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延琦 《学理论》2014,(2):153-155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归根结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竞争。因此加强大学生主体性导向下的创新意识培养对国家建设、高校发展、大学生个体素质培养都有重要意义,以大学生主体性为导向培养其创新意识,必须要遵循相应的原则:主体与激励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同时在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培养机制,从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保障和激励机制四方面来促进大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以融媒体为载体开展传统文化类学生活动,是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做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也是适应环境,坚定文化自信,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需要。北二外传统文化节系列活动准确把握融媒体开放性、移动性、社群化、交互性、碎片化、时效性等特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活动时代精神和教育意义,建立了"思想育人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文化积淀与专业提升相结合、线上传播与线下践行相结合"的工作模式,正在开拓传统文化育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高校共青团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进步,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特点,为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应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努力探索出适合高等艺术院校共青团工作的实践育人模式。艺术院校共青团将主题创作、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探索出主题创作与大学生社会实践联动模式,为艺术院校形成富有特色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创造条件与可参照路径。  相似文献   

4.
包淑萍 《学理论》2015,(2):215-216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有利于有理想有担当的品质的培养;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拓宽就业和创业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9,(10)
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社会调查系列课程:《农村社会学》《社会调查方法》《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实践》和《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研究如何从基础理论和实践方法两个角度实现课程体系的相互支撑与融会贯通,构建知行合一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社会调查系列课程的体系架构,并以东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的拔尖班、普通教学班为对象开展实践教学研究,探索经管类本科课堂教学和实践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培养大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西省29所高校3 119名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总体上江西高校比较重视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并能将革命精神教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当中,但也存在如思政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薄弱、红色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弱化等问题。由此,提出加强大学生革命精神教育的对策如下: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政理论学习;改革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建立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丰富革命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推进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等。  相似文献   

7.
高校典礼不仅是一套仪程,更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结合,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尤其是针对90后大学生,传统的典礼活动已明显滞后于学生成长的现实环境。通过探析典礼文化育人功效和湖南农业大学的工作实践,探索提炼出高校典礼改革工作的理念、方法并提出高校典礼改革的思路:高校典礼应注重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贴近现实与崇尚精神相结合;高校典礼需与大学育人体系无缝对接;高校典礼文化应是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8.
成杰芳 《学理论》2012,(20):270-27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我们应该予以重视。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我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应该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个体内化与社会教化相结合、明示教育与暗示启发相结合、正式途径与非正式途径相结合、言传熏陶与身教影响相结合,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理性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高教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正日益显示出其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专业学习、能力培养、个性完善等方面的综合效能,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育三种社会职能的实现。本文仅就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育人职能的一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粗浅论述。 (一)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地位的确立所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识国情、受教育、长知识、长才干和作贡献的一系列物质与精神活动过程的总称。它兴超于  相似文献   

1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必修的课程,也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新课程实施以来.笔者认真研究新教材内容,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风头、猪肚、豹尾相结合;自学、讨论、试讲、精讲相结合;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严与慈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功夫和课外功夫相结合;平时考查、社会实践、试卷考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3,(36)
自2005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详细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应当通过校地联动、政企携手、完善管理、加强制度、注重引导等方式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途径。当前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前进行集中或分散形式的实习,但是毕业实习却存在一些问题。在分析大学生毕业实习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校内实践基地,把社会实践和校内实践相结合的观点。以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传媒系英语专业的博文翻译社为例,提出了要建立稳定高效的大学生校内实践基地,不断完善学生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监督和评价体系以及各个专业的校内实践基地之间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5,(5)
实践育人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具有科学内涵,但还存在一些问题,探索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新模式如下:提升教师素质,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合力;围绕志愿服务和专业实习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合理考核;科学评估,不断完善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姚慧  肖祥 《学理论》2013,(29):389-390
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来阐述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进而提出增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路径: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朱小祥  李俊 《学理论》2009,(15):222-223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传统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多年来,我们坚持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努力做到学校与社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相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相结合。通过立项研究,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践,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实践和实训过程河内容等领域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建设性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路径。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在实践探索中另辟蹊径,个体实践——跋涉文化取得了良好育人实效和社会反响。通过总结和挖掘这一以小见大的实践案例,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立意、策划、宣传、总结、分享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10)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根据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精品师范教育与特色打造相结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主要专注于以下三个方面: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加强以教师职业化教育为中心的创新能力培养;以专业学习带动实践技能训练,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高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人民、参与创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但目前,思政课普遍存在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因此,通过志愿服务学习、参观考察、假期实践等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建设实践活动基地、充分挖掘利用当地历史文化资源,加强社会实践的保障和评价机制,使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体验社会、锻炼能力、增长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业院校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中,发展出了众多新兴的、交叉型的文科专业,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如功利主义培养模式、师资力量匮乏、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作为农业院校中的弱势群体相比其他专业,农业院校文科大学生面临着较少的社会资源与就业机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与路径研究结论如下:提高认识与加强指导,增加实践自信;尊重多种需求,提供"个性化套餐"服务;建立新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0.
马冠朝 《学理论》2014,(2):218-219,238
形势与政策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对学生进行国情、世情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民办高职院校中形势与政策教育存在着一些基本问题,影响和制约该门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出了改革对策:走出认识误区,给形势与政策"合法"、"合理"地位;以教学内容为抓手,做到一个指导,两个结合;建设优良专职教师队伍;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实现以知识认识和实践为特点的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