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继上期"大讲堂"对"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进行讨论后,本期我们又组织了三位法律专家对此作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本期来我们"大讲堂"作客的三位法律专家所持观点大相径庭,"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显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3.
诱惑侦查"建议"是个馊主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本期来我们"大讲堂"作客的三位法律专家所持观点大相径庭,"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显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4.
诱惑侦查不宜针对官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继上期“大讲堂”对“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进行讨论后,本期我们又组织了三位法律专家对此作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期,有些刑事法律专家向有关职能部门提出设立受贿案件的“诱惑侦查”制度建议的消息,经媒体公开后,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一些法律界人士更是对此话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本期来我们“大讲堂”作客的三位法律专家所持观点大相径庭,“诱惑侦查”能否在司法初查中得以运用?显然是值得探讨的。  相似文献   

6.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与传统侦查手段相比有很多优点,在毒品案件的侦破中更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一般分为"机会提供型"和"犯意诱发型"两种类型。但是诱惑侦查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当,会侵犯公民的正当权益。我国对此出现法律缺位,造成适法混乱,很有必要进行法律规制,落实"以法治国"之理念。因此只有对诱惑侦查进行合理规制,才能趋利避害,有效的打击犯罪,适应不断变化的犯罪形态,提升司法权威。  相似文献   

7.
李思睿  顾娜 《法制与社会》2010,(14):277-277
诱惑侦查,是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虽然国外学术界对此早有研究,但我国在理论研究上则是一个新的领域。由于诱惑侦查的特性,难免会在适用中侵犯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实践中的诱惑侦查,有必要从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行为方式和程序控制上进行规制,将我国的诱惑侦查纳入法律的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8.
姚华  马红平 《政法学刊》2005,22(2):20-23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特殊的侦查手段,已为我国侦查机关广泛运用,但由于我国的立法对此未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衍生出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国应在考察、借鉴各主要法治国家处理诱惑侦查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承认和规制我国的诱惑侦查,从而促进刑事侦查法制的改进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诱惑侦查手段在犯罪侦查中存在合法性不足的问题,在实践中的运行处于封闭状态,不符合侦查法治化原则。学界对诱惑侦查合法性界定的"两分法"标准存在缺陷,不能合理地解决诱惑侦查手段在毒品犯罪侦查中的合法性及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对诱惑侦查合法性标准实行"三分法",可以较好弥补"两分法"标准的不足。最后以"数量引诱"和"打预谋"侦查方法为例,分析其合法性及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诱惑侦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犯罪案件日益复杂化已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新兴的"无明显被害人"的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如毒品犯罪案件、伪造货币案件、组织卖淫案件和网络犯罪案件等,以其高度的隐蔽性、组织性对传统的"回应型"侦查手段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在实践中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侦查手段——诱惑侦查应运而生。同时,由于诱惑侦查在侦破上述犯罪案件方面的不俗表现,因而倍受各国侦查机关的青睐。笔者试对诱惑侦查的基本理论、诱惑侦查的合理性探析、诱惑侦查价值评价等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诱惑侦查"是司法界十分关注的法律问题。由于我国侦查制度自身固有的缺陷,各方面对诱惑侦查的本质问题认识还较模糊,以致于诱惑侦查在实践中的误用、滥用的现象很多,对国家的法治建设构成很大威胁。需要充分认清诱惑侦查的一些基本问题,为正确实施诱惑侦查提供强有力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颖 《法制与经济》2009,(14):14-15,17
诱惑侦查,是刑事诉讼中一个特殊的侦查手段。虽然国外学术界对此早有研究,但在我国的犯罪侦查理论研究上则是一个新的领域。近年来,在我国侦查机关经常使用诱惑侦查手段破案。但此举缺乏法律依据,基本上处于无法可依状态,又容易侵犯人权,法学界褒贬不一,本文持肯定的观点,探讨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法律规制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恪 《法制与社会》2010,(27):34-35
诱惑侦查是世界各国司法实践中普遍认可的一种特殊侦查手段,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目前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也有使用诱惑侦查来查明案情、获取相关证据的案件。但是由于诱惑侦查制度的特殊性,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得不慎重考虑如何对其进行规制,而现行刑事诉讼法却并未对此问题有所涉及。同时,在刑事诉讼法即将再修改之际,将诱惑侦查制度纳入新刑事诉讼法中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因此,本文中对诱惑侦查制度一些相关问题予以论述,同时研究如何将该制度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诱惑侦查”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正式的侦查手段,始于大革命前的法国。当时的统治者路易十四为了维护其统治,将诱惑侦查作为一项捕捉革命党人的特殊政策,用于镇压资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而诱惑侦查作为专业术语则源于美国。美国早在1930年前就对此展开了充分研究,并形成了为诸多国家得以效仿的学说和判例。近几年来,为了破获常规侦查手段无法侦破的“隐蔽性无被害人案件”、“有组织犯罪”以及其他新型犯罪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各类新型犯罪的不断出现,诱惑侦查这种历史悠久且被许多国家法律认可,被世界各国侦查部门广泛应用的侦查手段,在我国的侦查实践中也逐渐增多。从我国司法理论与实践看,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其焦点就在于诱惑侦查手段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对被诱惑犯罪者的罪责问题。这些争论反映了运用这一侦查手段所暴露出的问题,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法制建设的进步和人们要求将侦查活动严格纳入法制轨道的呼声。鉴于我国法律尚未对此做出规定,为了使这一侦查手段得到广泛而合理的应用,有必要对诱惑侦查的合法性及法律规制进行探讨,以指导侦查实践。  相似文献   

16.
诱惑侦查的是非之争与规则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对诱惑侦查的争论从未间歇,但深植其中的实践理性与人权保障的终极目的使之生命力愈发顽强。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151条增设"有关人员隐匿其身份实施侦查"与"控制下交付"等关涉诱惑侦查的具体内容将进一步提升侦查的法治化水准。然而,如此重要且倍受争议的内容却用了及其简略的法律条文,不仅难以消解人们对该制度存在的一贯争议,而且极易导致其实践"失灵"抑或"变异"。鉴于此,有必要从程序操作规范的角度对诱惑侦查的司法适用规则予以补充与细化,力促实现侦查主体法定化、案件范围类型化以及判断标准可控化等,并适时创设"后司法审查制度",以促生该制度理性的最大化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诱惑侦查"制度,其概念来源于西方的司法理论。本文从两个具体的案例分析起,系统、全面地论述了"诱惑侦查"的合法性认定。  相似文献   

18.
刘亮 《法制与社会》2014,(12):123+127
诱惑侦查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尤其在毒品犯罪中,司法机关明确规定了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本文通过对诱惑侦查的法理分析和域外立法的考察,指出诱惑侦查的必要性,并区分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和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得出应当控制机会提供型诱惑侦查、排除犯意诱发型诱惑侦查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周启成 《法制与社会》2012,(28):293-295
在当前"口供中心主义"的大环境之下,作为职务犯罪侦查的新手段,讯问型诱惑侦查依托其取得口供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侦查机关的重视和青睐.然而,这种侦查方式存在着硬伤,它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侵犯侦查对象的权益,容易产生诱供的嫌疑,因此,通过诱惑的方式得到的证据要经过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严格审核,这限制了讯问型诱惑侦查的推广.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利用艮好的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来规范和制约,是讯问型诱惑侦查得以广泛运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试论对诱惑侦查的法律限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诱惑侦查是侦缉狡诈罪犯,查明大案要案事实真相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侦查方法。由于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对此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因而,其实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何对诱惑侦查进行必要的法律限制,关系到此方法的合理应用,同时也关系到刑事诉讼法公正、正确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