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筷子的比喻     
郭海滨 《人民公安》2008,(17):60-60
我们一家3口坐在一起吃饭。女儿突然来了一句“你们两个倒好.西安去了,九寨淘去了。我爸连北京、犬连都去过了,而我,哼,才去过武都!”女儿那时8岁多点。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她这个年龄.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丸其是受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对小小的成县甚至武都已经放不到眼里了。  相似文献   

2.
学会比喻     
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话说得生动活泼。把道理讲得深入浅出。让人听得清楚明白且饶有兴趣。恰当的运用比喻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党群关系是当代中国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关于党群关系,在经典作家和革命领袖那里有着诸多脍炙人口的比喻,例如将党群关系比作"种子与土地"、"学生与先生"、"安泰与大地"或"儿子与母亲"、"鱼与水"、"游泳者与水"等。这些比喻将政治语言转化为生活语言,将抽象的大道理转化为形象的小道理,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它们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微观案例。这些耳熟能详的比喻都有其文本渊源,需要我们去追溯;都有其丰富涵义,需要我们去分析。这些比喻主要是在价值期许的层面上而言的,我们应该设法促使其从"应然之期许"转化为"实然之状态"。  相似文献   

4.
王雪颖 《求索》2013,(2):148-150
莫言小说的欲望书写.其独到之处在于以不同于政治伦理规训的人性与生命的价值尺度对欲望及其内蕴进行评判,同时对僭越式的欲求冲动所蕴含的争天抗俗的潜质做出本体性揭橥。这与巴塔耶“异质”哲学中反抗世俗社会规约的“在外面思考”的价值论思考范式.以及巴塔耶的欲望哲学中注重“邪恶”欲望的违逆力量的“异质”本体诉求两者暗合。莫言小说的欲望书写与巴塔耶的“异质”哲学互为互文性的揭示.绽现了莫言小说经由欲望书写唤醒人内在超越力量的独特思想光泽。  相似文献   

5.
"艺术终结论"在艺术的"现场化"语境以及艺术的"哲学化"存在中深入反思当代艺术与美学现实,它并非强化某种终结的事实,也并非意味着走向研究的终结,它所提供的思想启发与艺术反省对当代美学研究而言正是一种警醒式的开端.在美学视野中,"艺术终结论"意味着"艺术本质"的问题所面临的新的危机,"艺术终结"研究对深化当代美学与艺术文化的现实发展有积极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6.
邢丹 《重庆行政》2015,(1):47-48
行政美学是研究行政实践活动中的美和审美的学说。行政美学的性质和特点,使得它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行政美学的价值以人与行政实践的审美关系作为基础,在人对行政实践的审美过程中形成,它通过使人获得愉悦的精神,追求行政价值美的实现,并最终通过审美目标的实现达成行政的和谐与升华。研究行政美学的价值,对于促进政府在行政实践中探索行政之真,追求行政之善,塑造行政之美,促进行政达到真善美统一的境界,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一位厥功至伟,雄视古今的人物。他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不说那博大精深的哲学思想,纵横捭阖的领导艺术,决胜千里的军事谋略,单是诗、书、文达到的高度、开拓的境界,也足以让我等后生们感到汗颜。追寻毛泽东的思想,我们会发现,在他那恢宏的智慧宝典里,比喻,是一把划破长空威震敌胆的利剑,是引导民众前进的启明星、北斗星。  相似文献   

8.
唐代五、七言诗对仗式比喻中的比喻词"疑"功能突出,用法灵活。在五言诗和七言诗中它可以出现在除最后一字之外其他任何位置上。"疑"可以和其他比喻词,如"似"、"如"、"若"、"作"、"成"等在五、七言诗的上句和下句中交错对举、组配使用,形成具有语言形式美的对仗式比喻。用"疑"作为比喻词组构比喻,在唐代五、七言诗中较为常见,但学界有不同看法。文章通过对150组由"疑"和其他比喻词交错对举、组配使用所形成的对仗式比喻的考察,说明"疑"具有比喻词性质且有和其他比喻词功能趋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诗词与比喻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南唐李后主《虞美人》中的名句。该诗以江水喻愁,写出了诗人的愁之长、愁之深、愁之广、愁之多,甚至可以说写出了诗人绵绵不绝、永无尽期的愁思。全词音韵和谐,声情凄婉,读来令人“伤心欲绝”。这正是比喻的功效所至。  相似文献   

