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中国偷税罪的立法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三十年,国家几乎不征税,也就用不着规定偷税犯罪。“79刑法”中关于偷税罪的规定,也只是宽泛、粗略的规定。1986年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立案标准》解决了偷税罪在司法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1992年3月的《两高解释》明确了偷税罪的主体,明确了偷税罪的五种偷税手段,明确了偷税罪的起点标准;1992年9月的《税收征管法》和《补充规定》标志着中国税收征管工作走向法制化。“97新刑法”则使偷税罪的立法渐趋完善,而2002年的《高法解释》则解决了司法实践中对于偷税罪刑法适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案精简介1997年11月,某市华昌公司总经理郑某指使会计王某采用伪造记账凭证的方法,少列收入以偷税,并给税务干部刘某“好处费”8万元。刘某收受贿后,在明知华昌公司记账凭证系伪造的情况下,仍作真实凭证处理,帮助该公司偷税22万元(占应纳税额的38%)。检察机关认为刘某与华昌公司系单位共同犯罪.并以刘某犯受贿罪、偷税罪,华昌公司犯单位偷税罪、单位行贿罪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在讨论中对刘某行为的定性争议较大,共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本案应定受贿罪和偷税罪。刘某构成受贿罪无争议。刘某帮助华昌公司偷税是…  相似文献   

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1992年9月4日通过并公布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和于1995年10月30日通过并颁布的《关于惩治虚开、伪造和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规定》两个立法解释,是对我国《刑法》第121条中有关偷税、抗税罪的规定的修改、补充和完善。本文根据《刑法》和这两个立法解释,对偷税罪的概念、特征及界限和抗税罪的概念特征界限,作了系统论析阐述。  相似文献   

4.
2005年1月12日,贵州省习水县人民法院对习水县振兴煤矿法人代表袁仁友因偷税行为构成犯罪,作出如下判决:一、被告单位习水县振兴煤矿犯偷税罪,判处所偷税款60余万元三倍的罚金,即182万多元。二、被告人袁仁友犯偷税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所偷税款42万余元两倍的罚金。即84.9万多元。习水县人民法院对袁仁友的判决,在当地民营企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纷纷议论:袁仁友经营不讲诚信,给国家和股东带来巨大损失,法院实施处罚是对他的警告,应当吸取深刻的教训。缺乏诚信合作受阻袁仁友,贵州省习水县人,习水县振兴煤矿法人代表。2001…  相似文献   

5.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欺诈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本文从偷税罪的四个要件、偷税罪罪与非罪的认定二大方面进行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6.
詹红星 《理论月刊》2007,(8):112-114
我国刑法中关于偷税罪的立法存在诸多争议,司法解释也并没有消除对偷税罪的种种质疑。本文结合相关法规,对我国偷税罪的现行立法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7.
偷税行为是指纳税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凭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人,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偷税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但不一定是犯罪行为。根据我国g刑法》第201条规定:“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不满30%并且偷税数额在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或者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数额占应纳税额的30%以上并且偷税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处3年…  相似文献   

8.
偷税罪在我国的刑事立法中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由抽象、笼统、单一、欠缺到具体、明确、科学、完善的历史发展过程。《刑法修正案(七)》对刑法典第201条规定的偷税罪从行为方式、构罪标准、法定刑等多方面进行了重大修改,并实行有条件的初犯补税免罪机制。同时,罪名也被修改为逃税罪。  相似文献   

9.
李勇宏  武祥华 《公安研究》2001,(4):39-40,44
近年来,偷税犯罪日益猖獗,必须严厉打击。在具体办案中,应注意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和打击偷税与治理纳税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外资企业中一些不法分子的偷税行为逐渐浮出水面,而且呈发展壮大之势,其危害是十分严重的。文章从侦查实务的角度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外资企业的偷税状况,分析了其实施偷税行为的主要手段及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一些针对外资企业偷税行为的经济侦查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