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政关系,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党政工作,一是党政负责人。党政领导“一肩挑”,即由一人任党政“一把手”;党政分设,则由两人分任党、政“一把手”。无论是党政合一,还是党政分设,党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因经济问题或其它问题而“中箭落马”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中,30至40岁之间的成了一支“主力军”,39岁成了一些基层干部的一个“坎”。相对于几年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离退休前晚节不保被称为“59岁现象”,如今有人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腐败低龄化称之为“39岁现象”。 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农村干部来说,39岁──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正是努力工作的壮年期。然而,从纪检监察部门传来消息表明:近几年来,因收受贿赂等经济问题或其它问题而“中箭落马”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中,30岁至40岁之间的成了一支“主力军”。 …  相似文献   

3.
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如何完善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着力解决领导干部“难下”问题,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领导干部“难下”状况依然普遍存在。据调查,产生领导干部“难下”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1.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下”的标准。一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行干部人事管理体制的“身份制”、“官本位制”,使一些干部依赖于这种铁的身份,把领导职位当成自己终身从事的社会职业,干部人事部门也受这种“身份制”的束缚,  相似文献   

4.
切实加强对党政“一把手”的理论培训,促使其在理论上不断提高、政治上更加成熟,是加速各项事业快速进步的重要保证,是摆在各级党委面前的一项十分严峻的课题。但当前对党政“一把手”的理论培训工作,因多种原因,导致缺乏“四性”。一是缺乏系统性。培养、选拔、管理和监督是整个干部工作的四个环节、它们构成整个干部工作的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理论培训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起点,更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在对党政“一把手”的理论培训中,存在看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互相脱节、联系不紧的现象,一些同志尽管掌握了系统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强化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也就是说对“一把手”的权力监督,是当前纪检监察,尤其是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点、难点课题。《党建》杂志开展“怎样监督一把手”的讨论非常及时,作为一个基层纪检工作者,我想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看法。2002年,我们浙江省磐安县纪委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感觉到从中反映出的问题和特点主要有:一是党政“一把手”违纪违法案件增多。1997年以来,我县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乡(镇)、县机关部门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27件,其中党政…  相似文献   

6.
1995年,中央将“群众公认、注重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的六项原则之一,写进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几年来,这一原则在党的干部工作中得到较好的体现,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些具体的困难和问题。为了全面理解和更好地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有必要对此作些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一、全面理解“群众公认”的涵义所谓“群众公认”,就是说在正常情况下,选人用人要得到多数群众公正的认可和肯定,它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认识主体的广泛性。“群众”是认识的主体,它不仅指普通老百姓,也不仅指  相似文献   

7.
坚持党的干部路线,按照德才兼备的根本标准和“四化”方针,做好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一个地方政局稳定、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近几年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贯彻执行,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程序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但是,在选任领导干部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要切实做好选任领导干部的工作,应该做到“四忌”:一忌赶时间、搞突击。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把好标准…  相似文献   

8.
据报道,某县有位县委书记为了切实解决令党政领导干部挠头的群众信访问题,不仅每月专门拿出一天时间作为“信访接待日”,而且他还本着“信访无小事”的态度,经常深入基层,及时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被有些人认为是“小事”的问题,对此,有人劝他说,你一个堂堂的县委书记,这不是官大当小了吗?但这位书记却说:“官大当小了比官小当大了好!群众上访不可怕.可怕的是干部对群众的冷漠态度。”  相似文献   

9.
近期,随海东地区党政劳务考察团到广州、深圳、厦门、北京等地考察劳务工作,看望外出务工的百姓,协调解决外出务工人员生产经营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我对化隆县的拉面经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切身感受到发展拉面经济是解决化隆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到基层走访,发现有的领导喜欢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该解决却没有解决好的一些问题前加个“老”字。为何要加个“老”字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有些领导对一些问题没有解决和处理好,加个“老”字可以夸大问题原有的难度和深度,借以掩盖自己领导水平欠佳,工作方法不当。二、有的领导对一些能办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说成“老”问题,表明问题是出在前任手上或别人身上,以推卸自己分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陶庆 《理论建设》2002,(1):59-63
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其中,解决好干部“能下”问题是改革的难点和难关。本文分析了造成不胜任现职的领导干部难“下”的原因,探讨了界定不胜任领导干部的标准和考核评价方法,还论述了领导干部“下”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是关键。为什么《条例》要强调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呢?是因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处于决策的核心地位,责任大、权力大,其一言一行也事关重大。因此,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不仅十分重要,而且非常必要。但监督只是“治标”,还不能解决“治本”的问题,或者对“一把手”来说,接受监督只是一种被动行为,而不是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加之“一把手”所处的特殊位置和监督机制有不完善的原因,要使“一把手”能正确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光靠监督…  相似文献   

