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的天下,细细分辨起来,有三层意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天下"即自己的家国,就是历史上的汉朝、唐朝的江山社稷(明清之际有人更提出朝廷与天下有区别)。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的"天下",与朝贡体系有关。除了中原王朝之外,周边蛮夷,也在这个"天下"之内。所以,唐太宗被四夷君长尊为"天可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李白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浪潮丝毫不能抵挡区域性价值观念新波的回荡。在众多区域性价值观念类型中,东亚价值观"风景这边独好"。东亚价值观是在东亚这个"世界区域"生成并为东亚诸国人民坚守的价值观念。她是一个博大精深的完整体系。在当代,东亚人在应对全球化时代挑战中要求的"共存与共赢",就必须从价值观念的构建做起。  相似文献   

3.
儒学资本主义是一种东西合璧式的资本主义,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的一种特有模式,曾创造了东亚奇迹。它在文化理念、制度安排、战略选择上独特的东西和合式发展取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明代朝贡贸易与月港私人海上贸易的兴起明政府一改前朝鼓励海上贸易的政策,严厉禁止私人海上贸易,只允许官方的朝贡贸易。明廷虽然也设有市舶司,但其"专管进贡方物,柔待远人"。明廷对各国朝贡的贡期﹑贡道﹑船舶数和朝贡人数都有严格的规定。繁琐的程序与严格的限制使得许多番舶不愿到明廷规定的港口贸易,转至地方港口交易;巨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 ,一些学者以东亚地区经济成功的事实来否定韦伯儒家伦理研究的结论 ,是建立在对其观点误解的基础上的。事实上 ,今日东亚地区的经济成功已不能单从儒家伦理这一单纯的文化因素来考察 ,其原因应从文化因素与制度因素的结合作用上、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角度以及成就目标转向的角度来寻找。韦伯所研究的传统意义上的儒家文化在如今的东亚地区早已不复存在 ,其对东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在其本身已发生了“现代化”和嬗变的基础上 ,并且是在其它因素的配合作用下发挥的。对韦伯中国儒家伦理研究的认识 ,应用历史的眼光 ,并结合现实进行实事求是地、公正地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6.
张芬  王晓荣 《理论导刊》2016,(8):117-120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是关于世界历史最早的合法性、垄断性叙事类型,以其对人类整体上的进步观念的笃信和空间二元性特征而深刻影响着西方甚至人类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种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遭到史学界的一致批判,但其关于历史进步的观念却被继承下来。中国的世界史编撰从一开始就突破了西方历史"元叙事"的模式并面临着重新改写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7.
郭闯 《各界》2009,18(11)
<学记>是古代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体系较为完整的教育文献,是先秦儒家学派教育思想和教学经验的高度概括.它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一脉相承,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原则等方面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西方近代历史"元叙事"是关于世界历史最早的合法性、垄断性叙事类型,以其对人类整体上的进步观念的笃信和空间二元性特征而深刻影响着西方甚至人类的自我认知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这种隐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叙事,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遭到史学界的一致批判,但其关于历史进步的观念却被继承下来。中国的世界史编撰从一开始就突破了西方历史"元叙事"的模式并面临着重新改写的时代任务。  相似文献   

9.
正天津市河东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断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市容市貌、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美丽河东建设步伐,居民生活条件和环境焕然一新,人民幸福感显著提升。河东历史源远流长,经济民生稳健发展河东历史悠久,产业底蕴厚重。河东区位于天津市区东部,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以地处海河之东而得名。境内大直沽是天津市区最早的聚落,  相似文献   

10.
契丹族是公元10--12世纪活跃于中国北方草原的一个颇有作为和建树的游牧民族.面对当时极其复杂严峻的生存环境,契丹族不但建立起了自己独立的民族政权,而且与时俱进,勇于开拓,胸襟宽阔,博采众长,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典章制度,其中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北、南面官制的推行,就是一个富于创见和了不起的构想与思维,集中体现了该民族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创造性的治国理念.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7)
命运共同体秉承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性"以及目标"高阶性"内涵,在新的全球语境下成为继和谐世界理念之后中国外交战略上新的话语思维体系并同时向内触发中国民族工作新的思考。其显示的历史(历时)性时空逻辑和多层次、跨体系表征能够助推当前及未来中国的多民族国家治理视域向着更为深邃和宽广的方向和路径延展。  相似文献   

