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阮直 《学习月刊》2010,(19):1-1
中国GDP在今年的第二季度达到1.33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1.28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确实值得我们高兴。经济总量的银牌总比铜牌好,虽然还不能拿金牌。日本媒体也认为,“日本向中国让出了它坚守40多年的世界经济第二的位置。”英国《金融时报》称这是一场“亚洲大超越”,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这是全球经济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日本关东军拟定的入侵东北的时间为1931年9月28日。为什么会提前发动这一事件? 中国的东北地区,被日本帝国主义者认为是他们的生命线,它对日本“帝国的国防和国民的经济生活有很深的特殊关系。”因此,日本帝国主义在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时所采取的第一步骤就是要掌握“满蒙”(即东北地区)的权利,变“满蒙”为日本领土。这是日本整个统治阶级共同的愿望。为了早日实现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驻守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最早行动起来。高级参谋河本大作在皇姑屯事件后就开始拟定满洲事变计划。河本的继承人板垣征四郎和关东军作战主任参谋石原  相似文献   

3.
钟广 《党课》2010,(22):22-23
如今,中国的经济大蛋糕越做越大,今年GDP总量超过日本也基本成为定局。日本有一点与中国很不同,就是在每个大都市里面都看不见“农民工”独特的身影。笔者经常听到日本人说:“在日本,没有城乡差别。”日本化解“农民工”问题的经验对中国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70周年。“九一八”是中国的国耻日,中国人民不会忘记这一天。首先,不要忘记它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标志。“九一八”这一天,日本侵略者用阴谋手段,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  相似文献   

5.
日本内阁府2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去年8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二季度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当时就以13390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12880亿美元。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这组数据意味着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来讲,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宣传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是半殖民地大国20世纪30年代40年代举行的解放战争的特殊形态。”①用日本历史学家的话说,中国的抗日战争则是“政治和军事搅在一起的战争。”②笔者认为,就中国的抗战能力形成而言,其中政治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在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过程中,中国作为一个经济、武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之所以能够战胜强敌日本军国主义,除了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最终没有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外,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期间领导的宣传思想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这问题…  相似文献   

7.
胡达 《党史纵横》2001,(9):45-45
1941年11月30日;汪精卫和日本陆军大将、驻汪伪政府特命全权大使阿部信行签订了《日本国与中华民国基本关系的条约》。这是一个卖国的条约,共9条,内容是:消除在“政治、外交、教育、宣传、贸易等备方面足以破坏两国友谊” 的因素;在“共同防共”、“共同治安” 的借口下,同意日本在中国驻扎军队;在“实行两国间紧密的经济合作” 的幌子下,汪伪政权同意出卖中国的资源和中国领土向日本国民开放。此外,还签订了该条约的《附属议定书》、《附属议定书的谅解事项》等附件和密约,从此把中国变成了日本独占的殖民地。汪伪的卖…  相似文献   

8.
从“综合国力”的口径排座次,中国已经超越日本等经济强国,而一举抢得“世界第六”的宝座了。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前发布的国际形势黄皮书《2006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所披露的一项喜讯(据1月6日《新京报》)。这实在是一项归全中国每一位公民所共有的巨大成就!也就是说,咱中国无论从“经济力”和“军事力”方面衡量,还是从“外交力”等口径排名,我们均已步入到“世界强国排行榜”的名单之前列了!作为国民,难道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陶醉吗?伴随着2006新年的脚步,令中国百姓不得不心醉的好消息不断。中国社会调查所关于2005年的常规民意调…  相似文献   

9.
“世界迈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形象的描述。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9、4%,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增速相当,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强.位居世界之首。  相似文献   

10.
这天下大势,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前几年日本和中国争夺俄罗斯远东石油,那时候俄罗斯已经准备修建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至我国大庆的石油管线,即“安大线”。然而,日本却从政治、经济、传媒、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展开强大的公关攻势,力促上马“安纳线”,即把该石油管线的终点由大庆改建在俄远东的纳霍德卡,然后通过太平洋将俄远东石油运至日本等地。为了达到目的,日本许以145亿美元的“高额订金和彩礼”。结果,硬是把大局已定的“安大线”给搅黄了。  相似文献   

11.
据外国媒体报道,为了应对中国“科技抬头”的趋势,日本决定开设“中国情报中心”,专门搜集中国的科技情报。其实,中国历来都是美国和日本搜集情报的重点目标。两国的军方、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一直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刺探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及科技等方面的情报。  相似文献   

