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社会在身份认同和政治认同上均体现出"二元特征"。在身份认同层面,港人表现出"香港人"与"中国人"之间的区分;在政治层面,港人多年来在"渐进式民主"与"急速发展民主"之间争论,并在"一国"与"两制"之间纠结。上述认同特征体现了半个多世纪的地缘政治对香港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中国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区政府做了诸多努力,但是由于英国在香港回归前对香港实施了近半个世纪的"去中国化"和美式政治认同培育,不可避免地为今天香港政治发展带来争议。  相似文献   

2.
二战后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在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一党制的政治建设过程中忽视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这不仅导致了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缺失民主"的攻击,而且使得群众对"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质疑。事实上,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无产阶级专政"、"一党制"与"社会主义民主"之间并无矛盾,而且是相互统一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国外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民主"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反思,并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提出了许多新主张和新思路。如何正确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是我们当前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初选阶段,"桑德斯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自那时起,"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左翼政治现象与社会运动在美国获得迅猛发展,它既带有美国左翼运动常见的平民主义特征,又具有独特的政治思维与策略。过去几十年里,美国日益严重的经济不平等是"桑德斯现象"和"民主社会主义"兴起的主要原因。而这场社会运动为美国年轻人与民主党选民对资本主义和特朗普政府厌恶情绪的爆发提供了一次契机,可能加速民主党意识形态的左转。但它也必须面对美国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对劳工运动的消解作用,以及当今两党建制派和右翼行动主义者的反对与阻挠。  相似文献   

4.
近一两年,内地对于公司治理结构的讨论非常热烈。那么,什么是优良的公司治理(管治)?如何对其作出评价?笔者在香港工作多年,也一直在研究类似的问题。标准普尔(Standard&Poor’s)2002年初发表了专门报告,认定以国际标准评价,香港企业管治总体水平良好。所以笔者想以被列为香港恒生指数、最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为例,通过分析它们的管治结构,给内地企业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周期拉开帷幕,民主党内部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以桑德斯和沃伦为代表的进步派迅速崛起,逐步打破建制派掌控民主党公共话语权和议程设置权的态势,导致民主党内的路线之争愈演愈烈。两派的相互角力不断消耗民主党与特朗普相抗衡的政治底气和资本,并以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逐渐将该党推向"左"转或分裂。民主党如此分化的局面是美国经济不平等、选民政治观念极化、"特朗普现象"以及"桑德斯主义"等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从长远来看,民主党路线之争不仅将重塑该党未来的权力结构和发展方向,还将对美国国内政治生态的转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智库影响着美国决策者的政策偏好和政策选择,并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决策过程。总体上,美国智库通过推动官方涉港问题倡议、发布涉港问题研究报告、参与召集涉港问题活动、接受媒体涉港问题采访、出席国会涉港问题听证等方式介入香港问题。美国智库在香港问题上的"积极作为",某种意义上间接扮演了压力集团的角色,影响了美国官方的对港政策,干扰了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并对中国政府对香港的管治造成负面影响。但是,美国少数智库学者对香港问题的理性、深入分析,也有利于我们从国际层面认识"一国两制"面临的挑战。美国智库在党派属性、政治立场、议题角度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使其对香港问题的介入也存在差异。中方应利用美国智库这种影响力与认知差异共存的"二元性",有针对性地加以应对,把握美国对港政策的趋势,有效降低其对香港的繁荣稳定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威权新势力     
谢奕秋 《南风窗》2008,(8):32-33
策划人语威权是民主大潮下的一个概念,指兼具民主与专权两面的新统治形式,或日专制与民主之间的过渡形态。上世纪70年代以来,经由政变方式上台的威权政府纷纷倒台,而藉操弄选举把持政权的威权却度过了这一波低潮期,不少国家通过修宪悄悄撤除了领袖连任的限制,少数国家更在新世纪以令人眩目的姿态重登国际舞台,向美国的地区政策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8.
张楚楚 《南风窗》2013,(5):51-53
两年前一场席卷中东的政治风暴虽暂告段落,然而新规则的确立充满了投机性和反复性。面临着"二次革命"的风险,能否切实改善民生环境,是新兴政权稳坐江山的关键。中东动荡爆发至今已两年多,突尼斯、埃及、利比亚和也门的新兴政权仍寝食难安,困难重重。许多人谈论民主的重要性,的确,在财富分配的意义上,民生环境的改善仰赖于民主建设。但当一些政权的失败主要是由于其未能解决与全球市场的关系,无法从财富增量上解决庞大失业青壮年人口的安置问题时,仓促扩大政治参与,政客承诺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李惠斌 《南风窗》2012,(25):12-12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劳动者阶级掌握政权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争得民主"。在今天看来,所谓争得民主就是争得人民广泛参与的权利,即我们表述的"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这些十分先进的政治理念如何在各个层面上得到落实和践行,从而使人民民主"更加广泛"和"更加充分",是最最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往往并不缺少先进的理念,而是缺乏这些先进理念能够得以实现的形式和手段。人民民主对于公权力是一种限制和挑  相似文献   

