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太平洋地区一般指靠近赤道北边和赤道以南的太平洋地区,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太平洋三大群岛——西南侧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和东侧的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绝大部分岛国,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面积为850余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100余万。南太平洋地区偏处一隅,与南极洲较近,过去一向被视为世界“最平静”的地区,处于“美苏对抗之外”。但近年来南太平洋地区的形势发展迅速,苏联加紧渗透,美苏之间已开始在这里展开积极争夺。  相似文献   

2.
南太平洋地区幅员辽阔,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分属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波利西尼亚三大群岛区。总人口约为690万。这些国家大都在60、70年代宣布独立。由于几个世纪的殖民帝国主义统治,南太岛国经济畸型发展,产品种类单一,多数国家以农业为主(包括渔业、林业)。  相似文献   

3.
一、概况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地峡,东连哥伦比亚,南濒太平洋,西接哥斯达黎加,北临加勒比海,连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国土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人口263万。巴拿马运河从南至北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巴拿马运河区、地区金融中心、科隆自由贸易区和商船队是巴拿马经济的四大支柱。服务业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03年共和国成立以来,美元与国家货币巴波亚并行流通,这有助于巴拿马在近40年里把年通货膨胀率保持在2%以下,成为拉美宏观经济最健  相似文献   

4.
1858和1860年,沙皇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至此,西起贝加尔湖、东至太平洋萨哈林诸岛、南起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沿岸、北到北冰洋广亵的俄国远东地区疆界最终形成。面对新占领的地区,沙皇  相似文献   

5.
从纯地理角度看,亚太地区包括从白令海峡到南极,从南北美大陆西海岸到印度洋这一广大区域。目前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15个参与国家(和地区)的地区跨度也是相当大的。因而它有以下特点:(1)大国多,如美、中、日、加、澳和印尼等,苏联对亚太经济合作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是潜在的加入大国;(2)存在着作为“骑  相似文献   

6.
导言自七十年代以来,人们一直在预测亚洲太平洋将是一个经济增长的地区。二十年来,亚洲新兴工业经济,即“四小龙”(香港、新加坡、南朝鲜和台湾)的经济持续增长,强有力地使这种预测变成公认的现实。人们常把  相似文献   

7.
南太平洋二十二个岛国分布在辽阔的太平洋上,面积共3000多万平方公里。该区域西北以北马里亚纳群岛为界,东至法属波利尼西亚和皮特凯恩岛,南抵汤加和新喀里多尼亚,西到帕劳。其中陆地所占面积不到2%(见表1)。巴布亚新几内亚陆地面积最大,达462,840平方公里,占该区域陆地面积的83%,其次是所罗门群岛,面积28,520平方公里。剩下的岛国面积都很小,最小四个岛国托克劳、图瓦努、皮特凯恩岛和瑙鲁,各占面积30平方公里或更少一些。虽然有些太平洋岛国比较集中(如纽埃和西萨摩亚),但许多岛国(基里巴蒂、法属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属下的岛屿甚为分散,而且相隔遥远,这种状况造成行政管理、交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世界经济中心正从大西洋地区转向太平洋地区,太平洋经济区或称环太平洋经济圈正在形成。地理上属于太平洋盆地的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拉丁美洲有11个国家。然而,时至今日,在“大多数经济文献中,这个经济区域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西海岸、  相似文献   

9.
秘鲁市场     
秘鲁市场张凡一、概况秘鲁共和国(REPUBLICADELPERU)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毗连,南与智利交界,西濒太平洋。国上面积为128.5215万平方公里,为南美洲第三大国。人口为2600万,主要是印第安人和...  相似文献   

10.
2008年4月28—29日,由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促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经社事务部NGO处联合主办的“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奥运”第三届联合国非政府组织非正式网络/亚太地区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聚集了联合国官员、亚太及世界其他地区11个国家的非政府组织(NGO)代表,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0月,从太平洋彼岸传来消息,中国原创系列动画片《洛宝贝》与其他13个国家的28个作品一起,入围国际艾美奖!艾美奖,由美国电视艺术与科学学院创立,是美国电视广播领域的最高奖项,其地位如同奥斯卡奖于电影界和格莱美奖于音乐界一样重要。国际艾美奖是艾美奖的一个组成部分,为美国之外的优秀电视作品和电视人设  相似文献   

12.
中美洲包括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伯利兹 7国 ,总面积51万多平方千米 ,人口约 32 0 0万。中美洲是拉美最早推行一体化的地区 ,迄今已走过了 4 8个年头。中美洲一体化进程历经初创、停滞、重振和发展四个阶段 ,尤其是进入 90年代以来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及其挑战 ,中美洲国家加快了地区一体化步伐 ,积极拓展与其他地区一体化组织的联系 ,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 ,由于中美洲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大 ,一体化进程仍布满荆棘。一 中美洲一体化进程的历史回顾1951年 ,在拉美经委会的推…  相似文献   