12.
龚政 《廉政瞭望》2004,(1):38-38
日本为什么不肯反思历史?日本右翼分子为什么敢大放厥词?少数日本人为什么会公然践踏中国人民感情?我们认为,这与日本的民族心态和历史观念有极大的关系,而少数中国人惟利是图、奴颜婢膝的丑陋行径,更是打开了民族的耻辱之门。  相似文献   

13.
1590年,日本封建领主首领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处心积虑地要以武力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帝国。他狂妄地提出,先攻占朝鲜,然后进攻中国平津一带,再占领整个华北,最后在东亚这片土地上建立一个大帝国。这就是臭名昭著的日本“大陆政策”的雏形。1592年和1596年,丰臣秀吉先后率军入侵朝鲜,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几年后,丰臣秀吉病死,日本进入德川幕府时代。德川家族“闭关锁国”,“大陆政策”的实施一度搁浅,但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妄想却从没有停止过。  相似文献   

14.
《理论与当代》2011,(4):55-55
丁刚在2月16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的今天。重新审视日本的发展路径,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中国GDP总量虽然已成“世界老二”,但我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日本学习。1968年日本超过了西德,GDP总量达到1000亿美元,从而在经济规模上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这一年,日本的人均GDP只排在世界的第二十位。人均GDP从l000美元增加到2000美元,从2000美元再增加到3000美元,日本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年和3年,不仅在速度上大大快于欧美发达国家,而且基本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平稳度过了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相似文献   

15.
●朝鲜经济那么紧张,它怎么能打仗呢?日本随便拿出万分之一的武器就能把朝鲜灭掉,怎么能说朝鲜成胁日本呢?日本的武器装备、军费都能把朝鲜天地铺一遍,不是朝鲜威胁了日本,而是相反。 ●本·拉登为何长期“抓不住”,因为美国需要这把“达摩克利斯剑”长期悬在它需要干涉的国家头上。 ●美国如果真对日本好.就应该帮日本把北方四岛拿回来,可美国从未热心过此事,想必美国对日本重新进入台湾也会有更多的戎备。  相似文献   

16.
2009年1月,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O%。这个数字公布后不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称,中国经济有可能在2009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认为,“在经济总量上超越日本只是时间问题”。但专家们在肯定中国GDP超越日本的可能时,  相似文献   

17.
郭玲  于洪波 《理论学刊》2006,(5):108-110
本文试图从史实和学理两个方面分析日本文化的两个悖论:在近代以前与中国文化同文同种的日本文化,为何在近代以后结出了异花异果?明治维新以后在“脱亚入欧”的现代化过程中,日本文化为何没有全盘西方化?文章认为,正确地解读这两个文化悖论,是把握日本教育性格特征及其目前改革脉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经过20世纪90年代这个所谓“失去的十年”,日本经济不仅未能走出长期萧条的阴影,反而呈现出每况愈下的迹象。这种现象究竟该如何解释?日本经济的萧条今后还将继续多久?有没有可能走出萧条?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应当说,关键在于探讨当今日本经济萧条的性质究竟是什么。 曾任日本经济企划厅长官的著名经济评论家界屋太一认为,当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是以下三个原因互相重叠作用的结果,其一是经济循环正处在下降阶段中,这是指日本经济每五六年就会出现一次经济衰退;其二是“资产负债表萧条”,这是指泡沫经济崩溃后,不良债权大量积存,…  相似文献   

19.
根据日本和印度签署的有关协议,2000年11月中下旬,日本和印度海军在南中国海举行海上联合演习。这是日本两个月之内第二次在我南海耀武扬威了。2000年10月14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秋潮ss579”号柴电潜艇和“千代田AS405”号潜艇补给和救援船,曾参加过在南中国海举行的美、韩、新、日四国“太平洋-2000”海军联合训练演习。日本如此频繁地在南海显示军事存在,个中缘由何在?  相似文献   

20.
孟红 《湘潮》2011,(12):8-11
周恩来在引领中国体育界改写“东亚病夫”耻辱历史、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那个年代,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起步、发展、突破,所作出的贡献是卓著的,这一点,从他呕心沥血关爱新中国排球事业即可略见一斑。周恩来多次勉励中国女排“学习日本,超过日本”,并邀请大松博文来华比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