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方志敏烈士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闽浙赣苏区创始人及闽浙赣苏维埃第一任主席。方志敏、陈昭礼、黄道、徐履峻及其战友们前仆后继、共同创建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早期称赣东北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苏维埃区域之一。在闽浙赣苏区的斗争中,方志敏领导苏区军民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信捷 《党课》2014,(20):102-106
方志敏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他的许多抱负和才华都来不及施展,但他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容忽视和难以磨灭的。据史料记载,方志敏在中共党史上有四大贡献——他是党内较早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领导人之一,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了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并积极组织开展农民运动。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4,(11):34-34
方志敏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他英勇就义时只有36岁。虽然方志敏同志的一生很短暂,他的许多抱负和才华都来不及施展,但他在党史上的重要贡献却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  相似文献   

4.
正方志敏(1899-1935),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长期担任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主席。他无比热爱苏维埃、衷心拥护苏维埃、誓死捍卫苏维埃,具有相当浓郁的苏维埃情结。"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我从事革命斗争的略述》是方志敏在狱中写的自传性质的文稿,有6万余字,主要回顾他从事革命的经历,特别是对赣东北和闽浙赣苏区形成、发展的历程  相似文献   

5.
鹰潭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的承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下,举行了威震赣东北的贵(溪)余(江)万(年)暴动,亦是赣东北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三军团会师地。  相似文献   

6.
《党史文苑》2010,(10):F0002-F0002
鹰潭是赣燕北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下,举行了威震赣东北的贵(溪)余(江)万(年)暴动,亦是赣东北红十军与中央红军第三军团会师地。  相似文献   

7.
黄如松 《党史文苑》2009,(12):46-47
江西老表都知道,江西省弋阳县出了个方志敏。方志敏是赣东北苏区、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创始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曾称赞“赣东北的同志有很好的创造”。在极其艰苦和复杂的斗争环境中,创建苏区银行,发展金融事业,支援革命战争,便是“赣东北的同志”伟大创造之一。  相似文献   

8.
1935年8月6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阈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在南昌英勇就义。方志敏同志生于1899年8月21日,江西省弋阳人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入狱,1935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英勇就义。  相似文献   

9.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方志敏烈士铜像由南昌市人民公园原位置迁至园内南岸松涛阁旁,搬迁工作于2005年元月1日全面完成。革命先烈方志敏铜像耸立在600平方米的广场中央,鲜花簇拥着铜像基座,墨松和翠竹为背景,两侧各20.6平方米的巨大浮雕———“方志敏赣东北革命斗争史图”分立左右,给人一种强烈的感染力,令人肃然起敬,增强了瞻仰效果。方志敏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大革命时期,任中共江西区委委员兼农委书记,省农协执委兼秘书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闽浙赣根据地和红十军,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和红十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19…  相似文献   

11.
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著名的六大根据地之一。方志敏等根据地领导人从闽浙赣苏区群众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中央苏区的方针政策为指导,开展了以扫盲为主要方式、以政治宣传为主要目的的社会教育建设,教育和团结了根据地的人民群众,有利于根据地巩固和发展。通过研究闽浙赣苏区的社会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苏区教育史的研究内容,亦对当代社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弋阳方志敏,横峰吴先民,领导共产来革命,都是为穷人。"这是土地革命时期流传在赣东北苏区的一首红色歌谣。吴先民是方志敏的亲密战友,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的主要创建人之一,曾任赣东北省委委员、红十军政治部主任、代理政委等职。  相似文献   

13.
邓涛 《党史纵览》2015,(2):32-36
<正>1928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在领导弋阳、横峰起义后,依靠群众,积极扩大革命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并于1930年打通了赣东北根据地与闽北根据地的联系,遵照中央指示,将两块根据地合并,成立赣东北省委和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以后改称闽浙赣省委和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方志敏任主席。成立了革命政权后,方志敏意识到,建立了自己的苏维埃政府,这个世界已经是我们的了,现在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都归我们自己所有,吃的东西、穿的衣服、住的房屋,虽不能说是  相似文献   

14.
“上有朱毛好主张,下有方邵打豺狼。第一英雄方志敏,第二将军邵式平。两条半枪闹革命,打倒土豪为人民”.这是一首赣东北的革命民谚——《打倒土豪为人民》,表达赣东北人民对方志敏、邵式平的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5.
想从我身上发洋 财,你们想错了。 1953年4月,毛泽东在浙江登莫干山时,对汪东兴说过;“方志敏同志是有勇气、有志气,而且很有才华的共产党员,他死的伟大,我很怀念他。” 方志敏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杰出领袖,土地革命时期著名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他创建的根据地由于方针路线正确,曾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的根据地而加以肯定。 1934年11月,方志敏执行中央指令,率抗日先遣队向浙江皖南进军。同年12月10日,蒋介石  相似文献   

16.
窦春芳 《党史纵横》2013,(4):18-19,25
1935年1月29日,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怀玉山区不幸被捕。在狱中,方志敏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同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的下沙窝慷慨就义,年仅36岁。在方志敏短暂的生命中,有为革命事业冲锋陷阵、血雨腥风的一面;也有家庭温暖、儿女脉脉的柔情一面。在革命年代,这些感情和家庭经历对一个革命者来说,  相似文献   

17.
江西中共组织创建前期。在赣东北地区,出现了对江西党的建设、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有过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弋阳的方志敏,一个是都昌的冯任,两人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相似文献   

18.
乔信明是方志敏志同道合的战友,又是一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同刘畴西等被中央分配到闽浙赣苏区,在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十军政委方志敏的领导下工作、战斗,和方志敏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与方志敏共同抓军政工作1933年10月间,乔信明背起简单的行李,随同中央军校的干部来到闽浙赣省苏维埃所在地葛源。在这里,乔信明见到了久闻其名、曾获得临时中央政府1931年11月授予红旗勋章的闽浙赣苏区创始人方志敏。随后,方志敏就找乔信明谈话,在询问了他的家庭情况、战斗历程后,给乔信明介绍了闽浙赣苏…  相似文献   

19.
我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转业后,有幸分配至土地革命时期全国六大革命根据地之一的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江西省横峰县,先后在该县民政局和文化局工作达40余年之久.由于从事民政工作,会经常深入到乡村去搞社会调查,几乎一年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泡在乡村与村民打交道.每到一个地方,善良淳朴的村民都会娓娓道起当年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同志闹革命的故事,话语中透射出骄傲,眉宇间传递着自豪,那神情更像是一种不曾远去的思念.有些村民甚至还会拿出精心珍藏的苏区时期的各类凭证、票证等实物来展示.  相似文献   

20.
江西中共组织创建前期,在赣东北地区,出现了对江西党的建设、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有过重大贡献的两个人物,一个是弋阳的方志敏,一个是都昌的冯任,两人在极其艰苦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初相识即成革命战友冯任是1921年秋离开都昌考取省立南昌第一师范的,比方志敏到省立甲种工业学校读书晚了两年。这时冯任只有16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