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史记》的语言在历史的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秦汉时期语言最真实的反映,它形象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语言风格,在研究秦汉时期的语言的研究领域,《史记》是最好的参考文献,在这部作品中大量地展示了汉代的语言特色、语言习俗。通过《史记》中的熟语,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风土人情、政治背景、社会实况、文化现象等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公共领域"虽然是一个舶来词,但它在当代中国社会已经成为一种现实性存在。从社会政治功能来看,公共领域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培养了民主政治所必需的参与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义务意识和公共精神等公民意识。因此,培育和壮大公共领域是建设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3.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卢卡奇始终关注意识形态问题,他的意识形态理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乃至整个马克思主义研究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未发表前,卢卡奇就在其《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提出了"物化理论"。他的物化理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工人阶级真实境遇的揭示,是对当代西方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日益被割裂的深层反思,其目的在于形成工人阶级统一的"阶级意识"。本文试图对其理论做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15)
童谣游戏将内容丰富、充满童趣的童谣和操作简单、具有较强实用性与娱乐性的游戏相结合,它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动作与语言的协调性、鲜明的社会性。正因为如此,所以童谣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具有"三促进、一优化"作用,即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及运动能力的发展、促进幼儿认知能力及创造力的发展以及优化幼儿性格。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7,(12)
廉政是一种文化,它体现在反腐倡廉的各个角落,具有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历史上,它具有传承性;现实上,它根据不同反腐内容具有不同的特性。文章借鉴古代思想建设"国之四维"的重要地位、"以人为本"的育人方式以及"浩然之气"的弘扬等内容,思考传统文化对于现代高校廉政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近年来,网络流行语构成了社会民主进程的图谱,彰显着网民极大的创造力和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起到了"民主助推器"和"社会泄压阀"的作用.网络流行语由于是社会公共事件的代名词,且具有荒诞讽刺、简明扼要、寓庄于谐等特征,在吸引公众注意力方面常取得巨大成功.网络的超越时空性、便捷性、及时互动性给予网民"设置议程"的权力,而"议程设置"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因此,研究网络流行语对考察舆论导向过程是具有一定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解放思想实质上就是思想反思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反思不同于康德的批判反思和黑格尔的思辨反思.这种实践反思是奠基于社会实践与历史关系基础上的反思,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建构意识、扬弃意识、创新意识和开放意识.在对"历史走向"的把握中形成问题意识,在对"片面实践"的扬弃中完成理论自身的重构,在彻底的批判中,完成思想的解放和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王崇鉴 《学理论》2013,(21):181-182
历史教育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社会价值观的生成与确立,公民权利的维护与发展,都必须借助历史认识以及由历史认识所提升的社会参与意识和技能来完成。但现阶段的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在"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这两个教学目标上做较多的改革和探索,而忽视了对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独立人格的塑造,针对该问题做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9.
学界普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就是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以中国化形式,使马克思主义能够以中国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上述理解在一定意义上并未能充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定位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应主要不是提供形式或话语的支撑,而更多地是它作为基本国情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方法论"层面上,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经验性"质料"。新的历史条件下,传统文化之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内容而非形式上,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现实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展开,这种现实层面的影响并非是"博物馆学"的象征意义与直接话语表达形式的供给功能。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理论范式之所以是成立的,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术独立性:不仅公共领域及其观念源远流长,具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历史演变过程;而且现代公共领域理论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理论内容和学术发展逻辑;同时,公共领域概念本身也具有独立于"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理论规定性.因此,把公共领域问题从市民社会理论中离析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理论话语加以专题性研究,具有多方面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意识面对一个问题是:历史研究的规范应当如何满足于对所论题材的理解,而不仅仅吁求对它们的解释。在阐释的阐释者与阐释者之间获得历史阐释权威性的竞争具有分享权力的政治意涵。它从特定群体之中获得合法性且在群体之上施行它的权威。历史阐释真理性就会因其政治权威诉求而受到贬低,但将政治权威视作历史阐释的工具并予以抑制或升华是能够产生实质意义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以为,唯物史观只有借助于辩证法的形式论证方面才有可能证成。它所牵涉到的关于历史实在的内容未被现实化之前,辩证法之叙事话语形式就是它的内容。若错失这种"形式的内容",就意味着唯物史观叙事能力或意义本身的缺失。后现代历史叙事学的要害是受制于历史解释的形式特征,但它也更易在20世纪的历史转折点上自行暴露出形式主义的虚妄。当形式主义被当作免遭非难地为所欲为的方法,这里成为时代错误的正是作为形式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田晶 《学理论》2014,(5):157-158
历史遗迹是历史文明的浓缩和载体,它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水准。辽宁的历史遗迹种类繁多,特点突出,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中华民族先人生息、繁衍的遗迹存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所致,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应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科学"主要有两重含义:首先是对客观事物规律的揭示。以此观之,马克思主义可以被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但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的理解还有另外一个极为重要但不太为所人注意的侧面,那就是它强调一切科学的"历史性",认为科学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而是与人的感性活动即生活和实践密切相关,因而是历史地演变着的。在这个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都是"历史科学"。这一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概念区别于同时期其他科学概念的主要之处。  相似文献   

