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复观是挺立于政治与学术风口的勇士.在"道"与"势"的抗衡中,他立足于传统文化,努力守护蕴涵其中的精神生命的价值,从忧患担当里彰显知识分子的学术情思及深广的天地境界,从而照亮了独立而自尊的人格之魂,省思当下,针砭现实也正是使其人生越来越深厚.这是徐复观的写照,更是当前逐渐被边缘化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在流亡者积极寻找精神家园以提撕自己生命高度的行程中,最终将推动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徐复观溯本求源,分析孔子对古代乐教的传承以及孔子对乐的艺术精神的新发现,把孔子"美"与"善"统一的音乐思想与道德伦理观念相结合,目的是要解读孔子的艺术精神,并揭示孔子"人生艺术化"的理想与境界。徐复观的这种探索,即使在今天的艺术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徐复现在解读孔子艺术精神的同时,对庄子的艺术精神也进行了十分深入的考察,指出由孔子所开出的艺术精神需要经过某种意味的转化方能成就艺术,而由庄子所成就的"道"之艺术精神,则可称为"纯艺术精神".而徐复观对这种纯艺术精神的追寻,对于我们当今人文学科的反思和人文精神的提升无疑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有其独特的思路和特点。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其建立途径首先是由“归仁”建立起政治主体,经过“转仁成智”的客观化过程实现“仁智双成”。“仁智双成”说作为他接引儒家文化与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有其思想的合理性,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疏释的典型范例,同时也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5.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于桂凤 《理论探索》2008,3(1):27-30
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观念具有本体和境界的二重性特征,这一特征在庄子之"道"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道"是庄子哲学的本体观念,一方面反映了哲学的超越意识、寻根意识及其明证性诉求,构成一切哲学冲突的逻辑前提;另一方面又更为深刻地表达了人的矛盾本性,并深深根植于人的生存矛盾中.  相似文献   

7.
道家思想由于晦涩难懂因而总被世人误解为消极的退缩主义,但在现如今道家文化越来越受学界的重视,而老子的道论思想是道家文化的核心内容。结合近代以来学者对老子道论的研究现状,主要论述了陈鼓应先生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特点,分别从"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道"为《易传》思想的主体以及具有人文精神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不仅展现出老子思想中积极入世的一面,也为今后老学研究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7)
中国哲学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哲学是其间优异的组成部分,老子哲学思想就蕴含了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以"道"解说世界万物的演化,着重人与自然和谐、尊敬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事物阴阳相生相克、彼此控制、彼此平衡。老子哲学中领导思想的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无为",它的思想在这些基础上论述"道"的内涵,并构建了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余鹂文 《学理论》2010,(13):63-63
"天人合一"是中国先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中华文化之"潜质"。"天人合一"思想在当代日益受到重视。儒、道作为中国文化中的两道中坚力量,对"天人合一"各有其独到的见解。通过解析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对于"天人合一"的不同见地,我们能更进一步地理解把握中华文化最基本的"原动力"——"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0.
老子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位哲人,其著作中包含着大量的认识论概念、范畴,认识论思想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他把"道"作为认识的对象,以"闻于道"作为最终认识目的,并且认为只有通过"静观"、"玄览"才能"识道"同于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