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近,台湾《自立晚报》转载了日本《朝日新闻》的一篇题为《生为台湾人的悲哀——李总统与司马辽太郎对谈》的文章。这篇由日本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采写的文章在台湾岛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台湾新闻界慨叹,李登辉的内心世界,日本人比台湾人还要了解得多。李登辉在用日语与司马辽太郎长谈时,讲了他不肯对台湾媒体讲的对台湾未来走向独立的设计,于是,台湾人从日本人那里了解了李登辉的台独心迹,这使台湾人一方面痛感李登辉对日本人的信任竟超过对自己的同胞,另一方面又因李登辉“生为台湾人的悲哀”而感到格外震惊。  相似文献   

2.
今年7月9日,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记者采访时,公然向世人宣称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李登辉的“两国论”一抛出,立即受到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强烈反对和严厉谴责,国际社会也普遍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立场。但是,李登辉并未有所收敛。8月10日,他在谈到“两国论”引起国际社会哗然时,竟称“愈闹愈大,愈闹愈好”。在8月28日至29日国民党第15全会第2次会议上,李登辉执意将“两国论”写入国民党的文件,作为国民党对大陆政策的指导方针。看来,李登辉是铁了心要否定…  相似文献   

3.
安华 《瞭望》2001,(38)
李登辉在9月7日接受日本《读卖新闻》驻台记者采访时公开提出,期待“台湾团结联盟”能成为台湾政党改组的重要诱因,并通过12月份的“立委”选举,推动与执政的民进党等本土势力“统合”,形成台湾当局的“安定执政党”。各方信息表明,在李登辉主导下刻意标榜所谓“本土化”的“台湾团结联盟”(简称“台联”),具有明显的三大特征。强烈的“李登辉企图” 李登辉在台上12年,着力形成旨在终结“国民党外来政权”,带领台湾“走出中国”,建立所谓台澎金马“生命共同体”的“李登辉路线”。但李登辉下台1年多来,他原来所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2,(33)
近日来,陈水扁多次发表谈话,公然声称“要走台湾自己的路”,两岸是“一边一国”,准备用“公民投票”方式“在有需要的时候”决定“台湾的前途、命运和现状”。这些言论与李登辉“两国论”如出一辙,充分暴露了他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的真面目,是对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公然挑衅,也是对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的公然挑衅,必将对两岸关系造成严重的破坏,影响亚太地区的稳定与和平。  相似文献   

5.
施平 《瞭望》2000,(21)
本月20日,李登辉正式下台了,12年来他的分裂主 张和分裂行径不见容于一切爱国的中国人。他本   来还想在国民党主席的位子上赖上一阵子,但是很快被迫辞去党主席的职务,因为他背弃了国民党的广大党员,把一个国民党搞得四分五裂,并且虽然一再碰壁,却还梦想着把一个中国也搞得四分五裂。他给台湾和台湾的国民党人留下的政治遗产是一池浑水。为了澄清这池浑水,中国人不得不花上一些气力。 台湾问题本不应复杂。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历史、是现实,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共识,是世界公认的法理。所有同中国建…  相似文献   

6.
一向以“尊重民意”自诩,并反复标榜以民意作为“施政明灯”的李登辉,而今面对两项民意调查的结果,竟向来访的美国人喊冤叫屈起来.在他看来,是因为有部分人士“昧于他历次的谈话”,“执意抹黑”,甚至一再质疑他“反对台湾独立的立场”.究竟是民众冤枉了李登辉?还是他的“台独”之心昭示于天下了呢?据台湾媒体报道,在11月6日同时公布的两项民意调查都显示:认为李登辉追求独立的比率逐步升高.在台湾颇有影响的盖洛普公司  相似文献   

7.
李登辉迫于国民党内外民众的 巨大压力,不得不于3月24 日上午黯然辞去已任职12年的国民党主席职务。与之同时辞职的,还有国民党中央秘书长黄昆辉等高级党务主管。李登辉自己种下的苦果 李登辉自己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会有今天的下场。回想主政台湾期间,呼风唤雨,何等威风,党政军警特大权,一人独揽,民主其表,独裁其里,耍尽权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多少人遭受打击和排斥。如今呢,虽然恋栈难舍,但毕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 李登辉主政台湾,利用手中的权力,大力培植“台独”势力。把“台独”写入党纲的民进党,就是李登辉…  相似文献   

