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1992,(21)
为什么把5月17日定为“世界电信日”呢?这还要追溯国际电信联盟的有关历史。 电报正式用于公众通信是在1844年。为了使电报发挥更大的作用,欧洲几个国家先后成立了“德奥电报联盟”和“西欧电报联盟”。1865年5月,这两个组织合并成“国际电报联盟”,以便接收更多的国家参加。 以后,由于电话和无线电发明的广泛应用,“国际电报联盟”于1932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五届全权代表大会上,决定将“国际电报联盟”改名为“国际电信联盟”。 为了纪念国际电信联盟的建立及强调电信在国  相似文献   

2.
1959年新加坡成立了自己独立的政府。政府成立之初一段时间内,几乎所有公共部门都弥漫着腐败气息,公务人员团体贪污受贿的现象屡见不鲜,个人以权谋私的行为更为普遍。经过一段短时间的治理之后,新加坡转变成为世界公认的政治上最廉洁的国家,其中有许多反腐败的经验值得总结。政府是一个公共管理部门,仅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新加坡在反腐败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取得的经验,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反腐败斗争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成立专门的反腐败机构,从组织上保证反腐败斗争的连续性 新加坡政府成立之初,针对公共领…  相似文献   

3.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对反对腐败进行了专门的论述,这些论述是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深入展开的行动纲领。对此,笔者联系我国的反腐败实践,认真地进行了学习,深刻体会到:要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必须坚持“六结合”。一、在思想认识上,必须把反对腐败同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结合起来列宁说过,一个阶级如果不能从政治上正确地处理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反对腐败,属于党风廉政建设范畴,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江总书记在报告中严肃指出:“反对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  相似文献   

4.
更加关注人权、反腐政策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既打“老虎”又打“苍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中国反腐败斗争在过去一年取得一系列成果的基础上,目前正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中央纪委有关人士最近在接受《瞭 望新闻周刊》采访时,将这些新动向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在打击腐败分子的过程中更加关注人权;推进反腐败政策的法制化;预防腐败与推进改革相结合;在打击高官腐败的同时,高度关注基层腐败;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反腐败斗争。  相似文献   

5.
香港廉政公署反贪污贿赂运行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书祥 《求知》2010,(8):10-12
根据具有世界权威影响的国际反腐败组织“透明国际”按照多项清廉指数连年对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排名显乐.在廉政建设方面.香港堪称是亚洲乃至世界的楷模。香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世界公认的最廉洁的地区之一,与香港廉政公署高效的反腐败运行机制是分不开的。学习并借鉴香港反腐败的经验.对于完善我国反腐败运行机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5年10月27日10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决定”。这为国际合作反腐败奠定了法律基础,也为我国遣返外逃腐败犯罪人员,追缴被非法转移国外的资产提供了国际法依据。一腐败行为对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危害,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完善反腐败机制,预防、根除腐败犯罪。正确认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运作机制,对我国及时调整、改进现有反腐败法律机制,并参与国际合作打击腐败,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于预防腐败犯罪的发生具有积极意义。目前,腐败犯罪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自夏禹王朝建立以来,历经数千年。历代统治者无一不因其腐败而被后起的统治者所取代,从而形成腐败(丧权)——反腐败(夺权)——腐败(丧权)的王朝更替、治乱轮回的“腐败周期率”。历史上无数名君贤臣为了谋图长治久安,制定过诸般惩治法令和措施,都没能改变“腐败周期率”的递嬗轨迹。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  相似文献   

8.
如何治理与防范腐败,成为各国在发展前进中重要的课题。20世纪末,“透明国际”提出了“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它超出了传统反腐败理论的范畴,对反腐败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本文在对国家廉政体系的基本理论及意义作出概述的基础上,以香港、新加坡、北欧国家等为个案分析了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构建廉政体系方面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此基础上运用国家廉政体系理论,学习借鉴国际社会廉政建设的有益做法,建设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廉政体系即反腐倡廉体系。  相似文献   

9.
权力失去监督必然腐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谈到反腐败问题时提出,“坚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十五大报告有10余处提到监督的问题,并强调对领导干部要严格监督。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反腐败的规模和声势虽大,但腐败之风还很盛行,腐败因素还很活跃,腐败问题已成为现阶段社会三大热点问题之一。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SO%的老百姓最不满意的问题是“干部腐败”,反腐败可称中国百姓第一忧。反腐败的关键是监督,要建立有效的权力监督机制。一、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相似文献   

