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权力漫谈     
离岗之后,旁观权力,深思默察,颇有感悟,心之所想,笔之所至,是耶非耶?望广大领导干部鉴识。  权力不是永恒的,要“上”得健康,干得洒脱,“下”得痛快  对社会而言,对一个群体而言,权力是永恒的。因为一个社会、一个群体,离开了权力、权威,随时都可能陷于无政府状态。别说健康发展,就是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都无从建立和维系。但对某一个具体的人来讲,哪怕他处于权力的峰巅,其权力也是暂时的、相对的。从获得权力到失去权力,不过是一个过程。对于这一点,有的掌权者想得不清,看得不透。他们“官”念太强、权欲太盛,他们迷…  相似文献   

2.
剑桥大学教授阿克顿勋爵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一般认为在这句话里表达的意思是权力必须有某种约束,没有约束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由这句名言我们开启的制度设计是权力应有所约束。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也许到目前为止,我们仍然停留在权力必须约束,停留在权力必须监督。事实上,这句名言中的“权力”如何界定?“腐败”如何界定?“绝对”如何理解?为什么权力天生具有腐败的倾向?为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5):48-48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服务”两字折射了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走向一:由“全能”走向“有限”。政企分开,政府的权力归政府,市场的权力归市场,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凡是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应当由市场解决;即便是市场、中介解决不了,需要政府出面解决的问题,政府也得启用事后监督而不是事前监督。  相似文献   

4.
权力腐败是指“为谋取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侵犯公众利益,破坏某种现存社会关系的行为。”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中国,任何一位领导者手中的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都属公共权力。如果权力当事人利用被授予的权力谋取私利就是权力腐败。   权力腐败的产生离不开两个必要条件,一是利己主义的思想动机,二是权力机制的缺陷。前者是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后者是外因,为权力腐败的施行提供可能。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学说原理,内因是前提条件,是“因”之所在。因此,权力腐败的根本原因是掌权者在自己的意识形态上走入了歧途。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5.
从农村的村务公开,到一些企业中实行的企务公开,再到党政机构中正在推行的政务公开,应该说,中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领域不断在拓展,内容不断在深化。形势喜人。 “公开”原本是个平常的词汇,一些为政执事者之所以对它讳莫如深,从表面上看,即使不是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大约也是为了维护某种“必要”的形象和权威。从根子上看,则似乎要追溯到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牧民之道上。孔子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说得相当坦率:小老百姓么,让他干什么他就老老实实地干  相似文献   

6.
曹操是我国封建时代一位重视人才,善于招揽、选用人才的杰出政治家。在他身边,可谓人才云集。他重视人才的事例,对我们或许还有某种借鉴的作用。东汉末年,群雄竞逐,臣主相择。在这多事之秋,人才对于建功立业起着重大的作用。曹操认识到“此特求贤之急时”,屡下求贤令,每获能人,便欣喜过望。得荀攸,他说:“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得郭嘉,他喜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贾诩来投,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以新的视角对法理学中的权力概念作了新的诠释。权力是主体为满足其需要的意志及为实现其意志的能力,权力的主观性表现为它是主体为满足其需要的意志;权力是自然生成的,不需要法律的赋予,“天赋人权”之“权”是权力的权,而不应是权利的“权”;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是权利而不是权力;法(制定法)由权力与权力间的冲突关系产生。  相似文献   

8.
秦莉莉 《前沿》2014,(9):234-235
清人郑板桥画竹积淀了三种境界,“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种境界各有玄妙。作品的构成要件作为著作权法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自有抽象、艰涩之处,而借助郑板桥画竹的境界进行解读则显得明晰透彻、易于把握。“眼中之竹”代指客观实在物,“胸中之竹”代指思想或情感,“手中之竹”代指“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创造性智力劳动成果”。在此解读之中,以作品为客体的著作权私权属性得以彰显,著作权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内容也尽得融注。  相似文献   

9.
张民省 《前进》2004,(2):46-46
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权力所提出的道德规范,又反映着领导干部在权力行使过程中所应追求的价值目标、道德人格和精神境界。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认为:“政者、正也”。他把公正、正直看作是统治者最高的道德规范;还指出,“为政以德,比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在中国古代廉洁被视为“国之四维”、“仕者之德”,其重要性被推到“为政之本”、“为官之宝”的高度。目前,在社会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即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要消除权力腐败只…  相似文献   

10.
自决权是警察处理治安问题的一种权力形式。自决权的行使,不仅关系到是否对现行违法犯罪行为的有效控制,也关系到怎样充分发挥法律的控制作用和刑事司法体系怎样充分保证人民警察有效执法。因此,充分确认人民警察的自决权并予以保障,对于充分发挥人民警察的职能控制作用,完善人民警察法规体系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按照通俗的解释,自决权就是警察根据某种具体的客观情况,依照法律采取某种行动的权力。国外有的叫“自行处理权”或“自行处置权”。它有四个方面的特  相似文献   