14.
"积淀"概念是理解李泽厚哲学思想的锁钥。作为日常语汇,它被化用为哲学概念,以揭示人类工具性生产实践历史之于人性心理的建构作用。其将物质生产实践的历史形象为"磨碎机、沉淀槽",基于社会生产实践的"社会心理"累积、沉淀在个体实践中,建构开放的心理结构。"积淀说"实现了历史的理性化和理性的历史化的统一,却将永恒先验的仁爱情感消解在历史性中。"积淀说"暴露出历史建构与先验真理的吊诡。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5)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通过"原初状态"的设置,推导出了两个正义原则。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它有很多细致和深刻之处。我们在运用罗尔斯正义论原则分析现实问题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历史条件具体分析,尤其注意分析历史背景、阶级状况、各方利益的诉求,然后再结合正义论原则解决现实社会的各种不公平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大"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辩证法:中国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可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直接进入马克思论证的社会主义社会.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可以超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但不可超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种"超越"与"不可超越"的历史辩证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必然性的历史根据,它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的特点.进一步研讨这一历史辩证法,对继续解决中国向何处去问题,对进一步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7.
宋丹 《学理论》2013,(8):246-247
有效教学是有效率和有效果的教学。幼儿园的有效教学由于其单位教学时间的短暂和幼儿教育本身的重要性而显得更加重要。幼儿园有效教学是合乎规律的、有效果的、有效率的。它具有:正确的目标、充分的准备、科学的组织、清晰明了、充满热情、以融洽的师幼关系为基础等特征。针对影响有效教学在教学理念方面的主要因素,提出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例如活动应紧扣目标、要求要具体、语言的"三精"以及给予幼儿积极具体的反馈等。  相似文献   

18.
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责古典经济学的范畴是非历史的,而没有将其看成是"历史的、暂时的产物"。在阿尔都塞看来,这一"历史的责难"并不是马克思最终的批判,且引起了极其严重的误解:把马克思的"历史"概念混淆为历史主义。一切历史主义的基本结构就在于黑格尔历史概念的同时代性,这种同时代性被作为理论条件强加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结构。于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就重新变成了意识形态的历史概念。在阿尔都塞看来,马克思的"历史"是以社会整体结构为基础的一个"没有主体或目的的过程",《资本论》构成了"真正的历史科学"。它所追求的完全不是理解作为历史的结果的社会的产生机制,而是理解这种结果即现存的现实社会产生社会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世界,是知识经济爆炸时代,人类社会正迎来生产力一次深刻变革,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需要有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创造力人才的培养,除了社会要营造有利的氛围外,高校教育是培养创造力人才的基地,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技能三方面内容,创造意识最重要,创造性思维是基础。人才培养能引起社会和高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  相似文献   

20.
罗骞 《理论探索》2020,(5):31-38
不论从理论的内容还是理论的特征来看,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本质的意义上被看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批判理论。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历史性、批判和自我批判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作为批判理论的主体内容是资本现代性批判。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对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主要体现为:通过革命的实践造就了当代历史的基本状况,通过资本主义批判影响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程,并影响了当代众多左翼思潮,塑造了当代的人类精神。通过阐释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的理论特征、理论内涵和历史影响,充分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在塑造当代人类社会和时代精神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和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