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初春,北方某监狱,我第一次见到鱼立达. 32岁的鱼立达长着一张圆圆的娃娃脸,说话时眼睛总是瞪得大大的,看上去有几分和年龄不相称的孩子气.而现在,坐在我面前的他,却不住地为自己曾经的幼稚叹息.  相似文献   

2.
应电视新闻的要求,我电话联系了张玉庆,他愉快地接受了采访.当我背着摄像机走进伊力特酒厂那片低矮的住宅区时,见到了前来接我的张玉庆.我一愣:他不就是二十多年前餐厅的大师傅么?刚来酒厂时常在他手上打饭吃. 寒冷的冬季走进张玉庆简洁却很温暖的家,我仔细打量了他的妻子李琳,一时却很难将他俩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3.
离休以后,心绪常常是平静的,但一个人的时候,特别是大段大段地回忆过去的工作和生活的时候,那逝去的往事却往往令我激动不已.而在所有的回忆中,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在<党的生活>编辑部的那八年零一个月的工作和生活(1979年11月至1987年末,1980年3月我任副总编).每当我回想起这段经历时,总会被那种团结向上的精神所感动.那是一种和谐、真诚、拼搏、进取的精神.现在,我离开<党的生活>已经近十七年,件件往事却恍如昨日,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在记忆中越来越清晰.  相似文献   

4.
亲爱的丹丹: 今天你发微信问我,啥时候回来,我一下子想起那首古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转眼间,我来望奎支援抗疫已经半个多月了,时间过得好快,一切恍如昨日. 1月14日,我接到驰援望奎的任务,随即拨通了你的电话——我要准备行装,却找不到皮箱了.电话那端的你,听说我马上就要出发,没有时间道别,一瞬间好像蒙了.我还记得你声音哽咽、语无伦次地告诉我:"皮箱在衣柜里面."  相似文献   

5.
徐静 《当代贵州》2009,(8):51-51
<当代贵州>于我,有点像一个我越来越依恋的爱人,平淡中相识,认可中相知,依赖中难舍.常常是默默无言却又情意深长,而往往于细微之处体现丝丝真情.  相似文献   

6.
宏隽同志的诗《寸心集》就要出版了,嘱我作序。禁不住以欣喜、自豪之情日夜兼程,先睹为快。 我和宏隽相识有年,知面知心,颇有缘分。20世纪80年代初,他到省委办公厅工作时我刚离开不久,虽面不常见而心中常有,情非手足却淡而味深;1993年,我回来任省委秘书长时,他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相似文献   

7.
肖作福 《党史纵横》2004,(12):20-21
今年10月18日,是徐少甫同志逝世一周年的日子.一年多来,每当我一想起少甫同志,他那严肃而又亲切的面容便会浮现在我的眼前,他那朴实却又总能给人以深刻启迪的话语就会又回响在我的耳边.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在规范机构设置改革中,我走马上任当上了纳税服务科第一任科长,在我第一次开启纳税服务投诉箱时,恰巧碰上一封投诉信件,顿时,我心跳加速,像是自己做了错事被别人投诉指责似的. 当我再仔细观察这封投诉信时,信封不是制式的,信封上的文字不算优美,但投诉人留下的地址、姓名、联系方式却跃然纸上,我本能的意识到这是一封实名制的投诉信.  相似文献   

9.
名人与钱     
马克思:我决不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 马克思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著述了《资本论》,成为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财富,而他自己一生却过着清贫的生活。马克思经常为一块必不可少的面包而操心痛苦,但对他需要帮助的同志,只要有一点可能,他都倾囊相助。对革命工作更是如此,当第一张无产阶级报纸《新莱茵报》缺乏经费而难以办下去时,在一年里马克思就花进7000塔勒,不惜花掉最后一文钱,而一家却陷于贫困饥饿中。俾斯麦曾想利用马克思的才能为普鲁士政府服务,马克思付之轻蔑的一笑。他说:“不管遇到什么障碍,我都要朝着我的目标前进,而不让资产阶级社会把我变成一架赚钱的机器。”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我的一位朋友,是某基层单位的一位连长。过年期间因为朋友聚会喝酒过量而不幸从楼上坠下,胳膊和腿同时被摔成骨折,住进了医院。听说之后,前去探望。言谈之中,当我流露出对他在住院期间昂贵医疗费用的报销和正常的工资发放问题而担心时,我的这位朋友却“哈哈”大笑,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对我说:“没  相似文献   