8.
钟文 《瞭望》1990,(14)
台湾第八任伪正副总统选举,经过一年多的角逐和临选前的争斗,最终以李登辉当选为“总统”,李元簇当选为“副总统”而落下帷幕。 这次大选是蒋经国之后国民党高层权力的一次再分配。为此,国民党内部各派政治势力纷纷出笼,不惜撕破脸皮、大打出手,酿成了国民党逃台40余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党内斗争。斗争的结果,将对台湾政局未来走向产生重要的影响。 跌宕起伏的争斗过程 这场斗争在国民党高层内部酝酿已久,经历了较长的演变、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各种势力并起,相互混战。从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起,便有一股反李登辉势力开始暗中活动。一年多来,这股势力不断集结发展,终于公开挑明要与“二李”争夺正副“总统”的职位。 但是,在反对势力的不同派系之间仍然是同床异梦、各怀心计,未能结成统一的联盟。因此使李登辉得以在1月31日国民党中常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  相似文献   

9.
辛旗 《瞭望》2000,(14)
在3月 18日台湾地区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中,国民党遭到惨败。 台湾岛内的舆论认为,国民党的惨败,是李登辉一手造成的。正因如此,自 18日变更领导人的活动一结束,台湾岛内要求李登辉下台的呼声就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内也出现了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强烈呼声。但是,李登辉并不想马上放弃他的权力,国民党高层于3月 19日宣布,李登辉将于今年9月召开的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辞职。此消息一传出,台湾岛内的抗议活动更加升级,要求李登辉立即下台的呼声,从台北的国民党中央党部迅速蔓延到台湾全岛及海外。在台北国民党中央党部大楼…  相似文献   

10.
《瞭望》1999,(34)
李登辉又在大放厥词了。8月10日他在台湾的一个场合讲话时说,他提出两岸关系是“国与国关系”引起世界哗然“非常好,愈闹愈大,念闹愈好。”在这里,李登辉是越说越明白了。已被国际社会认定为“麻烦制造者”、“不可预测的政客”。“搅局者”的李登辉,再一次赤裸裸地暴露他蓄意搞分裂的真面目。他就是要在两岸关系上做文章,利用破坏两岸关系制造区域紧张,不但要以台湾人民的利益为赌注,甚至还企图以世界的和平与安定为赌注。这样一个政治狂人的所作所为到底说明了什么呢?据台湾媒体报道,李登辉的说词是这样的:“我提出两岸关系是…  相似文献   

11.
正亲民党成立,国民党败选李登辉在把国民党内大部分反对派清理出党后,下一个目标指向了"台湾省长"、党内另一个实力派人物宋楚瑜。当初李登辉的上台,多亏了宋楚瑜的临门一脚,所以李登辉执政之后,对宋提携有加。宋楚瑜也不负李的厚望,成为其集权路上的得力股肱。两人关系一度被媒体描述为"肝胆相照""情同父子"。  相似文献   

12.
为何要同“台独”狼狈为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森喜朗政府不顾中国方面的多 次交涉和反对,公然为被国际社 会称做“麻烦制造者”的李登辉发放了入境签证。4月22日傍晚,李登辉得意忘形地乘机抵达大阪机场,在日本进行不可告人的活动。这一严重事态是日方与台独势力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结果。 围绕李登辉这次到日本活动的问题,最近森喜朗、李登辉和台湾当局一唱一合,遥相呼应,演出了一幕李登辉赴日名曰“就医治病”、实则制造麻烦的丑剧。 李登辉在要求去日本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装出一副摇尾乞怜的样子,着力渲染他的心脏病如何严重,强调只有日本医生能治,台湾医生无能…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国民党开除了近几年在台湾颇有点名气的雷渝齐等二十四人的国民党党籍。理由是这些人在一九八三年底的“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违纪参选、助选”,发表了攻击“党国”的言论。雷渝齐被除名的真相如何?从他这三年的浮沉说起,或许一叶可以知秋。雷渝齐是一个教师,三年以前在台湾政治舞台上还鲜为人知。他是在一九八○年“立法委员”增额选举中崭露头角的。一九七九年底,国民党制造了“高雄事件”,将大批党外人士投入监狱。但是这并不能平息人们的不满。为此,国民党又网罗一批“政治打手”。颇有辩才的雷渝齐被选中了,被推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5,(37)
由于李登辉的姑息纵容,岛内“台独”活动日见猖獗,“台独”言论甚嚣尘上.针对“台独”分子自《马关条约》一百周年纪念开始,从事的几次大的鼓吹“台独”、美化日本侵略的活动中所散布的“台独”谬论,本刊记者走访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些“台独”谬论进行了批驳.台湾的被割让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历史中的惨痛一页季崇威(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台独”分子在鼓吹台湾独立时,常常举清朝政府签的《马关条约》为例表明,“台湾是被中国遗弃的”,甚至借题发挥地说,如果台湾与大陆统一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要被“出卖”.这种说法是唯心主义的历史观,从唯物史观来看,《马关条约》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清朝政府被迫签下的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那个时代,满清政府  相似文献   

