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现代化运动作了简略的历史回顾,并指出,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握世界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正确处理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矛盾,中国的现代化运动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中国青年现代化进程的反思谭建光中国以经经济改革为中心的社会变迁.既影响和推动了青年素质的变革,同时,青年一代现代性素质的增长,又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变迁的一种动力。考察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实践与青年进步的关系,在学术上和现实中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理论视野》2001,(6):24-25
所谓“人的现代化”,指农业社会传统人向工业社会的现代人转变的过程。有人把它概括为多种品质的综合,如身体生理素质、智力能力、知识水平、道德素质、人格品质、审美素质、创新品格等方面的现代特性。这些品质建基于人的主体性之上,主体性品格是人的现代化的最根本的标志。邓小平很重视人的现代化建设,他虽然没有直接讲“人的现代化”,但很显然,他的理论和实践都有意识地促进了中国人的现代化。 一、邓小平非常重视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作用 现代化包含着三个密切联系的逻辑层面:物的现代化、制度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物的现代化是基础,制度现代化是保障,人的现代化则是关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现代化当然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现代化的大生产。为此,必须改革已经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为了坚持改革和开放,现在人们发现还需要进一步改革政治体制,改造传统文化。由此可见,社全主义现代化要同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造,它实际上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实际上就是要在一个拥有十亿人口和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古国里,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社会。这是一项把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国历史,推向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伟大的社会工程。没有最新的科学理论,就不可能形成最新的设计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的回顾人的现代化问题并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早在二百年前,先是在英国、然后是在西欧的其他国家,工业革命的进程就开始了。从广泛的意义上说,这场工业革命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现代化过程的开端。而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人的现代化的,也正是这场革命。这个问题不是哪一个人提出来的,而是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现实提出来的。伴随工业革命而来的,不仅是新的经济体系,还有新的社会秩序、新的生活方式。由工业革命所开始  相似文献   

6.
一、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道路模式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要以社会环境作为依托,离开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人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幻想,只有认识本国所处的实际环境才能选择合适的现代化道路模式.邓小平认为中国最大的实际是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在这一国情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7.
一、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道路模式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成为邓小平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但是人的现代化的实现要以社会环境作为依托,离开了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人的现代化就成为一种幻想,只有认识本国所处的实际环境才能选择合适的现代化道路模式。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诠释之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和实践视野的拓展,学术界出现了要求重新诠释马克思思想的热潮,发出了"回到马克思"、"走近马克思"、"走进马克思"的呼声,提出了很多诠释口号和诠释方法.本文对历史上和现当代出现的对马克思的诠释方法作了一些梳理,并对当代诠释马克思思想的合法性作了一些自己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黄笑怡 《学理论》2014,(1):71-72
人的现代化思想,是将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转变,达到促进社会关系和谐发展,提高人的全面素质,达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统一。党的领导集体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和时代背景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同时也不断地充实发展。其共同特点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一切的发展,说到底,是人的现代化。党的领导集体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发展对于我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实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国实现人的现代化具有双重特征,需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为人的现代化提供精神指引,协调推进社会发展与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外学术对话与经验研究的两条主线,反学校文化与抵抗行为是学校场域中青少年文化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探究了反学校文化与抵抗行为研究的历史脉络、抵抗行为类型甄别和当前研究的新发展。为超越反学校文化范式,笔者建议引入"意识"和"时间"两个维度分析青少年抵抗行为,摒弃抵抗与服从的二分法。  相似文献   

12.
潘星宇 《学理论》2013,(3):38-40
当今中国正走在社会现代化的道路上,而社会现代化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这也是形成现代人格的前提条件。孔子提出的"君子人格"是先秦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传承的基本人格,同时也符合现代价值观,对于现代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还存在主体认识不足、公共理念缺失和自生能力欠缺等问题。实现人的现代化,自主发展是关键,素质更新必不可少,普及教育是保证。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迅猛发展,人的现代化问题成了学者们不断探究的热点话题。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人的现代化并推动着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又促进社会不断发展。但是在现实社会中,两者之间存在排斥性和非同步性特点,从而滋生了价值观扭曲、人的异化以及社会适应困难等问题。基于此,探寻人的现代化的有效实现途径,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协调推进,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时代 ,要使新中国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立足 ,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首先是求强 ;邓小平时代 ,则以求富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面 ;后邓小平时代 ,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 ,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均衡发展 ,这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科学判断了我国发展环境变化,以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依托,明确了2035年远景目标,并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衔接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突出新发展理念引领作用,部署了经济社会发展一批具有标志性的重大战略和富有前瞻性、全局性、基础性、针对性的重大举措,科学谋划重要领域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实现现代化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是一种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在人与物两个方面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紧密结合情况下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告诉我们,经济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必须同步进行,那种认为实现现代化就要先把“物”搞上去,人们的精神道德水平下降是不可避免的观点,是极端错误的,也是极为有害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时代,要使新中辚在不利的国际环境下立足,国家现代化发展目标首先是求强;邓小平时代,则以求富为国家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开创出了改革开放的大局面;后邓小平时代,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国家的现代化目标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全面均衡发展,这是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的事业。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日报》2002年1月18日,下引十六大报告不再注)为完成党在新时期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通读十六大报告,我们认为其中深深地内涵着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反思郭灿鹏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现代化。经济的现代化是社会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现代化的制度保证,而文化上的现代化则是社会迈向现代与文明的精神力量。三者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