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笔者认为,贯彻落实好宪法宣誓制度亟待顶层规范。应该说,宪法宣誓制度在一些地方已早有尝试,只是没有通过顶层设计来规范。当务之急是要进行顶层规范:立法规范。应及时通过法律修正写进宪法和全国人大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等相关法律,依法明确宪法宣誓  相似文献   

2.
“谀臣”、“佞人”考说吕效祖“谀”,《说文》释为“谄也”,是指用花言巧语巴结奉承有权有势的人,《盐铁论》说“富贵多谀言”大概也说的是这个意思。“佞”,《说文》释为“巧谄高才也”,比“谀”还附加了一个“高才”的本领。用现代语来说“谀臣”、“佞人”两者都...  相似文献   

3.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3日,慷慨激昂的声音回荡在浙江省革命烈士纪念馆,这是浙江工商大学旅游学院在开展爱国教育主题党日活动。学生党员说:“在鲜红的党旗下庄严宣誓,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统一部署,全省108所高校与浙江工商大学一样,集中开展“十万师生党员齐宣誓”活动,以进一步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责任感、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据《人民日报·民主和法制周刊》载,2002年5月30日,江苏宿迁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44次会议根据该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13名法官被任命为正副庭长和审判员职务。表决获得通过后,13名法官在院长的带领下郑重宣誓:“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和法律;恪守法官职责,不辱法官使命;保证司法公正,提高司法效率……,维护法官形象,为实现社会公正与正义,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奋斗”的宣誓。就象党员入党要宣誓一样,法官任职宣誓,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人大继对任命人员实行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之后,在人事任命制度上的又一有益探索和创新。法官宣誓就是向人民保证,就是向党和人民发自内心的表态,其警省作用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5.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第一次读《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老三篇”,当初的理解是在老师教育下,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在我儿时的心里树立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事事为别人着想的观念,要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让自己活得有意义。这是我对“老三篇”最初、最朴素的理解。参加工作以后,在单位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个先进组织。经历三次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受住了党组织对我的考验。2002年7月1日,我终于举起右手,庄严地站在党旗前宣誓,成  相似文献   

6.
释“彭咸”     
屈原在《离骚》中两次提到“彭咸”:“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王逸《楚辞章句》注:“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自王逸注后,历代学者多从王逸说,虽也有学者对此说表示怀疑,但多语焉不详。钱杲之《离骚集传》说:“彭咸未闻。”戴震《屈原赋注》称彭咸“书阙不可考矣”,“一说即《论语》所称老彭”。俞樾《俞楼杂纂》二四《读楚辞》认为“彭咸即彭铿,铿咸双声字。”闻一多《离骚解诂》补充道:“铿咸不只双声,元音亦同,惟韵尾略异耳。”姜亮夫《楚辞今绎讲  相似文献   

7.
在中共历史上,新党员入党并不是一开始就采用“宣誓仪式”,它的试行、发展、直至成熟经历了一个过程:党的创立时期,是宣誓仪式应用的酝酿时期。大革命时期,宣誓仪式则开始试行,并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中国特点的程序和形式。土地革命时期,宣誓仪式逐步发展并初具模型。抗日战争时期至党的十二大,则是“宣誓仪式”发展成熟时期,各地方有了其程序和方式的明文规定,特别是党的十二大通过的新党章把“宣誓仪式”确定为人党的必经程序,标志着其发生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体育彩票”是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何祚庥近日读到一些《简报》,一些体育界人士正在鼓吹大搞“体育彩票”。这些《简报》说,“体育彩票是体育产业的支柱产业”,是“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建议国家增加体育彩票的发行额度,并使之享受与福利彩...  相似文献   

9.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是晏几道《鹧鸪天》中的名联。对于“风”字的释义,许多注家感到棘手,他们或是回避不作注,或是解释不正确。如胡云翼《宋词选》:“说风尽,也就表明唱的回数太多了”,把“风”字解释为扇子扇起来的风。沈祖棻在《宋词赏析》中说“是指悠扬宛转的歌声在其中回荡的空气”。歌声停了,风或空气也歌尽了,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4,(12):10-11
今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10月28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其中,《决定》将每年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并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由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说‘不’,倘若你说了‘是’,那就有‘洋奴’之嫌。”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字里行间,全是对美国人的不信任”的论断。《交锋》的作者马立诚、凌志军是缺乏逻辑常识呢,还是不愿遵守逻辑规则呢?  相似文献   

