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长生 《求实》2005,(11):33-36
由于传统发展观经历了长期的滥觞与蔓延过程以致根深蒂固,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也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历史过程,远非一蹴而就.至关重要的是对其进行相应的社会构建.与传统发展观比较而言,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崭新的发展现.其根本相异之处在于,后者科学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两者关系的实质恰恰是隐藏于其后的主体际关系,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合理地协调主体际关系,籍此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最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王晶雄 《世纪桥》2014,(7):51-53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坚持走整体发展的道路;"协调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社会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为本"要求我们时刻牢记发展的目的,积极推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全面落实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实现科学发展与怎样实现科学发展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理论建构上的与时俱进与理论发展上的一脉相承是科学发展观理论品格的本质规定性;立党为公与执政为民、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科学发展观内在价值取向的本质规定性;在发展主体上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人民群众作用的统一、在发展过程中坚持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是科学发展观实践特质的本质规定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后提出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命题。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紧要问题是切实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杨近平  单连春 《唯实》2007,(6):13-15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作为主体的不同认识活动会导致人与自然的不同结果,人们当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理念的核心内涵就是要求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更加注重全面发展、人文关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笔者认为,在塑造新型科学团队的过程中.可以以后现代理念为指导.借鉴西方现代民主思想.进一步淡化等级观念.增添人文关怀,构建平等、民主、友好、和谐的团队关系。  相似文献   

8.
朱孔来 《理论学刊》2006,(10):77-7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至2020年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性理论,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和目标方向,三者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目标与理想方向”的关系,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关系。就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而言,无论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为了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而言,无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要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初秀英 《理论学刊》2007,1(4):51-57
马克思自然观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始终把人、人的实践活动、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作为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出发点,认为人作为相对于自然来说的主体性存在,既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目的,又是惟一可以依靠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自觉能动的调控者。生态取向正是马克思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现实依归。马克思认为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是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必要条件,同时他强调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并指出随着生产关系的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人类能够通过全社会的共同控制,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马克思的自然观并不因为主张以人为本而陷入反生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相反,它避免了生态中心主义因主张消极适应自然而陷入生态保护的空想误区,从而在更现实、更科学的基础上体现了自觉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生态取向。  相似文献   

10.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认识、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我国资源相对有限和浪费并存的国情、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都迫切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但是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主观上和客观上的限制和障碍。为此,只有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表率作用,落实科学发展观,重构主客体关系,才能真正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提出,是贯彻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形势的科学方法。全面统筹和落实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国内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改革、发展与稳定,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人与自然、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它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妥善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以社会实践主体人为基点,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文化内涵,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阐释,全面发展是对人与人关系的文化解读,协调发展是人与社会关系的文化要义,以人为本则是在文化实践的基础上达到的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摒弃原子式的个人主义,树立集体主义观点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解决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注重对内“自我”诉求,实现自我主体价值,构建人自身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细胞,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构建和谐企业“小环境”来确保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和谐是一种关系。社会和谐是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发展是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及其关系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深化的结果是人的需求得到不断地满足,利益得到不断地实现,能力得到不断地开发,与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得到改善,最终在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不断地化解和消融各种矛盾和冲突,使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危敬祥  吴昌林 《求实》2006,1(1):29-3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揭示了社会是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有机整体,社会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是社会诸领域全面协调的发展;实现社会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哲学和发展观为基础,体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发展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具有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发展观强调"自然、经济、社会"关系的整体协调.我们地矿部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实现地矿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经济社会学家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把握可持续发展,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和维护生态环境系统内部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之间平衡的整体利益实现的系统发展观,其核心是发展,关键点是可持续性。而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则以新的内涵科学地定义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种新的科学的动态的以人为本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模式,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重大创新和发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要讲究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