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逐步深入,送红包、送存单等行贿手段开始花样翻新,于是一种“雅贿”便悄悄流行开来。你喜欢“方城大战”吗?他就陪坐在你的对面“摸两圈”,故意输给你三千五千。输者心安理得,赢者心领神会,双方心照不宣,只是中间一张“蒙脸纸”没有捅破。你喜欢垂钓吗?好,送你一副进口的二三千元的高级钓竿,让你静坐池畔,让钩儿“爆炸”,使鱼儿上钩,一条细细的尼龙线将一条条大鱼拖上岸。你喜欢洗澡吗?好,领你进“洗脚屋”,入“桑拿室”,先“泰式洗头”,后“港式洗脚”,经过“枪淋弹雨”,感受“高温蒸气”,最后是女郎…  相似文献   

2.
近年,“山寨”一词逐渐成为流行语,“山寨手机”、“山寨春晚”、“山寨赵本山”……越来越多的跟模仿有关的事物被冠以“山寨”戏称,使“山寨”成为一种让人反思和探究的“文化”现象。曾几何时,“山寨”产品风光无限,风头甚至盖过了正品,“山寨”一度成为数码产品的一种生产运营模式。“山寨”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山寨”产品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山寨”手机是“山寨”文化的始作俑者,并从手机行业迅速蔓延到其他数码产品领域。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山寨”之火越烧越旺,也殃及到安防这座平静的鱼池。  相似文献   

3.
前人多把《老子》“道生一”的“一”理解为最高存在者“道”本身,本文从动态角度指出,“一”应为在形而下的世界中存在的“道”;《庄子·大宗师》中“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一句,本文结合庄子“齐物”思想指出,这里讲的应是事物自身究竟以什么方式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票据责任的本质及与相近概念之类系票据责任的本质,简言之,即票据义务。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在语言意义上和法律意义上正确理解责任与义务,责任与债务,票据责任与票据法律责任、票据法上的法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责任与义务责任,在语义学上含义颇多。在古汉语中,“责任”与“责”相通,包含有“求”或“索取”,“法斥”或“非难”,“义务”,“处罚”或“处理”,“债”等多种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一般认为“责任”一词有两种基本含义,一是份内应做的事,二是没有做好应做的事应承担的过失①。在现代汉语中,“责任”…  相似文献   

5.
时下,社会上有这么一些人,专门“研究”为官者的“爱好”,然后投其所好,进而拖其“下水”。及至为官者“东窗事发”,顿足悔曰:“吾毁于‘小人’也!” 为官者此时所称的“小人”,其实都是当初的“红人”。想当初,人家见你喜爱“孔方兄”,千方百计以种种“合情合理”又“推之却人情面”的理由,奉上一笔又一笔不菲的资财,你是何等的心花怒放!称之为“能人”,纳为“座上宾”。哪有一点憎恨的影子!人家看你是“性”、“情”中人,忙不迭鞍前马后,物色“小蜜”,送到你的身边,或带你去娱乐场所“潇洒走一回”,你是何等的快意…  相似文献   

6.
1996年《行政处罚法》第24条确立了“一事一罚”的行政罚款适用规则,但如何适用却是争议不断。2021年修改的《行政处罚法》第29条增加了“同一个违法行为违反多个法律规范应当给予罚款处罚的,按照罚款数额高的规定处罚”一句,确立了“择一重罚”的行政罚款适用规则。“一事一罚”中的“一事”是同一个违法行为,应以构成要件为认定标准,“一罚”是“罚款”,分别有基本模式、法条竞合和想像竞合三种适用情形;“择一重罚”中“择一”是在多个法律规范中选择其中一个适用,“重罚”是最高额罚款。“择一重罚”仅适用于想像竞合情形。  相似文献   

7.
“跑资金”、“跑项目”、“跑部、进厅”,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地方部门、单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取项目和资金,开始比着“跑”,抢着“跑”,一级“跑”一级甚至跨级“跑”,上省进京“跑”,使“跑”风悄然盛行起来。为了一项工作,地方、部门单位之间少不了纵向、横向联系,“跑”在其间充当联系工作的载体角色,这种“跑”是必需的,无可厚非。可是,“跑”着“跑”着,人们发现“跑”的步调渐渐乱起来,不是越“跑”越顺,而是“跑”错了方向,“跑”向了歧路。且看陕西省岚皋县民政局原局长张自然如何“跑”动。一次,为了争取…  相似文献   

8.
张晔 《科技与法律》2007,(2):I0010-I0012
问:什么是“网站搜索引擎排名”、“搜索排名”与“搜索结果操纵”的关系是什么? 答:当前,通过网络查找需要的资料,已经成为一种很普通的行为。通过“搜索引擎”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找到所需,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网络生活方式”,对于一个“网民”来说,没有“搜索引擎”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9.
嘴大声响     
河南南阳一市民在“书记市长网上留言板”上抱怨该市的“交通整治行动”变质成“罚钱”行动,当地公安局快速回复都是“依法依程序进行”,原本一桩小事,却因公安局回复中要对留言网友“听其言、观其行、观后效”,回复有“个性”,态度很“强硬”,引发网友围观。  相似文献   

10.
“法制”一词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但在解放前,法制一词较少使用。解放后“文革”前一般称“革命法制”或“人民民主法制”。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通称“社会主义法制”。  相似文献   

