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公益事业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1949—1977年计划经济时期的初步探索阶段,1978—1999年市场化改革时期的砥砺前行阶段,2000—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时期的协调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城乡融合发展时期党领导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全面振兴阶段。重温和学习这一段历史,就必须客观认识集体化时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经验得失,着力探索市场化时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机制模式,主动掌握民主化时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方法艺术,切实创新规模化时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实现方式,不断丰富组织化时代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载体形态。  相似文献   

2.
公益事业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发展是社会治理的需要,也是公益文化建设和公益精神发展的促进。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的积极作用,要正确处理社会组织对公益事业的参与机制及公信力等问题。构建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新型公益协作关系;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新渠道;提高社会组织对公益事业的参与能力;加强杭州特色的公益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农村的税费改革,给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乡村干部工资的发放以及以农村义务教育为主的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要认识和解决新形势下乡镇财源建设面临的问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借助外力促发展;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发展农业产业化;因地制宜,积极壮大集体经济;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增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强化税收征管力度,促进税收总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资料     
李伟  戴舟 《瞭望》1986,(37)
近几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农村的文化建设事业、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统计,一九八五年幼儿入托率比一九七八年增长了百分之四十四;儿童入学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小学生人数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当前,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挖掘农村"新型合作"改革的政治意蕴和政治价值,以农村三大政治行为主体为重点,以完善农村治理机制为主线,加强农村政治建设。加快农村政治发展。  相似文献   

7.
《慈善法》的颁布实施开启了我国全面依法治善的新时代,传统的以扶贫济困为主的小慈善拓展为覆盖广泛公益事业的大慈善。现代慈善公益事业日益显示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和广泛的文化文明价值以及重要的政治、外交价值,对于新时代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国家应当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谋划、部署和推动慈善公益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慈善公益事业的巨大经济社会作用,让慈善公益事业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同行,进而推动国家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瞭望》2008,(40)
农村互助资金组织这样的基层金融创新,是农村金融走出困境的突破口一种被称作"穷人银行"的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在安徽农村正大受农民尤其是贫困户的欢迎。从2006年起,安徽省改革财政扶贫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等项目建设的旧模式,以财政扶贫资  相似文献   

9.
杨震 《求知》2009,(9):29-31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基层组织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党执政能力的高低。做好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突出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工作方式全面提升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建设水平。下面,结合西青区的实践,就如何完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机制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经济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转型时期对农村社会保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必须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重点,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建立以社会保障为主体、集体保障和家庭保障以及社会救济、社会救助等并存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资金来源,建立个人账户,建立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并确保基金保值增值;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