12.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常頞接着李冰修筑的僰青衣道,从僰道(宜宾)将道路往南延伸,经朱提(昭通)汉阳、(威宁)修到味县(曲靖)终止。“五尺道”就是指的这条道。《史记》司马贞《索隐》说:“谓栈道广五尺。”《汉书》颜师古《注》说:“其处险阨,故道才五尺。”这就是“五尺道”名称的由来。唐张守节在《史记·正义》引李泰《括地志》说:“五尺道在郎州。”郎州是唐贞观年间改南宁州所置,在今天的曲靖,说明“五尺道”的终点站在曲靖。《辞海》五尺道条目是这样说的,五尺道为“古道路名,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  相似文献   

13.
也说“潇洒”季明志目前有一个词儿很流行,这就是“潇洒”。常听人说“要活得满洒些”。究竟何谓潇洒?笔者查《辞源》.《辞海》等,满洒一词,大体上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清高脱俗,如李白《王右军》:“右军不清真,萧洒在风尘”。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  相似文献   

14.
屈原《离骚》中的“三求女”一章,注家聚讼纷纷,争论焦点是“无女”及下女宓妃、佚女、二姚这些美人究竟比什么,三求女的用意何在。归纳起来,大体上有四说。(1)女比忠贤、同志,求女比求贤、求同志说。汉人王逸以为“女以喻贤”,宓妃比“隐士”,佚女、二姚比“贤士”,三求女的动机是“视天下贤人,将持玉帛而聘遗,与之俱事君也”。(《楚辞章句》)其后,唐人《文选》五臣注,宋人洪兴祖《楚辞补注》钱杲之《离骚集传》等均依王说。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政协公报》2011,(6):43-43
<正>《军事史林》第5期刊登王连花的文章,介绍中共党员入党"宣誓仪式"的演变过程。最早的入党宣誓是在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的党章——《共产主义同盟章程》中规定的,采取的是问答式。宣誓时"支部主席向被接收入盟的盟员宣读和说明章程的第一条到第四十九条","要在简短的讲话中特别强调入盟者应尽的义务","然后向他发问:‘那末,你愿意加入这个同盟吗?’如果后者回答‘愿意!’,  相似文献   

16.
“听”、“闻”作动词时,在表示听觉对外界声音的接受上,意义很相似。然而,它们无论古今,大都不能通用。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常用词部分,对“听”、“闻”的解释和辨析,可谓集先人字词典说之大成。该书一九六三年版1133页上写道:“听是一般的听,闻是听见,意义不同。闻与听的关系等于见与视的关系,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听,听而不闻”。  相似文献   

17.
美国中央情报局强使美国学者对中国说“不”马鸣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出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  相似文献   

18.
“言”是语言、文字,“意”是事物的真象或真知、思想。先秦时代,儒家和墨家都认为言能尽意。《论语·子路》中就说:“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苟子也说:“不好言,不乐言,则必非诚士。故君子之于言也,志好之,行安之,乐言之。”(《非相》)墨子认为:“举,拟实也,言,出举也。”(《经上》)举就是拟实,以此名拟彼实,言就是把物之摹写表达出来。所以言能表达真知,传达知识。掌握了言,便知道了所要表达的意义了,“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辨也。”(《经上》)儒墨两家充分看到了语言在表达思想、阐述真知中的作用,论证了“言”和“意”的一致性。然而“言”“意”对立的地方,他们并没有加以注意,倒是被庄子发现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讨论过“俭”与“奢”的问题。大体有两种看法:一是主张“黜奢崇俭”,一是主张“反俭尚奢”。《尚书·大禹谟》曰:“克勤于民,克俭于家”。《左传》中也有“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的说法。孔子欣赏“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的信条,主张“礼与其奢也,宁俭”(《论语·八佾》)孟子说:“贤王必恭俭”,(《孟子滕文公》)老子  相似文献   

20.
“‘皇’和‘王’古为辉煌、光明之意。”《诗·小雅·渐渐之石笺》“皇,王也”。分开来说,“‘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这是《古辞辨》中的第一条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有3条解释:1.盛大。2.君主。3.姓。《康熙字典》古体“皇”字有5种写法,如果我们不看皇字的原形,对这5个字根本就不认识。而甲骨文目前还没有发现“皇”字。周,毛公鼎、颂鼎上的“皇”字,上部像甲骨文的“日”,有三竖,下部是一个“土”字。从字形上看,像太阳的光芒照耀大地,这也许就是王凤阳先生说的“‘皇’像太阳一样光辉灿烂的意思”的来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