11.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藏“私房钱”一说。时至今日,集体、单位也纷纷藏起“私房钱”来,君不见,大量的国家资金、集体收入通过各种隐形渠道悄悄地敛聚进了一座座“小金库”内。据某市审计机关最新的一份材料透露,不仅厂矿企业有,行政机关也有,有财政收入的单位有,无财政收入的单位同样有。某县14户国营企业竟无一不有“小金库”。人们不禁要问,那些“小金库”财源来自何处?又是怎样去支配这些“私房钱”的呢?笔者从大量查获的“小金库”资料中发现了他们的一些共同点。  收入来源──“假”、“截”、“瞒”、“钻”  翻开一摞摞…  相似文献   

12.
也谈“渐”     
李振声 《中国监察》2013,(22):63-63
近日读丰子恺的文章,一篇名为《渐》的散文吸引了我。作者在文中说,世界万事万物无不处于渐变之中,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无情的成人,巨富的纨绔子弟“渐渐”变成贫者,游手好闲的无赖“渐渐”变成偷儿……但遗憾的是,由于这种变化是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目地、一时一时地、一秒一秒地渐进,人们就像从极长极缓的坡上走下来,却浑然不觉递降的痕迹。为此,他告诫人们不要为“渐”所迷,不要被造物所欺,“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相似文献   

13.
“法”字,古体为“瀵”。古人仓颉造字的一个大致规律有两条.一是从音,一是会意。“瀵”字是会意的,左偏旁从“水”,表示法令应当如水一般公平,右半部从“庸”(zhl)、“去”,表示法令的另一层含义为“去不直”。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的经典释义:“漳,刑也,平之如水,从水;麂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平如水”是法的特征.“去不直”是法的使命,二者构成“法”的基本含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因言获罪”事件时有发生。从“彭水诗案”、五河县“短信案”、高唐“侮辱县委书记案”,到作家谢朝平出书被拘和王鹏被“跨省刑拘”案件.我们分明看到,一本书、一首诗、乃至一条短信一个帖子,都有可能成为公权力打击的理由,甚至有评论称这种现象为“文字狱”式的沉渣泛起。如此众多的案例,同质异构,  相似文献   

15.
一、关于如何正确界定“再审证据”的定义以及再审证据的适用什么是“再审证据”?“再审证据”与一般意义上的“诉讼证据”又有什么不同呢?从一般意义上讲,所谓“证据”,是指据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能够作为定案依据的证据,必须具备两个特征,即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客观性”),必须是与案件情况有联系的事实(即“关联性”)。“再审程序”作为证据范畴中的一种,也必须具备上述共同的特征。但是,于“一审证据”和“二审证据”而言,“再审证据”是存在于案件的再审阶段,而“再审程序”是我国诉讼法律制度规定的一…  相似文献   

16.
李通 《政府法制》2012,(14):40-40
当前,一些干部被群众称作“弹簧干部”,还给他们画了一张形象的“画像”:他们遇到问题时“绕弯走”、“躲猫猫”,会像弹簧一样“缩”起来,而一旦矛盾问题被解决了,遇到彰显政绩、出头露脸的时候,他们又会像弹簧一样“伸”出来,站到大庭广众面前讲经验、传技能,俨然一副“万能先生”的派头。  相似文献   

17.
新官上任伊始,要取得群众的拥戴,泽及后世,必须要干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时下,一股为“政绩”而“政绩”的浊流已冲淡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原始意味。有些“新官”奉行“自己栽树自己乘凉”的哲学,追求“吹糠见米”的短期行为;有的为官一任,只管一任,不管长远。“造福一方”成了只管自己的一方小天地,不管他方,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地方和国家利益;有的为“政绩”而搞“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斩断经济发展的后劲;有的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大投入,给国家集体造成严重损失;有的“新官”做表面文章,招商会…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我写过一篇文章,讲当下的一些学会、协会、社团,热哀于编织各种各样的荣誉帽子出售,变成了“帽子公司”。只要你愿意出钱,什么“英才”“名人”“脊梁”等等的“帽子”,可以任你挑选。尽管一些“帽子”与“头寸”明显不合,比如将“百强县”的“帽子”戴在贫困县的头上,但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买方愿买,卖方是照卖不误的。出售假的荣誉“帽子”,玷污了真正的荣誉,是精神领域的一种严重的假冒伪劣,应严加查处。  相似文献   

19.
唐宋词中“蝶”的意象及其梦幻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蝶意象充斥在唐宋词中,总体而言可分两类,一是“梦之蝶”,它帮助词人寄托人生如梦、思乡恋国及怀念故人的种种思绪;二是“爱之蝶”,它谱奏着一曲曲“春之声圆舞曲”、“自由颂”及“爱的小夜曲”。当然,这两类意蕴又不是截然可分的,它们共同积淀于蝶这一特殊“语码”之中。  相似文献   

20.
据报载,一个经常脚穿一双解放胶鞋,身背绿色挎包,被人们赞誉为“挎包局长”的陕西省某市公安局局长范太民,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个平时穿着“朴素”外衣,有着“清廉”名声的局长,若不是被窃贼多次光顾而暴露,真不知还要蒙蔽多少善良人的眼睛。看过报道之后,不禁感慨:如此当人一面,背人一面,怎么能为“官”呢?“诚信”是“德”的体现,做人不诚实,道德也就无从谈起。我国入世以来,“诚信”的呼声此起彼伏,“诚信”既是商家争夺市场的“法宝”,也是官员取信于民的根本。平时阳奉阴违,仅靠“一双解放胶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