10.
国际反腐合作既是国际社会对腐败危害的认识有切肤之痛,更是各国共同努力的结果。第二十二届世界法律大会9月5日在北京召开,其中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是重要的专题。腐败问题是人类社会当前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与之斗争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注定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奏效。因此,寻求国家间的合作成为世界各国防治腐败的一个重要方式,全球范围内也形成了多种国际力量互动、各国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潮流。对中国来说,进行反腐国际合作,最主要的内容是加强对腐败犯罪的国际调查与审判的合作,吸收发达国家预防和惩治腐败的成功经验,最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思想体系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韩国的反腐败转入可以概括为"釜底抽薪"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反腐败措施是:把严惩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分析腐败滋生的根源和条件,从惩治为主到预防为主;推进民主化进程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遏制腐败;建立起政府组织、民间组织和国际组织相结合的反腐败网络.从而有效地遏制住了腐败的泛滥,保证了韩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反腐败是当前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腐败涵义的诠释较多,但对反腐败涵义的诠释重视不够。反腐败是人类维护和改善共同体生活的一种斗争形式,所有的社会成员或组织都可能成为反腐败的主体,反腐败的本质是通过规范权力运用以塑造社会,反腐败的未来发展是充分实现其法治认同功能。深入探察反腐败的理论内涵,可以为反腐败的"标本兼治"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2003年正式通过,2005年生效并开始实施,它代表着国际社会反腐败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文章分析了公约本身及其实施进程在腐败预防、定罪与执法、国际合作、资产追回、履约监督等五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和履约的实际进展,认为它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社会在反腐败方面的新进展。腐败的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机制之间开始出现一种相互补充、相互增强的协同关系,这或许代表了国际社会反腐败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说不清是巧合,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近年来,一场反腐败斗争在世界各地相继掀起,很多名声显赫的政要纷纷倒台,有的甚至被送上了法庭。据联合国反贪组织公布的资料,1993年以来,全世界至少有96个国家先后掀起了一场规模不等的反腐败运动。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必须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腐败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其艰巨性同腐败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直接相关。当前,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难题在于,反腐倡廉的社会文化资源相当短缺。因此,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将反腐败引伸到反腐败文化的高度,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大的基础性课题。警惕“腐败文化”蔓延如果腐败呈现出普遍化、流行化、社会化的趋势,除了体制层面的原因外,还因为它获得了一种文化上更有力、更稳定的支持。这就意味着,腐败也容易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渗透到一些人的日常行为之中。当前,我国的集团性腐败、体制内腐败以及人们的羡腐心理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16.
反海外腐败是当前全球反腐败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治理腐败的难点问题。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组织与不同国家和地区先后制定出台了相关的法律与制度,尽管这些法律与制度各不相同,但是基本都遵循了一定的国际背景和本国本地区背景,对这些法律与制度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面对当前反海外腐败的形势与任务,中国应当坚定反腐败制度体系的高度自信,从完善反海外腐败的相关法律制度、推动中国跨国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增强中国建立国际性反腐败制度文件的话语权等方面着力,全面提升反海外腐败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刘纪舟 《党政论坛》2001,(11):18-20
江 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从根本上回答了把我们党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同时 ,对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了明确方向。正确理解“三个代表”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关系 ,自觉以“三个代表”的要求指导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是摆在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根本指针 ,做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三个代…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指出:“治标和治本,是反腐败斗争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逐步加大治本工作的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江泽民同志这一论断,指明了反腐败工作的根本方向。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贯彻这个重要讲话精神,在反腐败工作中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治本上,不断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  相似文献   

19.
腐败并不是中国独有的,也不是现在才出现的,而是世界各国共同的长期的现象。目前许多国家都注意开展反腐败的斗争。有的国家已经造成相当大的声势,199S年还召开了世界反腐败大会,足见腐败现象的普遍性和反腐败的重要性。中国近几年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已经开展了深入的反腐败斗争,办了一些大案要  相似文献   

20.
哗众取宠、花拳绣腿反不了腐败,某种意义上说,其本身就是腐败。反对腐败,必须动真碰硬,真抓实干。我们党对反腐倡廉建设形势的判断、规律的把握、政策的提出,是准确的、科学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具体措施、政策,明显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到位率不高的情况,“标本兼治”在“本”的治理上明显着力不够,突出表现在符合中国国情的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关键举措并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反腐败要取得更大成效。需要探寻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新路径。一是反腐败需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员参与;二是推行信用卡消费制度势在必行;三是坚决惩治行贿行为;四是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五是实施黑名单制度;六是把“12·9”国际反腐败日摆上应有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