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从1938年6月到1939年11月,白求恩在聂荣臻领导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以对工作极端负责的态度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赢得了根据地军民的尊敬与爱戴,这期间,白求恩与聂荣臻也结下了特殊的战斗情谊。1938年春,毛泽东在延安与要求进入晋察冀边区的白求恩交谈  相似文献   

2.
今年11月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逝世56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当年和白求恩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相见的情景无时无刻不闪现在我的眼前。 我是抗日战争初期,即1937年12月到1939年9月,在平山县洪子店区任区长,继而到并获联合县任县长的。1938年10月22日,在洪子店区政府所在地,我曾亲自参与了对白求恩同志的迎送、接待、陪同、座谈等活动。现在回忆起来,仍如历历在目。 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于1938年6月,从延安出发,东渡黄河,到达晋察冀军区所在地五台县,当晚,聂荣臻司令员接见了他,并聘请他担任军区的卫生顾问,在他的建议下,在五台县松岩口村建立  相似文献   

3.
正白求恩模范病室建于1938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松岩口村。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胸外科医生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救治中国的抗日受伤将士。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从延安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金岗库村,被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聘请为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白求恩赶到军区后方医院驻地松岩口村,由于后方医院医药和器械严重缺乏,医护人员技术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4.
杨烨 《党史博采》2004,(2):48-49
提起诺尔曼·白求恩,在全国家喻户晓。他为中国的民族独立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献出了宝贵生命,为世人所称颂。然而,他在河北曲阳县一带生活、工作、战斗的情形,却鲜为人知。 1938年6月,白求恩抵达晋察冀边区后,受到边区政府和聂荣臻司令员的热烈欢迎,并被聘为晋察冀军区卫生部顾问。 在农民院里搭起帐篷“宿营” 同年秋天,侵华日军开始对晋察冀边区进行疯狂“扫荡”。当时,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江津市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的馆厅里,陈列着一床羽绒被。这床羽绒被是白求恩同志临终前赠送给聂荣臻的遗物。它一直陪伴着聂荣臻度过了艰苦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全国解放。这床羽绒被凝结着聂荣臻与白求恩的浓浓深情。1938年,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白求恩风尘仆仆地来到延安,毛泽东亲切地接见了他。毛泽东说:“中国有一部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讲传》,《水讲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前有鲁智深,后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毛泽东的这番话使白求恩一踏上中国的土地,就对聂荣臻留下了…  相似文献   

6.
唐越 《党史文汇》2014,(5):F0002-F0002
正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旧址位于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专家诺尔曼·白求恩,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指示,带领医疗组来中国支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1938年3月底到达延安。6月17日由崞县(今原平市崞阳镇)到达五台县金岗库村,受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之聘,担任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6月19日到五台县松岩口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经过整顿建设,将后方医院改建成模范医院。9月下旬,日军2.3万余人分10路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进攻,军区组织医疗队分散转移到各地。应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三五九旅王震旅长的邀请,白求恩率医疗队于11月9日到达晋察冀军区后方医院一所杨庄村,开  相似文献   

7.
聂帅初心     
<正>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锤炼出了战功卓著、闻名世界的十大元帅。聂荣臻是其中一位。2019年是聂荣臻元帅诞辰120周年。这位从重庆江津走出来的一代元戎,在70年的革命生涯中,用生命的汁液写下了灿烂的篇章。尤其是在抗日烽火中,他领导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模范根据地";在解放战争的硝烟里,他指挥了扭转乾坤  相似文献   

8.
1938年4月,加拿大著名的胸外科专家、共产党员诺尔曼·白求恩大夫,在延安受到毛泽东接见后,由八路军护送,东渡黄河,穿越同蒲铁路日军封锁线,路经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五台来到了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五台县金岗库村,受到了聂荣臻司令员的热烈欢迎.白求恩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连声说:“您好!您好!”并十分高兴地告诉聂司令员,他离开延安的时候,毛泽东主席专门找他谈了话,说:“中国的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的著作《纪念白求恩》,使白求恩的事迹传遍中华大地。白求恩的崇高精神,已超越医务界,鼓舞了众多优秀的中华儿女。本文从几个方面讲述抗战时期白求恩在晋察冀边区的艰苦生活。拒绝生活津贴1938年6月17日,白求恩率医疗队历时2个月,到达敌后抗日根据地山西省五台县金岗库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驻地。为了欢迎医疗队,  相似文献   