12.
联邦主义最早产生于欧洲,并经历了从神学联邦主义到政治联邦主义的转变。在大陆欧洲的联邦主义渊源中,"欧洲观念"和"权力分散"(subsidiarity)是对欧洲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理念,并似乎决定了欧洲统一进程要经历从联合、联盟到联邦的过程。英国的联邦主义思想因其更少宗教色彩而成为现代联邦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际上对欧洲历史的和现实的联合具有更大、更直接的影响。欧洲联盟已经走过50年的历程,梳理和分析欧洲联邦主义的传统与理念,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联邦制本质的认识,对于理解欧洲一体化和欧洲联盟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开放发展理念针对的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发展的瓶颈:"中国发展"面临"安全困境"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加速互动,但正当中国深度融入世界的时候,中国的发展却遇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安全困境"。"安全困境"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约翰·赫兹最早提出的。这一概念告诉我们,国际政治体系的基本特点是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状态下,行为主体缺乏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改革历史关头在国家层面提出的"顶层设计",是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历史阶段后最高层次的宏观指导理念。这一理念伴随改革提出和深化,具体体现在邓小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客观环境、旗帜与道路、历史阶段与根本任务、组织保障与政治保障的认识和设计上。理论界对邓小平的"顶层设计"存在很多模糊认识,科学理解邓小平"顶层设计"理念,必须准确把握邓小平"顶层设计"的提出基础与方式、设计方法与过程、层次划分与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抒望 《求知》2014,(5):11-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系统总结我国35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治国理政理念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区域金融合作理论以及欧洲货币合作、拉美国家"美元化"的实践经验,总结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剖析了当前东亚区域金融合作面临的种种困境:东亚区域金融合作缺乏强有力的组织机构,东亚各国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宗教信仰等存在巨大差异,美国的影响和区域合作缺乏领导核心。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国际区域组织金融合作的经验教训,提出进一步推进东亚区域金融合作进程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对东亚14个国家或地区的多数民众而言,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若考虑到对未来十年发展的预期,东亚民众对中国影响力的认同则更强。大多数东亚民众倾向于对中美两国都给予正面评价,并认为中美在东亚具有广泛的合作与互惠的基础,而非对立或零和关系。对东亚民众而言,经济优势在个体与总体层面均是中国在亚洲软实力的重要助力,而美国则具有中国所不具备的现状优势。制度差异在个体和总体层面都显示出"同类相近"的现象,但中美并未被东亚民众视为对立关系。文化解释在个体上具有解释力,其影响方向并不因评价对象是中国或美国而有所不同;在总体层次上则表现为,与中国文化价值越近似的国家或地区,对中国影响力评价就越正面,反之则更倾向于正面评价美国。来自东亚社会的调查资料印证了"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的论断,表明中美两国在东亚合作共赢具有广泛的民意基础,中国在新型国际关系构建方面具有良好的周边环境与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符合马克思人学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人学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人性基础、动力基础、价值基础、历史基础。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人性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的本质展开的内在应有之义;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动力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的社会性需要在世界图景中的呈现;马克思人的利益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人的利益生成和发展规律,体现人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人的历史理论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历史基础,人类命运共同体依据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表征人的发展的现实逻辑。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质上是"人为的"与"为人的"辩证统一,是"依靠人民"与"为了人民"的辩证统一,是世界人民共同建设与世界人民共同享有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
阿普尔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最早创立者和最早在北美倡导批判教育的领军人物之一。分析阿普尔对"保守主义的复兴"这个特定历史情境的理解,阐述其"批判的教育研究"的时代背景,官方知识的政治和捍卫的立场,可以更好地理解阿普尔的思想和主张。  相似文献   

20.
地方立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统一体,是对国家立法的重要补充和探索,同时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领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如何发挥地方立法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实践的发展需要观念思路的转变,理念思路是立法的指南,科学的理念思路是地方立法和谐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