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雅楠 《学理论》2013,(3):17-18
为应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维持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奥巴马上任以来对美国的军事战略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2011年2月《美国国家军事战略》报告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新一轮军事战略调整的结束和奥巴马政府"平衡与重塑"战略的正式形成。  相似文献   

2.
张薇 《学理论》2010,(1):58-59
奥巴马打着"变革"的旗号入主白宫,至今已有一年。本文通过分析奥巴马政府的亚太战略,解读日本在美国亚太战略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处的地位,从外部力量的影响和内部政策的变化中探析美日关系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吕平 《学理论》2012,(17):36-39
作为一种政治宣传,“美国重返东南亚”的表述存在着为奥巴马政府强势介入东南亚地区事务辩护的成分,并不是对冷战后美国东南亚政策的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上衍生而出的表述——“美国重返东亚”,承袭了为美国干涉东亚事务辩护的成分,有利于奥巴马政府借助论述的“软实力”弥补自身硬实力的下滑.盲目使用他人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表现出中国对国际事务表述能力的缺陷,迷失自身立场.只有认真分析美方的政策文本,并从自身角度加以客观论述,才会正确地理解国际力量的变动,有利于中国利益的长远护持.  相似文献   

4.
何晓跃 《学理论》2010,(26):181-182
小布什政府奉行单边主义政策,过度依赖硬实力,使得美国陷入外交困境。奥巴马政府实施"巧实力"战略,重视软实力的运用,以摆脱国际困局、重树美国的领导力。通过两届政府外交战略中软实力运用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软实力的运用有助于美国的外交战略保持延续性和稳定性,有助于推动伊斯兰世界和美国之间的相互认知体系的构建,有助于美国政府决策层摆脱单边主义的偏执。  相似文献   

5.
自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开始推行战略重心东移政策,将战略重点从欧洲、中东地区转向亚太。在一系列的战略举措中,美国渐渐展露出其战略重心东移的特点。本篇文章将从大战略的视角,对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特点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6.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美国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投入。美亚太战略调整初期似乎进展顺利,但实际上,美亚太战略的结构性矛盾正逐渐显露,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令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7.
1988年缅甸军政府接管国家权力后,美缅关系恶化,美国撤回驻缅大使,将使馆降为代办,并对缅甸实施严厉的制裁,以期迫使缅甸改变政治体制。然而20多年过去了,制裁并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反而使缅国内反美情绪高涨。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推行"巧实力"外交及"重返亚太"战略,恰逢缅甸国内进行"民主化"改革并有意与美接触,美国调整对缅外交顺势进行。从奥巴马政府调整对缅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入手,总结归纳其特点。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6)
奥巴马政府在执政之初,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为有效打击塔利班组织,维护地区安全形势,制定了"阿富巴战略"。基于该战略,美国对巴基斯坦予以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援助,加强与巴基斯坦各方面的联系。这一外交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巴基斯坦反恐能力,也促进了美巴之间的协调。但两国间基于对外战略、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具有根深蒂固的矛盾,这为两国反恐合作的发展蒙上了阴影。有鉴于此,美国应制定更加完善的外交战略方针,考虑巴基斯坦的利益诉求,进而使两国的反恐合作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4,(25)
奥巴马政府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全球大战略演进的必然结果。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提出,美国在东亚地区的活动日趋频繁,对正在发展的东亚一体化来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着手,通过分析近年来美国调整亚太战略的原因和表现,进而从深层次上研究美国重返亚太对东亚一体化的影响。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于东亚一体化来说可谓是一把"双刃剑",本文将探讨东亚国家应采取怎样有效的措施来应对美国的重返战略进而促进东亚一体化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对华政策的核心假设遭到质疑随着中国在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越来越多展现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外交和军事实力,美国国内在对华政策上的共识正在逐渐瓦解,这也引发了有关未来美国对华政策向何处去的争论。其实早在奥巴马政府2011年推出"亚太再平衡"战略以彰显其对亚太地区的  相似文献   

11.
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包括:控制中东石油资源、以"大中东民主化"战略为核心改造中东、借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为名、瓦解美国在中东最后一个公开对手伊朗并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尽管奥巴马政府的新中东政策尚未正式出台,但巴初露端倪,主要是:改变前任政府的强硬作风,修复美国在阿拉伯人中的形象;一如既往地捍卫以色列的"自卫权",对巴勒斯坦人的处境表示一定的同情,支持其建立国家;对伊朗和叙利亚等所谓的激进国家采取包括对话在内的综合战略.  相似文献   

12.
2月13日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了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新上台的奥巴马政府为重整美国经济迈出的第一步。然而,方案中赫然在目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却招致了美国国内和国际上的广泛非议。该条款规定,任何基础设施项目要获得经济刺激方案的资  相似文献   

13.
美国奥巴马总统上任后曾多次公开宣称,美国只能当"世界第一",不能当"世界第二"。为了续保"龙头老大"地位,奥巴马政府加大了  相似文献   

14.
正菲律宾与美国日前达成协议,允许美军以轮换驻扎形式使用5座军事基地,其十一座空军基地就在靠近南沙的巴拉望岛上。据美国驻菲大使菲利浦·戈德堡透露,该协议有效期为10年,美军将"很快"展开在这些基地的人员部署及相关后勤工作。不仅如此,处于"战略休整期"的美国陆军有意在东南亚国家寻找"装备预置仓库",方便其与有关国家进行传统和非传统军事合作,为积极介入南海"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5.
金灿荣  戴维来 《求知》2012,(8):47-47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来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因而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在政治(外交)上,美国全面参与本地区多边机制和架构,加紧密切与地区国家的关系。美国全面调整以往"不介入"南海争端的政策,目的就在于积极寻找并抓住"重返"战略的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16.
12月15日,中美第六次战略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本次对话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美国正处于新旧政府过渡期,布什政府期望给本届政府的战略对话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奥巴马政府无疑会对布什政府的外交遗产进行清点和评估,因而本届对话就具有了承上启下的意义;另一方面,自从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国内开始反思美中战略关系,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美中关系的重要性,一些人甚至提出中美两国集团、中  相似文献   

17.
魏民 《党政论坛》2011,(14):4-4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打着“重返亚洲”的旗号,美国从经济、政治和安全等方面“多管齐下”,全面加强对亚太地区的投入。美亚太战略调整初期似乎进展顺利,但实际上,美亚太战略的结构性矛盾正逐渐显露,西亚北非的动荡局势令这种矛盾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6,(9)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大举措,是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伙伴关系的战略设计。民意是影响战略推行的关键因素,但在东南亚地区为倡议获取民意存在诸多阻碍。从东南亚华侨华人视角出发,根据东南亚华侨华人本身的特质和现实发展这两个维度,探析东南亚华侨华人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民意构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面对金融海啸,美国新组阁的奥巴马政府中出现了"购买美国货"的贸易保护主义呼声。有提议要求总规模约为9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所需要的钢铁,要由美国企业在国内生产。美国国会参议院2009年2月6日在经济刺激计划中还加入一项议案,限制接受政府金融救援资金的美国银行雇用外国员  相似文献   

20.
正"一带一路"是我国十三五时期以及更长阶段的一项重要国家战略。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李克强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一带一路"建设作了部署。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对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而且对上海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创造了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