小组配有一名训练有素的医生和一名护士。荷兰于2002年4月宣布安乐死合法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安乐死合法的国家,每年约有3100人接受安乐死。  相似文献   

4.
安乐死,已被多数人所接受,并成为人们追求个人自由和生命价值的选择。安乐死合法化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要求,而安乐死立法则更体现了刑法现代文明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国外安乐死立法人手,分析其合法化,并对我国安乐死立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5.
安乐死的现状与立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乐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在外国争论不休几十年,才出现了世界上两个安乐死立法,即荷兰和澳大利亚两个国家。在我国也日益引人注目,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是,由于安乐死涉及伦理学、医学、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牵连医生、病人、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关系,亟需深入探讨,使安乐死中的诸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以推动安乐死的合法化进一步发展。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尊严地死,又称安死术。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安乐死既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又有主动与被动之别。广义的安乐死,指对于一些出生时即为重残、痴呆…  相似文献   

6.
安乐死──终结生命权之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乐死,这一终结生命权之争的话题,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人类社会争论不休。由于它涉及的问题很多,安乐死是否道义,是否合符伦理道德,它与故意谋杀之间的界限如何界定?对于安乐死,世界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根本不同的法制观。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从我国国情出发,如何评价安乐死及其社会功能,应不应当由立法加以认可?对此,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加以探讨。一、安乐死的概念及其争议安乐死一词源于希腊文Euthanasia,原意为无痛苦死亡,尊严死亡,中文译为安乐死。换言之,安乐死亦称安死术,是指当一个面临死亡并挣扎在难以忍…  相似文献   

7.
马子淇 《法制与社会》2013,(32):280-282
安乐死问题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涉及法学、医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从1986年我国出现“安乐死”首例后,对于安乐死合法化问题就一直在争论。本文通过“李燕事件”首先分析了我国安乐死现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安乐死合法化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我国安乐死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汪哲民 《法制与社会》2010,(13):251-252
安乐死从诞生之时起就充满了争议,它是一个涉及医学、法学,伦理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学科的复杂问题,尤其是对其是否应合法化的问题争论非常激烈。本丈从安乐死的由来及历史的变迁出发,论述了安乐死自古到今,从世界到我国的历史发展及发展现状;以便于更准确地进行安乐死在法律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博弈;最后,文中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传统价值观出发,得出立法探究。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与法律问题。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欧洲国家安乐死合法化运动的推动,公众要求在我国承认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我国对待安乐死合法化仍是采取审慎的态度,而且安乐死合法化在我国开展确实存在着诸多困难。在我国现有法律规定范围内,安乐死在我国不仅没有合法化,而且由于它在形式上符合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出现了实施安乐死涉嫌故意杀人罪的状况。这都是我国盲目以犯罪构成四要件理论套用安乐死造成的。因此,要通过着重在刑法理论上论证安乐死非犯罪化的同时,提出一些适合我国安乐死合法化实行的制度构想,以推动安乐死合法化在我国的进程。相信在大家不懈的努力下,安乐死合法化最终一定会在我国得到宽容与认可。  相似文献   

10.
卓晓平 《法制与社会》2013,(24):258-259
死亡的方式成千上万,安乐死便是其中之一。如今,安乐死的争论一直困扰着国内外的许多领域,例如医学界,论理界,法学界等等。对于安乐死的研究有助于人类在以上领域内有新的突破,达到更高水平。本文拟从安乐死的概念和起源出发,结合国内外对安乐死的研究、立法深入分析安乐死的内涵,剔除人们的错误认识,探讨安乐死在我国的可行性,了解安乐死在我国的立法意义及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我国安乐死立法的几点思考冯秀云安乐死是一种文明的死亡状态,人类对它的认识和追求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本世纪3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国家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现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有的国家已经或正为安乐死立法。我国对该问题的讨论始于80年代初,现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安乐死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作了简要梳理,虽然国内外为安乐死立法的呼声很高,但为安乐死立法的国家却屈指可数。本文通过我国与荷兰社会保障、医生职业道德、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我国当下尚不具备安乐死立法的条件,现代意义的安乐死在我国也并不具有普遍的社会需求,当社会文明、人道、法治、医疗、福利水平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准的时候,安乐死就有其合法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冯泽华 《法制与社会》2012,(12):252-254
本文以实现中国安乐死合法化过程中的困境与突破为主线,分别从我国的国情、传统道德.安乐死的本质与法律、人权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安乐死在我国的合理化与合法化依据.目前,只有通过严格的立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和保障安乐死制度,发挥安乐死应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乐死合法化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乐死是当今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是存在争议最多、认识分歧最大的领域。本文围绕这个问题,从安乐死的概念、分类及其法律实践入手,提出安乐死的两种立法纷争,分析我国目前安乐死合法化的必要性,对安乐死的立法构想提出了一些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5.
对安乐死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安乐死"一词出现以来,伴随它的争议也不断激烈化,安乐死究竟该不该立法,也是众人争议的焦点所在。本文从安乐死的定义、我国的安乐死立法的争议及合理性,实施安乐死的条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姚澜 《行政与法》2005,(9):66-67,69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类的死亡观越来越成熟。于是,安乐死这一观念也逐渐为人们所得知、理解与支持。面对我国安乐死呼声的日渐高涨,面对安乐死在实施中的混乱和滥用以及法律执行举步维艰的现实,本文呼吁应尽早立法,加快安乐死合法化进程,用法律来规范我国的安乐死实践,以加大对生命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7.
安乐死作为一个涉及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复杂的社会问题备受争议。同时安乐死问题一直被司法界和法学理论界争议不休。而在当今世界,人权受到空前的尊重,生命权作为人类最基奉、最重要的人权,理所当然受到重视。生命权与安乐死的关系的调和成为安乐死合法化的关键。本文从生命权角度分析和探讨了安乐死问题,并且论证了安乐死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8.
安乐死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到底安乐死应不应该在我国得到法律上的承认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安乐死在我国尚不具备条件。  相似文献   

19.
安乐死反映了理智与情感之间、积极的人生观与消极的人生观之间、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对抗和矛盾,是文明发展向人类提出的难题。本文介绍了安乐死的历史和类型,并从国际、国内安乐死的立法现状,探讨了安乐死合法化的民法依据,通过对安乐死本质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论证,提出了我国安乐死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20.
目前关于安乐死是否应该合法化,如何保证安乐死的正确适用的问题有很大的争论。我国还没有出台有关安乐死的法律,而安乐死却已在中国大地以半公开或隐蔽的形式悄悄地施行,但司法实践中对于安乐死案件是否定罪和量刑等方面没有统一的依据可循。笔者认为安乐死没有社会危害性,并且尊重了病人选择死亡的权利,它已经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所以有必要对安乐死进行有条件的合法化,建议从限制适用安乐死的对象、动机、程序等方面保证安乐死的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