15.
兆达 《瞭望》1995,(36)
彭明敏与李登辉都是二次大战期间留日、战后一起回到台湾大学继续学业,又先后留学美国获得博士学位,返台后又都是受到蒋家父子重用的“杰出台湾学者”.但由于二人性格迥异,彭明敏锋芒毕露,公开鼓吹台湾独立,不见容于当局而出逃海外,成了当局通缉的重大案犯;李登辉则长期在国民党内,深藏不露,直至接管了国民党政权,当上了台湾“总统”.彭李二人尽管有一度遭际不同,但却是莫逆之交,一个  相似文献   

16.
玉德 《瞭望》1999,(29)
李登辉又在玩火。最近,李登辉在接受一家德国电台专访时公然露骨地表示,台湾当局已将两岸关系定位在“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与国的关系”。至此,李登辉彻底撕下了最后的伪装,将他分裂中国的“台独”真面自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再一次充分证明,他是台湾岛内“台独”分裂势力的总代表。李登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信海内外关心两岸关系发展的人士并不陌生。这位台湾当局目前的头号当权人物,人们对他上台以来的统独倾向一直质疑不断,虽然他也没少费口舌辩解自己不是搞“台独”,但却无法取信于天下人:因为每当他屡屡挑风波、搞…  相似文献   

17.
浩帆 《瞭望》2000,(17)
近一段时间吕秀莲迫不及待地 跳出来,胡说两岸是“远亲近 邻”、“两个华人国家”,叫嚷国际社会要“立即插手台湾事务”,公然对一个中国原则进行挑衅。对吕秀莲赤裸裸的“台独”言论,中国政府和人民进行了坚决斗争,海外华人华侨也表现出极大愤慨,连台湾岛内舆论都发出警告:新当局切莫走李登辉的老路,应该在两岸关系上“谨言慎行”,以免将台湾民众带人万劫不复的险境。 那么,吕秀莲是何许人也?她的这套谬论是一时心血来潮,还是“台独”祸心的充分暴露?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个“台独”狂人吕秀莲的真面目。陷入“台独”泥潭 吕秀莲1…  相似文献   

18.
一向热衷抛头露面、发表政见的李登辉,却在岛内一系列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的活动中,“淡得出奇”.人们既没有听到他发表什么讲话,也没有看到他出席相关的纪念活动.台湾报界曾有人质疑:纪念“七·七”事变,纪念“八·一五”抗战胜利,怎么听不到李登辉的声音?台湾当局有人曾为李登辉不参加“七·七”纪念活动的事辩解说,“七·七”只是战争开打,李登辉出来表态意义不大.此言一出,令一切海内外爱国人士震惊.因为任何一个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七·七”卢沟桥事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99,(29)
李登辉7月9日借一家德国媒体的采访,公开抛出了所谓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分裂谬论,再一次激起海内外中国人的公愤和同声谴责。李登辉的分裂言行彻底暴露了他蓄意将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真面目,必将受到中华民族和历史的唾弃。此时此刻,人们十分关注:李登辉意欲何为?李登辉的分裂言行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与后果?李登辉的“两国论”出笼后,台湾当局的一些人士四出解说,为李登辉谬论添加注脚。他们赤裸裸地称:李登辉此说的短期目标是要对付预定于今秋进行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的访台;长远目标则是要使面向21世纪的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严峻 《瞭望》2001,(41)
国民党考纪委员会于9月21 日召开会议,决定撤销前 主席李登辉的党籍。这是国民党创党107年以来,第一次对前党主席祭出党纪,李登辉也成为国民党首位被撤销党籍的前党主席。李登辉一再挑衅国民党忍无可忍 李登辉自去年3月被广大国民党员赶下台后,就不断制造事端打击国民党。李先是以出书的方式攻击国民党,接着又发表讲话支持国民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