10.
赵博渊 《南风窗》2011,(19):80-82
野田派的"花齐会"在党内属于小势力,加上反小泽立场最强烈的前原派和营派,也还不如小泽派一家人多。而旧社会党、旧民社系政策主张偏左,与偏右的野田首相免不了政见分歧。如何处理各派关系将决定野田政权的党内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以列宁为首的党中央和"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围绕党内民主问题发生了激烈争论。争论各方都强调必须发展党内民主、都主张党的团结统一、都反对官僚主义,但对如何发展党内民主、如何实现党的团结统一以及如何反对官僚主义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并发生了激烈争论。争论的结果是,大会通过了旨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决议和严格禁止党内派别活动的《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但《关于党的建设问题》的决议很快被束之高阁,《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则被绝对化和滥用,党内民主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2.
"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美国高举"反恐"和"民主"两面大旗,以"先发制人"、"单边主义"、"政权变革"为手段,在全球尤其是中东和中亚大力散布以"自由"、"民主"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稍稍检视美国近期的外交行动:从阿富汗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朝核危机到伊朗核危机,从格鲁吉亚政变到乌克兰、吉尔吉斯斯坦政权的更替等一系列所谓的"颜色革命",再至"5·13"乌兹别克斯坦爆发的"骚乱",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窥见美国外交政策理念发生了新的重大转向.那就是小布什政府中以副总统切尼和前副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思想对布什外交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特别是2004年以来,美国在中亚及前苏联诸国推行的一系列以"颜色革命"为特征的外交政策中,把强调"意识形态"因素摆到了冷战结束后的新的高度.因此,探析美国外交政策理念的新保守化及其影响,对于维护和发展中美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萨米尔·阿明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提出的一些新观点并不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更正确、更先进,而且他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存在一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本文从"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中心—外围世界体系与经济全球化""当今时代的主要矛盾""资本主义民主"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萨米尔·阿明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观点的差异,进而指出:资本主义并不能与帝国主义画等号;中心—外围格局其实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民主的性质取决于经济基础,因此民主并不是普世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瑞金时期就开始了民主监督实践的不断探索,"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及"窑洞对"是民主监督思想的具体体现。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我国政党之间通过提意见、作批评的方式,以政党组织行为为特征的一种政治监督,在性质上体现出鲜明的民主性、合作性和表达性。全面从严治党对新时期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主监督既可以在政党之间直接进行,也可以通过人民政协来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尹鸿伟 《南风窗》2008,(11):70-72
在政权安全与赈济灾民之间,缅甸军政府仍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显然,灾情也无法避开复杂的国际政治角力,无法改变缅甸将军们对国家权力的掌握。"我们已在经济、社会及其他领域取得成功,并且恢复了和平与稳定。因此,多党且民主的选举将在2010年举行。"2008年2月9日,缅甸军政府意外发表声明:"根据军方的  相似文献   

16.
近半年来,中亚局势风平浪静。在吉尔吉斯斯坦发生政权更迭之后,“多米诺骨牌”就不再发挥效应。但是中亚国家各派地方势力和不同宗派在争夺政权,还有可能发生社会变革。中央政权的衰落会导致恐怖主义和刑事犯罪集团的猖獗。处在“风险地区”的国家,一个是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和总理库洛夫之间的权力关系并不稳固。由于议会议员代表的是国家的基本宗派,最近一段时间巴基耶夫与议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2006年初,议长迫于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宗派势力的压力,递交了辞呈。在民主传统历史悠久的国家里,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较量不会威胁到国…  相似文献   

17.
冷战后,苏联东欧国家民主化、北非中东国家"阿拉伯之春"、美国政治极化代表了民主所面临的三种不同类型的问题与危机:民主与民主化、民主化与民主巩固、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民主是一种目标,民主化是向这个目标转变的过程,民主巩固需要国家建构先于民主体制建构。美国当代民主体制的衰败是麦迪逊式共和体制与现代治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所致。因此,民主转型与民主巩固的失败,民主体制与现代治理的矛盾,代表了当代民主发展的困境。"强政府与有效治理"成为全球性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政治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最佳可行方案。中国政治学也要在政治体制改革的伟大社会实践中得到发展。政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国家政权。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国家政权的性质、体制、机构、活动和政权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国家政权问题,包括夺取政权与巩固、发展政权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政治革命问题,后者是政权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第三波民主化的浪潮中,"建造民主"是一种显著的民主化模式。由于种种原因,"建造民主"这一术语并没有得到认真对待。"建造民主"是指倚重政治精英和寡头集团的政治力量,以最短时间自上而下强制推行民主化计划的做法。事实上,"建造民主"的后果不仅在于民主制度难以在社会中扎根,更在于新兴的民主化体制并未兑现其应有的承诺,但是由于它们赋予了推动民主化的威权领袖更大的合法性和制度基础,使这些号称民主的政权并未被颠覆,反而在民主化计划严重受挫的条件下维持了稳定,从而给民主化蒙上污点。它的失败不在于挫败民主,而是污损民主。  相似文献   

20.
西式自由民主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民主话语体系之所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渐趋协调,关键在于围绕议会、选举、政党三位一体的"代议民主"核心制度安排,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体论述;同时,以"自由"替代"平等"作为核心价值,在本体意义上把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界定为维护个人自由。西式自由民主制度与民主话语体系成功的诀窍在于本体意义上自由民主与政体意义上代议民主的"表里相济"。围绕民主话语体系与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表里关系,在民主内涵等基础性概念的理解问题上展开对西方民主的反思,有助于探讨中国在民主话语和政治实践上另辟蹊径的可能方向。与本体意义上的人民民主相适应,中国政治改革需要着力落实的是政道意义上的参与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