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千古洲 《中国律师》2005,(11):12-15
作为“国际访问者”,我第一次来到了被称为“住在这里的100个理由”的纽约。对于纽约,有人说是天堂,也有人说是地狱;有人非常迷恋它,也有人非常厌烦它;有人说“我有100个要住在纽约的理由”,也有人说“我有100个搬离纽约的理由”。爱也好,恨也好,全在于每个人的心态。其实纽约还是纽约,纽约还是没变,纽约还是在与时俱进地变。对于我这个短期访问者来说,来到纽约还无法谈到对这个城市是爱还是恨。主人告诉我们,希望我们看到“真实的美国”。这个“真实的美国”,当然也包括真实的纽约,一个真实得有人爱有人恨的纽约。同时“,真实的美国”当然也包括美国人天天挖苦、揶揄又天天离不开的美国律师。我们知道,在百万美国律师中也有不少华人律师、不少被人赞誉有加的华人律师。此次在纽约,我就见到了一位老朋友、一位华人律师。这位华人律师就是远近闻名、内外皆夸的胡知宇律师。去年冬天,在北京建元律师事务所,我见到了这位由鲁哈达律师介绍相识的华人律师,这位应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之邀回国访问的法律界知名人士。此次纽约再见,自然高兴万分,兴奋异常。胡知宇律师给我留下印像最深的并非他高超的办案能力、精深的研究能力、周到的活动能力、长远的判断能力……而是他对“命运”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医疗腐败的雪球从高山上滚下,越来越大,呼啸着砸向病人时,一位女医生挺身而出。她一次次勇敢地向有关部门举报。为了取证,她让自己柔弱的身体遭受一次次戕害。9年来,她一次次陷入极度被动的境地,两次被迫离开挚爱的医疗岗位,至今享受着“工人编制,农民待遇”,没有经济收入和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四金”。 “医疗器械企业制假,医院用假,医生为病人进行假治疗,这已成为一种潜规则。在医疗系统中,这个过程几乎就是各方牟取利益的流程图”。她说。她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一个强大的利益联盟——有钱的造假厂商、有权力的官员、有名望的专家,还有那些谋财害命的医务人员。 有人说她打的是一个人的战争,有人说她就是中国的“唐·吉诃德”,也有人说她是啄木鸟,在啄害虫。她家的保姆却说:“陈医生是在拿石头砸天。”几乎没有几个人相信她会赢得这场战争,可是她却顽强地坚持阵地,对医疗腐败的死穴,发起一次次猛烈的进攻……  相似文献   

3.
《江淮法治》2010,(9):61-61
多年来,萧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刘光荣一直身体力行着自己的庄严承诺:“让土地变金,让大地丰收,使农业新技术扎根在农民心里,并给农民创造出美满幸福的新生活,这才是我最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义”?我们都希望自己在危难之时,有人能见义勇为。我们也希望自己可以拥有英勇的精神,能够见义勇为,救他人于危难之时。但是,在现实中,见义不为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不时会发生东郭先生与狼、农夫与蛇的故事。既然我们希望看见见义勇为,不希望看见见义不为。那么,什么是“义”?《孟子》中说道:“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对这句话进行简单理解就是,“仁”是我们安居之家,是我们向往之地;“义”是我们“回家”的正路。我们望文生义,可以把“义”字理解成歧途中的正路。  相似文献   

5.
采访方军的年轻记者不知自己的家事,令他“痛心”。他说:“我们每个人家史的组合,就是我们国家的历史。”“我希望这些抗日英雄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  相似文献   

6.
有人把凤阳小岗村的“大包干”说成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的“第一次革命”。由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在“耕者有其田”以后,“耕者有其权”的问题其实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有的地方农业产量上去了,但农民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原因何在?有位学者认为,其重要原因之  相似文献   

7.
幽默语言有滑稽感,会使人发笑。但人用幽默方式讲话主要不是为逗笑,一定还有重要原因。前面提到过,幽默话的特点是用曲折、含蓄的表达方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定有它的原因。我们就要考查这原因在哪里?其实人都很清楚,大人说话就比小孩子说得有讲究。小孩子说:“妈,我要撒尿。”大人能这样说吗?社会文明进化,人都讲文明,就不能和小孩子一样说话,只好拐个弯说:“我小便去”、“出恭”、“方便一下”……现在更文明了,说“上洗手间”。在韩国有写“化妆室”的,那就是洗手间,听说香港的人上洗手间小便,就说成是“唱歌”。人一听就明白。我小时…  相似文献   

8.
社会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自从人类有文明史以来,人类崇尚文明、向往文明;和谐是世间一切事物平衡的最佳状态,社会和谐是人们千百年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社会。人们向往和谐、憧憬和谐……新世纪之初,中国共产党为这个东方大国的发展之路选定了关键词: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可持续发展与第三次法律革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第三次法律革命、社会变迁与可持续发展之法制整合(一)自然本位:可持续发展法制的法律新理念。从法本位角度言,无论是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皆是以“人为中心”,仍然没有放弃文艺复兴以来的所谓文明观——人是宇宙的中心,人定能胜天。然而,“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因此,“人自身是自然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①所以,笔者认为: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引,我们应构筑一种法律新理念——自然本位;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人并…  相似文献   