10.
苏泊 《党史博览》2006,(6):15-17
亨利·诺尔曼·白求恩(1890~1939),是加拿大共产党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890年3月3日,白求恩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州北部小镇雷文斯特,多伦多大学医科毕业。1936年,曾率医疗队为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服务。1938年1月,白求恩受加拿大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加、美援华医疗队来到中国。4月底,到达延安,受到毛泽东的接见。5月1日,白求恩前往晋察冀边区。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白求恩以高度的国际主义精神,对八路军进行医疗救护工作。在一次为伤病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伤的手指被细菌侵入而感染恶化,终因医治无效,于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  相似文献   

11.
1979年是加拿大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1890—1939)逝世40周年,北京人民出版社在那年特地出版了《纪念白求恩》大型纪念刊。这本书内容很丰富,收集选印了白求恩本人的一部分写作,和有关的图片,读了使人倍加钦佩白求恩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热诚和他的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这本纪念册内载有一张贺龙和白求恩、布朗的  相似文献   

12.
回忆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杨成武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也正是白求恩诞辰105周年暨来华57周年,我的思绪不禁回到了和白求恩交往的岁月,那时他是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在晋察冀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八路军伤病员服务,以高超的医术救死扶伤,...  相似文献   

13.
1939年11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在河北唐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年正是这位国际友人牺牲60周年,人们不禁要问,白求恩,一个加拿大人,为什么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呢?  相似文献   

14.
1939年11月,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大夫,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在河北唐县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今年正值这位国际友人牺牲60周年,人们不禁要问,白求恩,一个加拿大人,为什么要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参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呢? 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诞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雪文赫斯特镇的一个牧师家庭。祖父是一位著名的外科医生,受家庭熏陶,  相似文献   

15.
1938年6月,正当抗日的烽火在华北大地上熊熊燃烧时,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诺尔曼·自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聂荣臻司令员亲切地接见了他。对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支援中国的抗日战争,表示热烈欢迎并代表八路军和边区人民向他致谢。他说:“这里环境艰苦,缺医少药,医务人员特别是外科大夫很  相似文献   

16.
<正>江一真在白求恩卫生学校迎来印度大夫柯棣华等人白求恩牺牲不久,又有两位国际友人来到了白求恩卫生学校。他们就是印度援华医疗队的柯棣华和巴苏华。1938年,印度国大党领袖尼赫鲁应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请求,决定派一支小型医疗队到中国,以示印度人民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此举得到印度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响应。这年9月17日,由5位医生组成的印度援华  相似文献   

17.
诺尔曼·白求恩,为支援中国抗日战争已光荣殉职55周年,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曾经激励了几代中国人,直至今天,依然光彩照人。“那是我能够最有用的地方” 1890年3月,白求恩生于加拿大的格雷文赫斯特城。  相似文献   

18.
<正>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开创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也是当时各敌后根据地建设的模范。1938年10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在致聂荣臻等人的慰问电中称:你们"已经创造晋察冀边区成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晋察冀边区成为模范区,离不开聂荣臻的巨大功劳。聂荣臻在晋察冀边区几乎踏遍了北岳区的山山水水。有一段时间,军区领导机关驻在唐县和家庄,中央分局在阜平易家庄,聂荣臻  相似文献   

19.
殊途同归     
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国人民奋起抗战。可是就在这时候,漳州却发生了“抗日有罪,抗日该杀”的惨痛事件。1 1938年6月5日晚上12点多,漳州街上已经戒严,北桥柯衙内的柯鸾声一家已将休息。突然,呼呼的打门声、吆喝声、喊叫声响成一片。柯家的厅刚刚启开一条缝,一下子就冲进来了十几个人,这些人都穿便衣,但人人荷枪实弹,气势汹汹。柯鸾声认得带队  相似文献   

20.
<正>"抗日战争时期,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这段历史,在我一生的经历中,是比较重要的一段。它留在我记忆里的印象,是很深刻的。"许多年以后,聂荣臻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中最光辉的篇章之一。1938年,聂荣臻带领部队在五台山区创建了第一个敌后根据地,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这一时期,聂荣臻留下了三幅极具代表性的手迹,展现了那段烽火岁月的苦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