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春秋代序,时光荏苒,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这名二十几岁的青年党员,虽说党龄不长,但与《共产党员》结缘已经十年了。 说起相识,纯属偶然。那是1987年我读高一的时候,到同学家里玩,无意之中发现一本《共产党员》杂志,并一下子就翻到了“先驱者”这个栏目,其中介绍的是周文雍与陈铁军的故事。到现在我还清晰地记着,此页中间周文雍在左、陈铁军在右的两人全身照,右下角写着他们英勇就义时,陈铁军的“就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典礼的礼炮吧!”那段慷慨陈词,跟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的台词一模一样。没有想到,从此,我就同《共产党员》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2.
《广东党史》2011,(2):F0003-F0003
今年2月6日是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在刑场举行悲壮的婚礼83周年的纪念日。  相似文献   

3.
2月历史故事     
《党课》2010,(4):108-109
刑场上的婚礼 1928年2月6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壮烈举行。新郎是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新娘是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  相似文献   

4.
今年2月6日是周文雍和陈铁军夫妇在刑场举行悲壮的婚礼83周年的纪念日。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一首不朽诗篇。1928年2月6日,周文雍与在革命斗争中建立爱情的陈铁军一起,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举行了悲壮的婚礼,从容就义。  相似文献   

5.
84年前的1928年2月6日,共产党员陈铁军、周文雍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以生命作注,拼死一搏,谱写了一曲以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情悲歌……周恩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赞扬他们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相似文献   

6.
1928年2月6日,在广州红花岗畔的刑场上,两个青年革命者(广州起义行动委员会负责人之一周文雍和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陈铁军)面对敌人的枪口,从容不迫地举行结婚典礼。这个故事感人至深。但是,当我们还原当年的历史,却发现这是党内左倾盲动路线造就的一出悲剧。  相似文献   

7.
84年前的1928年2月6日,共产党员陈铁军、周文雍把刑场作为结婚的礼堂,把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以生命作注,拼死一搏,谱写了一曲以身相许、至死不渝的爱情悲歌……周恩来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赞扬他们是"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相似文献   

8.
70多年前,广州起义失败后,曾发生过一个“刑场上的婚礼”的悲壮故事。参加起义的共产党人陈铁军和周文雍,因叛徒的告密不幸被捕,临刑之际,陈铁军和周文雍面对刽子手的枪口,高声宣布:“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清末女诗人秋瑾的这句名言充分地肯定了妇女在拯救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在那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年代,中华民族涌现出一大批为革命而英  相似文献   

9.
1928年初春的一天,广州郊外红花岗刑场,一对只有二十多岁的青年男女被一群如狼似虎的军警押到一片荒坡上。男青年叫周文雍,是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长兼工运书记、广州起义时的工人赤卫队总指挥;女青年叫陈铁军,是中共两广区委妇委委员。  相似文献   

10.
"他瘦高个,穿一件浅灰色的长衫,样子既庄严又和蔼.讲一口北方话,只是偶尔露出些广东口音来……"记忆仿佛被雕刻,深印在讲述者的脑海,也让听者如见其人. 1933年,他28岁,风华正茂.在瑟煞秋风中,在锦绣江南的金陵城,他凛然走向了刑场.留绐后人的,永远是他清癯的背影和坚毅的脸庞.  相似文献   

11.
清朝名臣谢济世一生颇多坎坷,四次被诬告,三次入狱,两次被罢官,一次被充军,一次刑场陪斩。这些遭遇足以让我们认为他的一生充满了怨愤和不平,但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2.
正开国元帅聂荣臻重情重义,至情至性,被毛泽东称为"厚道人"。对于曾经共同生活和战斗过的革命战友,他始终难以忘怀,思念不已。现撷取其中几则故事,以飨读者。关心电影《刑场上的婚礼》聂荣臻先后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在广州起义的战斗中,与周文雍结下了真挚的  相似文献   

13.
刑场归来有所思□王月喜1997年1月29日是农历的腊月二十一日,我们永和县召开公审大会,对一名抢劫犯执行了枪决。我亲自到刑场目睹了这个年仅30岁的罪犯被击毙的场面:枪声响处,罪犯脑浆迸射,栽倒在地。无人收尸,法院人只好雇人用塑料布卷起尸体埋掉了。该犯...  相似文献   

14.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位于开平市百合镇茅冈圩广湛公路旁。陵园坐南向北,北靠325国道,建有高13.7米、宽36米的牌坊。陵园内,在20多米高的平台上,建有高31.6米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碑座正面镌刻着纪念碑碑文,记述两位烈士的革命事迹。周文雍(1905—1928),广  相似文献   

15.
1928年12月30日清晨,兰州城外萧家坪刑场,一位共产党人英勇就义.他就是让军阀畏惧的西北党组织的早期重要领导人王孝锡.  相似文献   

16.
正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志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广州起义的英雄周文雍1928年1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留下的题壁诗。后来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刑场上的婚礼》,就是以周文雍和他的革命伴侣陈铁军为原型而拍摄的。投身革命周文雍,乳名光宏,1905年8月诞生于广东省开平县茅岗乡宝顶村。他从小就跟父亲到私塾读书,爱听父亲讲《三国演义》和文天祥的故事,立志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人。1922年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反映革命先烈方志敏故事的电影《信仰者》公映,方志敏凄苦、坚贞、不屈不挠的牢狱生活令人深受触动,他被押赴刑场英勇就义时,观众都忍不住擦拭眼泪。尤其片中那句"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的台词,反复回响在观众耳旁,叩动大家的心房。信仰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追求和忠诚不是自发的、  相似文献   

18.
背信弃义反党叛变 --搜查"一大"会址让陈公博成为逃兵;"共纾国难"起初表现不凡;汪伪政权"第二号人物",最后暴尸苏州街头 据党史资料记载,广州代表陈公博是13位"一大"出席者中最先脱党的一个. 1921年夏天,在广州的陈公博接到"一大"会议通知并被选为代表后,携新婚妻子到沪赴会.会议期间,他同娇妻未住博文女校,而是住在法租界大东旅社里.  相似文献   

19.
<正>6月5日,宣汉县明月乡大渔池村村民吃过晚饭后,便早早地来到新村广场看电影《焦裕禄》。45岁的村民廖文华高兴地说:"坝坝电影让冷清的小山村热闹起来,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干部也与我们更亲近了……"今年以来,宣汉县在各乡镇大力推行乡村"干群夜校",利用休息时间学理论、学业务、学法律、学技术,同时将夜校办到农家院坝,与群众一起学习、一起交心,促使基层干部"住"下来做事,"读"进去提能,"走"下去服务。"1+X"办学:院坝摇身变"课堂""以前采取堵的方式接访,群众不但不听,反而情绪更加激动。"5月15日晚上10  相似文献   

20.
找不同     
《北京支部生活》2012,(23):70+64
找不同请您在下面两幅图中找出7处不同小幽默让幸福来追我一天,记者采访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记者说:"老人家,我们看您那么幸福快乐,请您给我们传授一点让自己幸福快乐的秘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