10.
本世纪五、六十年代 ,随着战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 ,人口剧增 ,城市膨胀 ,人类在享受着工业社会带来的巨大财富的同时 ,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生存危机。环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五、六十年代的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 (多诺拉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化学烟雾事件、水俣事件、富山事件、四日事件、米康油事件等 ) ,① 验证了马克思所预言的一句话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会报复了我们……。② 面对着空前严重的环境污染 ,人类再也无法无动于衷了。严格的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在人…  相似文献   

11.
一、刑法典频繁修正之检讨 完全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全国人大常委会还会审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十)》,此后还会有《刑法修正案(十一)》《刑法修正案(十二)》…….尽管我们无法确切地预知将来修正什么规范(立法者既无法预知规划,更无法预知具体规范),但过往的历史和反复的现实往往预示着未来的趋势——我国刑法立法将一如既往地以修正案的形式推进对刑法典的修改补充,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其结果是,犹如一幢本已庞大伟岸的建筑物,刑法典不断被“添砖加瓦”,经年之后,刑法典可能变得体系庞杂、容量倍增,就连外貌风格也可能迥异于初、面目全非.但是可以肯定,为此会有不少人感到欢欣鼓舞,因为刑法的每一次修正,一般都会被认为是一次刑事法律的完善和刑事法治的进步.我国最高立法机关更是荣耀无比,因为作为工作成绩的刑事立法“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的土地权益经常受到侵犯,这样严重损害了农民切身利益。其实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城镇化与农村建设之间、市民与农民之间、全民所有制土地与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土地之间的关系。本文希望可以通过法律和政策的调整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实现,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体现社会进步文明。  相似文献   

13.
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围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能使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假如有人拔掉木桩,或者填平沟壑,并向他的同类大声疾呼:"不要听这骗子的话!如果你们忘记土地的果实是大家所有的、土地是不属于任何人的,那你们就遭殃了!"这个人该使人类免去多少罪行、战争和杀害,免去多少苦难和恐怖啊!  相似文献   

14.
七月流火!我们的身边正在开展一场“拆违”行动,它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牵动着这个城市所有的单位。就像当年“绿化合肥”一样,“拆违”犹如风暴,席卷城市每个角落,它使我们对未来又一次充满了新的期待:风暴之后的天更晴朗、城市更美丽……我们揭它的短处,因为我们爱之深;我们破旧立新,因为我们还要跋涉。对于城市来说,它就在种种废与兴中成长,每一次大的动作都将被铭刻。因为热爱,所以关注,作为媒体,我们因为这场大动作而震撼,约来几个朋友说说“拆违”,也算是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热爱吧。  相似文献   

15.
七月流火!我们的身边正在开展一场“拆违”行动,它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牵动着这个城市所有的单位。就像当年“绿化合肥”一样,“拆违”犹如风暴,席卷城市每个角落,它使我们对未来又一次充满了新的期待:风暴之后的天更晴朗、城市更美丽……我们揭它的短处,因为我们爱之深;我们破旧立新,因为我们还要跋涉。对于城市来说,它就在种种废与兴中成长,每一次大的动作都将被铭刻。因为热爱,所以关注,作为媒体,我们因为这场大动作而震撼,约来几个朋友说说“拆违”,也算是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热爱吧。  相似文献   

16.
今天,但凡看过美国警匪片的观众都会看到警员宣读米兰达权利:“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保持沉默的权利。你说的一切会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供词。你有权获得律师。如果你希望有律师,但没钱请律师,警方讯问开始前可为你找一位律师。”但美国刑事案件中律师帮助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结果,每一个人都用他们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抗争在改变历史。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与我国环境立法体系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爱军 《法学论坛》2007,22(1):36-37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和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作为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迄今为止,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一种新的文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七月流火!我们的身边正在开展一场“拆违”行动,它牵动着许多人的神经,牵动着这个城市所有的单位。就像当年“绿化合肥”一样,“拆违”犹如风暴,席卷城市每个角落,它使我们对未来又一次充满了新的期待:风暴之后的天更晴朗、城市更美丽……我们揭它的短处,因为我们爱之深;我们破旧立新,因为我们还要跋涉。对于城市来说,它就在种种废与兴中成长,每一次大的动作都将被铭刻。因为热爱,所以关注,作为媒体,我们因为这场大动作而震撼,约来几个朋友说说“拆违”,也算是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热爱吧。  相似文献   

19.
独白 《中国律师》2004,(11):72-75
“松之盛”是什么意思?每一个听到这名称的人心下都会生出许多思索。有人说,“松之盛”的谐音是“讼之胜”,符合律师行业的美好愿望。有人说,这个事务所以古松自喻,既是在弘扬一种松树的品格,勉励自己的律师以身护法、捍卫正义,同时也有创办者对事务所常青久盛的祝福。取名者说,本意应为“江海悠悠,烟坡下钩,六鳌连获,歌笑中流”,充满其间的是稳健、自信、收获与力量。“无论怎样理解,‘松之盛’这个所名的独特性能得到肯定,能让人印象深刻,说明当初我们为事务所命名的一个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松之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粒微笑着,如是说。然…  相似文献   

20.
我很赞成英国十七世纪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的下述一段话:“既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习惯使人适应。而新事物,即使更优良,也会因不习惯而受到非议。……然而,历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