10.
苏珊·桑塔格虽然以文化批评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但其文化批评的力量却是源于其小说中溢出的能量.本文以桑塔格发表的主要小说进行分析,首先探求其小说的艺术审美价值中真、善、美的表现;接着分析并且揭示出这些小说所表现出的美学特征,它们分别是形式美、人的存在、女性主义和读者的审美参与及再创造.对桑塔格小说展开美学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桑塔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樊明达  胡海涛 《理论月刊》2005,(10):108-111
对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是文明社会国家责任制度是否完善的一个标志。建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制度是现代法治和保护人权的必然要求;是建立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建立行政侵权精神损害的异质赔偿制度,对于丰富行政法律责任制度内容,完善我国国家侵权救济体系,对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公民人权的保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儒家的理想目标,也是儒家美学的根本精神。儒家的和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心与身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中。儒家和谐美学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章辉博士《蒋孔阳:实践美学的总结者与终结者》一文对蒋孔阳美学思想的批评,过于随意,因此有必要辨析、澄清对蒋先生美学思想的误解与歪曲。蒋孔阳先生的美学思想在超越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突破认识论美学的理论框架和摆脱本质主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已经开始迈出重要的步伐,为今日美学发展提供了可贵启示,是一种通向未来的美学。  相似文献   

14.
邹小阳 《湖湘论坛》2007,20(6):82-84
享有"天才之誉"的张爱玲在文字运用上有独特的风格,尤其是散文中的比喻,超越传统而古老的修辞手法,新颖奇特,独具魅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比喻中融合了电影手法、本体与喻体存在相对性、格式明快内涵深刻、设喻范围广泛而生动.  相似文献   

15.
企业异质型人力资本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质型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变量。现代企业激励机制——经理股票期权制之所以能够激励异质型人力资本成长,其关键在于它通过资本市场客观地反映了异质型人力资本的价值。股票期权只有具备企业产权制度安排的特征时,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精髓集中地体现在《理想国》第六卷和第七卷。他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分割线的比喻,以及洞穴的比喻,都是为了说明其形而上学核心理念的。到第六卷结束,格劳孔已经完全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第七卷开始,柏拉图继续让苏格拉底给格劳孔讲故事,讨论受过教育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本质上的差异,引出其著名的洞穴比喻: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视广西为第二故乡的媒体人,我曾经无数次在笔下对广西这片神奇的土地进行颂扬,但总觉得少点什么。偶然的机会,与一位同样深爱广西的兄长在一起神侃,他的一番比喻让我醍醐灌顶:  相似文献   

18.
熊扬名 《人民论坛》2012,(20):196-197
全球化时代东西方体育文化的未来发展有两种不同的走向,在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东西体育文化本质是异质共生的,然而二者在文化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借助于体育文化结构中的符号象征系统可以促成东西方体育的文化自觉,使两种不同的体育文化可以在全球化进程中实现异质同构,构建起一个多元的世界体育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风险投资对于塑造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有着重要作用。由于地区之间发展基础的不同,风险投资在其中发挥作用的效果存在差异。该文利用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维度来衡量产业结构升级。实证结果表明,在全国测度范围内,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起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型人力资本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分区域测度发现,在东部地区,风险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推动作用;异质型人力资本对风险投资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系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风险投资的效用以及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调节作用发挥皆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张晓旭  刘慈音 《求索》2011,(12):75-77
本文分析了公司高管团队异质人力资本的特殊性,根据这些特殊性基于博弈论视角分析高管团队异质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博弈过程,博弈结果表明:(1)随股权的不断分散,现代公众公司实质上已成为拥有异质人力资本的高管团队与物质资本拥有者所形成的“不完全契约”,无论物质资本所有者拥有多大的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都少不了异质人力资本所有者对公司生产经营的直接控制。(2)动态博弈表明,对经营管理团队进行“他者”监督,精炼贝叶斯均衡不可能达到,此时,给予异质人力资本所有者剩余分享权以提高其自我监督的积极性是必要的。(3)拥有异质人力资本的高管团队对公司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在剩余价值索取权,该权利可以用薪酬水平来衡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