11.
我当售票员已经30多年了,我觉得我没干出多大的成绩,而党和政府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建设部劳动模范,等等.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两会"期间,我还受到江泽民总书记、李鹏委员长的亲切接见.这些荣誉,既是对我这个普通售票员的肯定,同时也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工人》2021,(2):41-43
留在心头一道疤 何女士 44岁 商人 [诉说]我的出生没有给父母带来多少欢喜,因为两年前,我的姐姐已经出生了.他们本想要个儿子,可我是个女儿,长得又不如姐姐好看.母亲说我一生下来就像个丑小鸭,而姐姐却漂亮极了.父母把两个孩子都留在身边照顾不了,就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奶奶家.  相似文献   

13.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曾经采访过许许多多的公安战线优秀工作者,他们的执着、坚韧、勇敢,总是让我触笔生情、深受感动.每当回看采访笔记上记录的点滴时,一个瘦弱却挺拔的身影便逐渐清晰,那飒爽的身姿、可亲的笑容、感人的事迹,在打动我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成为我在工作中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4.
[案例] 在某省计划委员会农业处的党支部民主生活会上,科员小王正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给处长提意见:马处长不如刘主任关心我,我有实际困难,处里领导非要我下基层搞调研.而我跟刘主任谈,却能关心我,考虑了我的情况,让我留在委里不下去.听到小王的发言,马处长心里很火,一句话没说.会后,找到了刘主任谈了自己的看法,而刘主任则劈头盖脸地批评了马处长,马处长也没让份,"以后我处小王的事我管不了了,都找刘主任吧!"扔下一句话就气愤地走了.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学习导报》2012,(19):47-49
当北京正在为拆掉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而弄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时,山西大同却悄悄地落成一座梁思成纪念馆。这是我知道的国内第一座关于他的纪念馆,没有出现在他拼死保护的古都北京,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祖籍广东,却坐落在塞外古城大同。  相似文献   

16.
梁衡 《新湘评论》2012,(19):47-49
当北京正在为拆掉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而弄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时,山西大同却悄悄地落成一座梁思成纪念馆。这是我知道的国内第一座关于他的纪念馆,没有出现在他拼死保护的古都北京,也没有出现在他的祖籍广东,却坐落在塞外古城大同。  相似文献   

17.
王彦 《党史天地》2007,(9):46-48
我的丈夫陈先瑞离开我们11年了。我和先瑞结婚是在1942年,那时他任陕甘边区警备第四团团长,我们共同生活了54年。说来也怪,先瑞刚走那几年,我每日沉湎于悲痛和回忆中,夜里梦见他的时候却不是很多。而近些年,痛失亲人的悲情虽渐趋平静,但晚上睡梦中却能经常见到他的身影,梦见他年轻时的英气勃勃,也梦见他身着将军礼服时的威风凛凛,更梦见他离休后同家人团聚时的其乐融融。  相似文献   

18.
钟联 《党史文汇》2018,(8):57-58
我的父母亲在人生征途中永结同心、为革命鞠躬尽瘁却甚少把革命经历挂在嘴边.之前,我们兄弟姐妹六人对他俩的过去只知概况,还是在写此文查找资料时才对其经历多了些了解. 父亲钟非,广东揭阳人,1914年农历八月十八在老家出生,儿时跟随家人漂洋过海到了泰国.在异国他乡,爷爷起早摸黑地去干活,而家里的日子仍旧过得紧紧巴巴,尽管如此,爷爷还是勒紧裤腰带把父亲送进华人学校念书.我父亲深知机会来之易,学习相当刻苦,成绩也很不错,10多岁时便开始坚持勤工俭学.  相似文献   

19.
西北三绿     
梁衡 《新湘评论》2014,(20):56-59
古曲有《阳关三叠》,如怨如诉,叙西北之荒凉,写旅人之悲怆。今天,当我也作西北之行时,却感到别有一番生机,即兴所记,而成西北三绿。  相似文献   

20.
那是八九年前,在军垦第一连游玩时,我被正在那儿展出的兵团著名画家董振堂老师的《兵团人》水墨系列作品深深地打动了.那是怎样的画作啊.一张张饱经风霜但却坚忍不拔的面孔,一个个拉犁垦荒布满艰辛但却充满激情的声势浩大的劳动场面,让人情不自禁地升起一种悲壮感、自豪感、敬佩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