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恩来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伟大实践和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影响所造就的伟大政治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对于我们党来说,对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来说,周恩来具有永恒的文化意义。周恩来的伟人风范和伟大人格,就是这种文化意义的生动体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学习周恩来的伟人风范和伟大人格,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长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领导干部要发扬党的高度重视学习、善于进行学习的优良传统 习近平关于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思想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习意义上,强调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二是在学习内容上,强调领导干部要学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学习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三是在学习方法上,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要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相似文献   

3.
书籍,尤其是经典书籍,乃古今中外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而弥新,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倡议言犹在耳,  相似文献   

4.
6月11日,甘肃省委组织部机关举办年轻干部读书品评活动。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侯长安出席读书品评会。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省委组织部坚持把加强学习、提升素质作为切入点,着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引导机关党员干部争当读书学习的表率。读书品评活动开展前,组织部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书籍,举办了部领导向年轻干部赠书仪式。读书品评会上,39名年轻干部走上讲坛,围绕指定书目,联系思想工作实际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自己的所思、所悟、所获。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5,(25)
中国传统文化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理论来源,原因是:从毛泽东本人的读书经历来看,毛泽东一生读得最多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书籍并深受其影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正确的批判继承的态度、毛泽东哲学思想中蕴含着"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知行合一""民本主义"等古代哲学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要求党员干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先秦儒家思想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追求的君子人格中仁爱为本、舍生取义、勇于担当、诚实守信等完满人格伦理与新时期行政人员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高度契合,对我国公务员行政人格养成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人格是人的素质的综合体现。周恩来的光辉,影响更深远的,是他伟大人格的光辉。爱因斯坦在给居里夫人的悼词中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的影响,其人格的力量常常远胜于单纯的才智。"凡是同周恩来有过接触的中外人士,不管立场、观念如何不同甚至对立,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4,(32)
周恩来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杰出人物,他的高尚人格无论用多少华丽的辞藻都无法做出全面的概括,他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中外学者和党的文献都从不同角度对周恩来的高尚人格做出过高度评价,从发生在周恩来身上的四个比喻来对他的高尚人格做剖析。  相似文献   

9.
刘伟  晏俊杰 《学理论》2012,(17):21-23
农民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转型社会时期农民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农民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均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其现代政治人格的培育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培养农民现代政治人格的路径选择是:解决民生;发展民主;提升素质;畅通渠道.  相似文献   

10.
张永生 《民主》2014,(4):58-59
<正>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读书的新闻变得格外引人注目。媒体报道,深圳今年出现了一个新现象,曾被一些人视为"无用之书"的文史哲书籍销量走高,有的还成了畅销书。看罢新闻,笔者且喜且忧。喜的是,人们的读书取向在回归,品味在提升;忧的是,"有用"、"无用"的争论仍有所闻,废弃不读的现象并未消失,否则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0,(5)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学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思想进行了研究,对孔子的理想人格皆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学者们大多在重点论述理想人格的具体内涵,很少论述理想人格的判定过程。鉴于孔子的理想人格与心理学中研究的人格皆以现实生活中的人为基础。结合心理学人格研究成果,对孔子的理想人格进行判定及阐释,对于提升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及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孔子其人及其思想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书价越来越贵,出书越来越难,买书的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名著与社科经典,问津者与日俱减。所有这些关于书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甚至发出“读书今天不热门”的感慨。书,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结晶。人们仰赖书籍,才能将前人的经验与知识承继下来,从而深化之、发展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书籍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读书,可以求知,可以明理,可以解惑。正因为这样,世世代代,一切有成就的人,一切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几乎都“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书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浓厚的读书风气,是不能振作的。一个国家,没有浓厚的读书风气,是很难昌盛的。从读书之风,很可以觇见世情,推测将来。所以,“读书今天不热门”,就不是细事一桩,值得认真加以探访。探访所得,形成了下面一组文章。这组文章,角度各不相同,涉猎尚不深广,但也大致勾勒出了当前读书风气的趋向。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同志继承党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包含着许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新成果,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丰富性。掌握和运用大量中华传统文化,其文章讲话所引用经典几乎囊括了所有著名的诸子百家经典。二是全面性。有机运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及党的建设、国际关系等各领域。三是创新性。第一次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核心价值观建设、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等的重要手段。习近平的中华传统文化观,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三:  相似文献   

14.
"以文化人"就是用先进的、优秀的文化浸润人、培养人、教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讲话中谈到"以文化人"的重要作用,他的"以文化人"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文化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文化人"有利于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其具体的实现路径主要有:一是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也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价值共识。二是注重教育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化环境的建设。三是注重增强"化人"的主体意识。四是注重"化人"过程的艺术性。这四个路径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健全学生的人格,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柳春清  刘玲灵 《学理论》2014,(23):279-281
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是高校育人的重要目标,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教育的过程,结合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提出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对策如下:高校应转变大学教育观念;高校应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文史哲类的经典研读课程;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读书;大学生自身应选择读经典文献,摒弃垃圾书籍;大学生还应增加读书数量,培养读书习惯。  相似文献   

16.
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有着积极意义。本文从传统文化视域,即大德意识、公德情怀、私德修养三个维度对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行问题展开分析,进而寻根溯源、以古鉴今,用优秀传统文化来破解领导干部道德品行提升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的人格风范,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她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人们淡忘,更不会失去研究的价值。相反,这个课题将越来越显示出独特的健力,吸引国人不断地探究,从中得到新的启迪和力量。吕志、范英同志撰著。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一书,就可视作上述看法的见证。周恩来总理逝世已经二十年有余。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中国和世界,研究周恩来生平的著述林林总总,以汗牛充栋形容也不为过。尽管如此,对这位伟人的研究,恐怕也只能说是开了个头。从这个意义上说,《周恩来的人格风范》一书把对周恩来的初始研究着实地推…  相似文献   

18.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示,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  相似文献   

19.
周恩来是时代之子,又是民族之子。他既吸收了时代精神,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楷模,同时又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从周恩来身上,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看到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品德。需要指出的是:关于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的研究,许多学者往往只注重于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及私塾先生们对周恩来的教育和影响,却忽略了其他很重要的方面。正如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副编审赵春生先生所分析的那样:“周恩来早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除读书外,还不应忽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淳朴敦厚的民俗民风,以及更多的长辈们的行为、风范和吴越古地先贤明哲的思想、品德等诸方面的影响与感化。这是更大量,更经常,更直接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及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的丰厚滋养和突出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明确其教育的重要性、抓住其教育的关键点、提升其育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