13.
《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呈现“胶着”状态的原因与对策》中,分析呈现“胶着”状态的原因是:首先,农村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的心理需求发生了变化。而农村各级党政组织在这一历史性的变革之后,存在着只重视农民的物质需求,忽视了他们的精神需要。表现在只重视治“穷”,忽视治“愚”;只片面强调运用价值规律同农民打交道,忽视了用思想武装农民、指导农民发展商品经济。片面地认为只要解决了温饱问题,似乎就解决了农民的一切问题。忽视或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其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缺乏平等、信任的关系。农村干群  相似文献   

14.
在近几年的企业转制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其中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在试验和推广厂长、党委书记由一人兼任的做法。如何全面地认识评估“一肩挑”的做法。并研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使之更为完善,这已成为企业界及有关领导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以期有助于进一步的研讨。 实行“一肩挑”做法的主要好处是: 其一,较易理顺党政关系,克服“二元结构”体制的弊病。在党政领导职务分任的情况下,对如何处理好“中心”与“核心”的关系问题,在理论上说不清,在认识上难统一,在实际工作中难把握,致使不少企业及其上级主管部门为处理好两者关系而耗费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仍然难以较好地解决有些企业党政关系不顺、相互摩擦乃至互争高低、多头领导等问题。而在“一肩挑”情况下,“中心”与“核心”关系比较顺,矛盾相对较少,较易使企业领导层形成合力。从而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其二,有利于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两张皮”问题。在企业领导者素质比较全面的情  相似文献   

15.
把党政分开、“党要管党”理解为“党只管党”,是一种片面认识。实行党政分开,要求做到“党要管党”,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这决不意味着“党只管党”,更不是说党组织只要管管党员教育、抓抓组织发展工作就完事了。实行党政分开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党组织能够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党要管党”,也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加强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我们在强调“党要管党”的时候,切不可忽视、削弱甚至取消党的领导作用。要改善党的领导就必须分清党和国家政权机关以及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各种社会组织的不同性质和职能,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改革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善党的领导的关键在于党政分开,实行党的政治领导。党政分开主要就是指党政职能分开,即  相似文献   

16.
王雷 《学习月刊》2014,(3):13-14
中共中央印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明确指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笔者认为,不仅需要对领导干部强调德的重要性,对所有党员干部、群众都要强调德的重要性。当前,全国自上而下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主要目的就是解决一些党员干部道德缺失、思想滑坡、腐化堕落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赵伟利 《奋斗》2004,(9):23-23
当前,“三农”问题已成为各级党政组织关心的重点,社会各界人上关注的焦点。供销社是以服务“三农”为主旨的部门和行业,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三农”问题突出的形势下,拓宽供销社业务职能和服务空间,利用特有的优势,发挥特殊的作用,为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做出应有的贡献,是供销社工作面临的新课题。供销社在参与解决“三农”问题上,有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右玉县坚持“三减” ,改进了工作作风 ,提高了工作效率。一是减少会议。县委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 ,对县委常委会、党政联席会、四套班子联席会严格压缩会议次数、控制会期、精简与会人员 ,坚决做到酝酿不成熟的不上会 ,分管领导能协调解决的不上会 ,能用文件、电话或下去安排解决的不开会 ,能合并开的会议不单独开 ,确保县委集中精力研究解决事关全县政治、经济、社会及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二是减少行文。县委从端正文风入手 ,规范行文程序 ,杜绝“假大空”文件 ,在减少党政联合行文和部门以县委名义发文的同时 ,明确规定 ,县委领导…  相似文献   

19.
对于在基层工作的干部来说,39岁,正是精力充沛、努力工作、竭尽全力改变农村面貌的最佳期。然而,从纪检监察部门的调查数字表明:近几年来,因收受贿赂等经济问题或其他问题而“中箭落马”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中,30岁至40岁之间的成了一支“主力军”。39岁成了一些基层干部的一个难以跨越的“坎”。几年前,一些领导干部在离退休前晚节不保被称为“59现象”,而今也有人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腐败低龄化称之为“39现象”。某省的一个调查资料表明,该省2000年上半年受到查处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共有143人,其中30岁到40岁之间的占了70%以上…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深入贯彻执行,进一步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防止和克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有效解决干部“带病提拔”问题,山东省委组织部最近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等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干部的推荐提名、酝酿、考察、讨论决定等环节明确提出了12条具体规定。《规定》要求,要严格执行干部推荐有关规定。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考察对象。民主推荐必须同时采用会议投票推荐和个别谈话推荐两种方式。个别特殊需要的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