11.
维权力影响力是相对权力影响力而言的一种综合影响力。影响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心理与行为的能力。统战干部的影响力由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构成,统战干部的权力影响力,主要是由组织赋予的,即担任了某种职务就有了某种职务的权力。而统战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则是由其本身的品德、知识、才能等自身行为所产生的。探讨统战干部非权力影响力的形成与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人民政坛》2009,(4):40-40
高新民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权力需要制约。是防错纠错和反腐败的根本之道,这已是国内外公认的观念,也是被古今中外的历史所证实了的真理。但就权力制约的途径来看。主要有三种:一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这本质上是权力配置问题。也就是政治体制内部结构问题。至于以什么形式来体现权力的结构分配。如何体现权力之问的相互制衡,则应当根据不同的国情来加以选择,如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二是以权利制约权力,即由来自于社会的力量来制约权力,这体现了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肖东波 《前沿》2005,(3):21-25
在 1957年党的整风运动中, 邓小平提出共产党的领导资格问题。所谓“资格”, 就是为获取某种权力而必须具备的先决条件。邓小平认为, 党对中国的领导是一种很大的权力, 获取这个权力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先决条件, 就要看共产党做得怎么样。做的好就有领导资格, 做不好就会失去领导资格。围绕这个问题, 邓小平对执政党的建设展开了一系列论述, 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邓小平关于共产党领导资格的论述, 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所面临着的严峻现实, 也真实地反映了邓小平对执政党建设的思考, 这是一个具有极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华其睡狮乎?闻之当勃然兴;中华其病象乎?闻之当霍然起!”这是七十多年前李大钊发出的愤然呐喊和科学预言,也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宏图大略。今天,这个宏图大略由梦寐以求的理想将变成伸手可及的现实。 14年来,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整个国家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华大地发生了历史性的伟大变化。如今再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已经不需靠“精神胜利法”,也不是某种不可企及的青鸟和憧憬,而是铁  相似文献   

15.
钟迅 《政策》2000,(3):57-58
张居正(1525~1582)是我国明代权力最大的宰相,也是从政兴革最多的宰相。与张居正名字联得最紧的是“一条鞭”法,还有官吏考成法。与张居正同时代的大思想家李贽称他是“宰相之杰”。 张居正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经过近两千年发育的封建制度正走向衰落,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生产关系日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  相似文献   

16.
权力的价格     
权力有价格吗?眼下有一句流行语,叫做“权钱交易”。可见,说权力有价并不新鲜。但是,你见到过权力明码标价的市场价格吗? 有一次,我在出租车中与司机聊天时,就从中发现了这样一项权力的价格。 “既然有这么多人想经营的士,政府为什么不发给‘票’(经营执照)呢?”我问道。 “因为政府说,出租车太多了。”司机回答。 “那么,出租车真的大多了吗?” “确实是太多了嘛,你看满大街跑着多少出租车。” “你现在的收入比你前两年在工厂干活时的收入高得多吗?” “那当然,起码也得高个三四倍吧。” “既然如此,那就说明出租车并不…  相似文献   

17.
黄淳 《公民导刊》2008,(8):17-18
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无论从法理角度或法律实践角度,人大代表在行使国家权力时,代表职权是平等的,没有“大小”之分。 首先,从法理角度看,没有代表“大小”的区分规定。人大代表是法定职务名称。根据职权法定的原则,人大代表的职权,由宪法和代表法规定。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18.
“一把手”要重权威不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利宏 《前进》2003,(1):43-44
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一把手”应当有权威,这是发挥主导作用、驾驭全局工作的重要条件。权威的重要支柱固然是权力,但不单纯靠权力来支撑,而是职权和威望的综合反映。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一把手”把权威误解为权力,认为要想权威大就得权力多。于是,事无巨细统统管,权无大小揽,结果,揽散了班子、揽冷了人心、揽低了威信,影响了工作。笔者认为,“一把手”乃至所有领导者都要重权威而不要重权力。一、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应服务人民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是一种高层次、多类型的支配力量,其影响力由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政者,正也     
刘建明 《当代广西》2009,(19):43-43
春秋时期,孔子在回答季康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这里的“政者”,是指执掌权力之人,也即为政者。这里的“正”,既有公正之意,也有正派之意;既有为官之正。也有为人之正。  相似文献   

20.
《人民政坛》2013,(3):42-42
李永忠在《人民论坛》2013年第3期载文《十八大报告中的“五权”之思》认为,十八大报告最大的亮点就是散见于报告中的“五权”思想:分权、授权、确权、治权、民权。第一是分权,就是科学分解权力。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党委与政府的关系,或者说是权力行使与权力制衡的关系,分权的思想在这次报告中体现得非常多。第二是授权,就是授予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