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 5月 3日上午,晴空万里。   英德华侨农场场部的路口,一辆满载广东侨友艺术团成员的客车,在送行的人群中缓缓起动。   一片泪光。   客车离场部越来越远,车厢里依然弥漫着挥不去的沉重。两天来在农场演出的动人场景,像一幅幅画面,在艺术团成员们的脑海里闪现,一种共同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在他们心中涌动着、交织着……   提起广东侨友艺术团,必然联系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华文学院的前身是广州华侨补校,建于 1953年,是一间专门接收归侨子女的中学。   1995年 4月,深圳举办粤、港、澳广州华侨补校校友…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西桂林与越南的跨国教育培训从20世纪50年代延续至今,从桂林走出去的越南学生超过两万名,这些越南学子回国后自发成立了越南学生校友会。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越南校友,本文对桂林越南校友会的历史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详细介绍了桂林越南校友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3.
广西与越南在教育上的友好合作关系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越南在广西南宁和桂林办学的育才学校,以及20世纪60~70年代在广西桂林办学的九二学校。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越南校友对母校的感情、越南校友会和联谊会的组织作用、校友的示范作用,以及广西高校对越南校友资源的重视,是广西高校在越南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有一位华侨写过这么一首怀念祖国的诗:“身居繁华界,心涌故国情;何日归故里?不作寄篱人。”新中国的诞生,给海外侨胞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成千上万的华侨青年纷纷投归祖国怀抱,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  1955年,出生于马来西亚古晋市的张石民,小学毕业后,在父母的教育鼓励下,怀着对新中国的向往和憧憬,与一群满怀热血和纯真、有志气的华侨青少年一起,乘搭海轮,劈波斩浪,踏上了投归祖国怀抱的征途。他在北京华侨补校经过短暂学习后,以优异成绩考上北京四中。为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他发愤图强,焚膏继晷,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11月2日,林超伦校友回校演讲,贸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宁远三层国际会议厅早早挤满了观众,同步视频直播的大学生活动中心也是座无虚席,大家争相前来一睹英国外交部首席译员的风采。虽不是第一次返回母校,但林超伦内心依旧澎湃:"我今天的事业离不开母校的培养,回报母校是我内心的召唤。"林超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77级校友、贸大英国校友会会长,英国外交部首席中文译员。  相似文献   

6.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于1986年10月12日至16日举行建所三十周年学术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外地代表共43人,分别来自下列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及有关单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中山大学东南亚历史研究所、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西省社会科学院印支研究所、福建省社会科学院东亚研究所、华侨大学华侨研究所、中尉华侨历史学会(北京)、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  相似文献   

7.
正四海迎春新气象,五洲同庆中国年。一场寄托祖国亲人牵挂惦念和海外游子思乡情怀,以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力量、展现全球华侨华人风采为宗旨的大型公益晚会《远方的惦念——2018华侨华人春节大联欢晚会》,于2月8日在北京凤凰传媒中心录制,并将于农历正月初一(2月16日)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播出,农历正月  相似文献   

8.
暹罗华侨的暹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早期暹罗华侨的暹化中暹两国人民自泰汉以来已持续不断地交往。隋朝派常骏出使赤土(暹罗南部),此后两国使者来往不断。使者来往或贸易交往需要通晓两国语言的人,这种人多半在两国间居留过,他们大都是航海者、商人和水手,以后便成为最早的华侨。华侨最初在暹罗只是寓居,但随着时间推移,寓居渐渐变成定居,通婚融合亦自然而然地产生。唐宋时已有不少华侨在暹罗定居,到元时暹罗各地都有中国人的足迹。广东客家先民在元初已到暹罗。据西人记载,元时普吉岛已有华侨定居通婚。素可泰王朝罗摩坎亨(1275-1319年)时,北京南  相似文献   

9.
(一) 厦门大学于1984年10月23日至25日举行纪念陈嘉庚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大会暨首届陈嘉庚学术讨论会。参加学术讨论会的国内、国外学者有七十余人,学术论文37篇。这次学术讨论会由厦门大学陈嘉庚研究室主任陈碧笙教授主持。全国侨联付主席萧岗,厦门大学顾问潘茂元教授、付校长吴宣恭付教授及部分校友参加了大会学术报告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侨联顾问张楚琨、全国华侨史学会理事、福建省华侨史学会  相似文献   

10.
菲律宾华侨的历史根据《华侨经济年鉴》(1970年版)的统计,居住在菲律宾的华侨有十一万人(另一种说法是十四万人)。然而,这个数字是指持有国民党政府护照的华侨人口。如果从“华侨是不具有当地国籍的中国人”这一定义出发,那么菲律宾的华侨人口可以说是有  相似文献   