13.
处在经济活跃地区的中国一般来说,亚太地区包含日本、中国、新兴工业化经济中的南朝鲜、台湾、香港与新加坡、东南亚国家联盟中的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新加坡也是东盟的一个成员国),它们都位于太平洋西岸。大多数亚太经济都显示出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有许多还经历了长期的高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4.
序言近年来,所谓“二十一世纪乃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以及有关“亚太经济”的议论突然地多了起来。的确亚洲太平洋,特别是西太平洋的各个国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引人注目,人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即亚洲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与地区:南朝鲜、台湾、香港、新加坡)—东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各国之间的“多层次追赶轨迹过程”,即有活力的经济增长的波及过程。在两年前拙文所谓《新兴工业化国家(即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者,何也?》  相似文献   

15.
太平洋岛国是世界上受气候变化威胁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为了克服自身实力弱小、与地区霸权国气候立场严重相左等困难,太平洋岛国借助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和域外大国的权力资源,利用澳大利亚开展"中等强国外交"对太平洋岛国外交需求上升的局面,形成了有利于地区气候治理的外部条件。在此过程中,太平洋岛国采取构建治理框架、利用机制竞争与设置地区议程等策略与举措,促使外部权力资源在具体情境下成功转化为实际成果,从而推动了太平洋岛国地区气候治理。不过,这一进程可能面临全球治理重点偏离气候变化、太平洋岛国地区被进一步纳入"印太战略"、澳大利亚在疫情背景下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等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南中国海的军事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中国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不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沟通中国与世界各地的一条重要通道,是联结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走廊。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分别在菲律宾苏比克及克拉克和越南金兰湾驻有海空军部队,两军对垒,剑拔弩张,南海地区一度成为冷战的前沿阵地。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南海地区实行战略收缩,美军也相继撤离菲律宾克拉克和苏比克湾海空军基地,南中国海一时“风平浪静”。但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开始调整其亚太战略及南海政策,逐步增强其在南海地区军事渗透的力度,整合其对中国防范、遏制的“岛屿锁链”,南中国海再次“阴云密布”。  相似文献   

17.
岛南岛北尽烟波,万物兴歇皆自然。孤悬于太平洋中的加拉帕戈斯(Galapagos)群岛,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奇花异草荟萃之所,珍禽怪兽云集之地。由于这个群岛的生态系统如此纷繁而又独具特色,因而有“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之称。1979年7月28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正式授予加拉帕戈斯群岛以“人类的自然财产”的荣誉。小岛沧桑据科学家考证,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海外潮汕华侨积极支持和参加中国民主革命的原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益杰 《东南亚》2004,(4):54-58
广东潮汕地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现有海外华侨 1 0 0 0多万人 ,主要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 30多个国家和地区 ,80 %的潮人集中在东南亚 ,泰国最多 ,有 30 5多万人 ,其他依次为新加坡 ,约 4 0多万人 ,马来西亚 ,约 4 0多万 ,印尼 ,约 50多万人。①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 ,海外潮人积极支持和参加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在辛亥革命时期 ,海外潮人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 ,出现了像张永福、林义顺、许雪秋等革命志士 ,他们受孙中山派遣 ,组织发动了丁未黄花冈起义 ;在抗日战争时期 ,海外潮人纷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泰国潮人侨领蚁光炎、陈景川、…  相似文献   

19.
1987年6月3日至5日,“中国与东盟关系——局限与机会”1987年香港国际学术讨论会在香港岭南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召开。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的,有来自中国、香港、台湾、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英国、南朝鲜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共43人。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0篇。这次学术讨论会共分五个部分:一、东盟和中国的全球及地区背景;二、近代中国和东盟的内部发展;三、中国和东盟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四、中国和东盟关系;五、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日本与南太岛国的关系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日本借由日本与太平洋岛国首脑峰会(PALM)机制,积极参与南太地区事务,不断巩固和拓展其在该地区的战略利益,进一步强化了南太岛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对它的依赖。日本在相关国家的所作所为,有着遏制和弱化中国在南太地区快速上升的影响力的主观意图。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长期开展合作的基础和广泛的战略利益。有鉴于此,中国应加快建立本国与南太岛国领导人峰会机制,构建双边对话的顶层设计;加强"一带一路"南太支线的建设,为南太岛国提供亟需的公共产品;建立中日在南太问题上的对话协调机制,妥善处理与日本在该地区的战略摩擦,为打造一个繁荣、稳定、开放的南太平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