11.
一、华侨经济的商品经济特征 (一)何谓华侨经济的商品经济特征? 在现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华侨经济中,商品经济(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乃至货币经济)的发展是相当显著的,不仅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华侨经济的流通部门是如此,在生产部门、尤其是在农业部门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12.
(一) 华侨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不仅对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而且对于日本都是很重要的,日本无论是从政治上或从经济上都应该重视东南亚华侨这一力量。对于中国说来,华侨在政治方面对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和平统一祖国(台湾回归祖国和收回香港主权)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方面则不仅对中国的对外贸易(特别是对东  相似文献   

13.
阅河北省委副书记刘德旺(右一)在秦皇岛会见中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左三)、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竺新原女士(左二)及阿根延华侨张鸿康先生(左一)。中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参加河北卢龙“鸿康侨心中学”落成典礼$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在进入正题之前,有几点必须先说明一下。第一,给予笔者的课题如标题所示。但这个问题并不是2004年一年的问题,而是更为长期的问题,因而不得不集中于原理上的考察。第二,尽管如此,单一年度的动向也是引人注目的,因此拟先撇开自由贸易协定(FTA)问题,简单地叙述一下华人经济的动向。第三,华人经济有着各种各样的意思,本文拟将此作为华侨、华人经济的简称。华侨、华人总计达到3 500万人左右,占压倒多数的是华人,华侨只有200-300万人。华侨是指出生于中国的第一代、讲中文(包括各种方言)、具有中国国籍、居住在海外的中国人,而华人则是在侨居国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等、讲侨居国语言、具有侨居国国籍的中国人。但是,因本特辑(2004年世界经济展望)中没有关于香港、澳门、台湾的论文,因此在考察(中国)大陆外华人经济的动向时,也将包括香港、澳门、台湾的情况。  相似文献   

15.
郑成功父子与日本和日本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从郑芝龙孑身到日本经商致富以至成为“海上之王”,直到郑成功的出生和成长,都与郑氏侨居日本并与日本华侨来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郑氏父子侨居日本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字飞黄,号一官,福建南安石井人。“少落魄”,赴澳门谋生,后乘日本华侨李旦(原籍泉州)的船到日本,为其母舅黄程贩卖白糖、奇楠和麝香等物,到日本后在长崎侨居下来。关于郑芝龙到日本的时间,中、日文献记载不一:江日升《台湾外纪》载为“天启三年(1623年)癸亥夏五月”。日本种村保三郎《台湾小史》  相似文献   

16.
《东南亚纵横》2004,(10):59-59
由赵和曼研究员撰写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研究》 ,于2004年8月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该书26万字 ,分为七章 :第一章简介了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 ,为以后的论述作铺垫 ;第二章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第三章提出了全世界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有340万人 ;第四章在出国原因的问题上 ,探讨汉族华侨华人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第五章论述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经济活动、文化教育及社会生活 ;第六章论述少数民族华侨华人对住在国、对祖 (籍 )国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第七章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做好海外少数…  相似文献   

17.
作为衡量华侨(不仅是东南亚的华侨,而且指全世界的华侨)的经济实力的数量的指标,可以用华侨的收入和投资这两项指标。本文拟就这两项指标进行量的推算,并根据所推算的数据对华侨经济实力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当然,在数量推算的基础上进行质的分析(例如,与本文所探讨的问题有关的便是华侨收入与华侨投资的关系的理论分析等)无疑是重要的。本文不打算进行质的分析,只准备先进行量的确定,以作为今后质的分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海内与海外》2010,(10):47-47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第三次理事大会近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侨联主席林军、副主席李祖沛、董中原、乔卫到会祝贺,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来自海内外的理事近300人出席大会。  相似文献   

19.
《海内与海外》2009,(12):41-41
长篇小说《凄清纳兰》是中国华侨出版社于今年七月份正式出版的新书.恰逢2009年中国首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奖在北京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20.
在移居国外的少数民族中,南洋(东南亚)华侨的行为和举止最容易被人们过于简单地加以概括。人们总是指责华侨是“东方犹太人”、对其母国以及居住国的政治漠不关心、或采取骑墙观望态度。然而,这样指责南洋华侨缺乏足够的、具有说服力的证据。L.E.威廉姆斯教授出版了一份关于印度尼西亚华侨民族主义的开拓性研究成果,他认为在荷印华侨,特别是在土生华人(Peranakns)当中,广泛传播着一种真正的民族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