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冈山红军医院遗址右侧的小山坡上,平添了一座新坟。它平平常常,毫不张扬,只有那块普通花岗石墓碑上镌刻的“曾志同志之墓”6个字,才让人知道,这里躺着的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物。 从曾志墓放眼望去,四百米外,便是70多年前她工作战斗过的红军医院,以及在这里惨遭敌人杀害的200多名战友的集体墓穴。根据曾志同志生前遗愿,在她死后一定要把她安葬到井冈山,和她的战友们在一起。沿  相似文献   

2.
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英雄壮举,至今仍是鼓舞我们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1914年12月9日,石芝大姐出生在湖南新化县大同镇石道冲的一个贫农家庭。1935年10月,她参加红军投身革命,随后亲身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今年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已92岁高龄的石芝大姐及其家属,记录下她亲身参加长征的历史片段,以此缅怀革命先烈,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3.
红军在长征途中,有三名女战士和队伍失散了。她们饥寒交迫,精疲力尽地来到一个小山村。一位一贫如洗的大嫂倾其所有,给她们吃了一顿粗粮淡饭,又留宿一夜。我们的红军,不但是人民的亲人,又是深知人民甘苦的革命队伍,尤其是有觉悟有纪律的革命队伍。因此,这三名红军女战士就觉得,这顿饭不能白吃。所以,三人就将她们惟一的一条单薄的棉被一剪为二,留下那一半给大嫂。次日,这位对红军怀着深情厚意的大嫂,又让她新婚的丈夫送三位女红军出山。可是,这一去不仅那三位红军再也不曾回来,就连大嫂的丈夫也音讯杳然。何以如此?残酷无情的事实,不得不让…  相似文献   

4.
蒋晓丽 《传承》2006,(10):23-26
参加这次活动的开国元勋子女中,有一位经常在小河边、山路中、山脚下弯着腰捡着形状各样小石头的人,她就是这支队伍中年龄最小的、黄克诚大将的女儿黄梅。7月26日,她随着这支由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老人组成的队伍进入广西,来到当年红军长征中损失最惨烈的战役——湘江战役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刘宁 《今日海南》2006,(10):11-12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年初在讨论纪念专题策划的时候,我偶然获知,在几位参加过红军长征的海南籍红军干部中,惟一健在的只有居住在北京、年届93岁高龄的谢飞老人。她同时是惟一一位参加过长征的海南女性,也是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30名长征女战士之一,于是就有了采访老人的念头。5月,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遇到海南广播电视台的李成老师,李老师从1996年起先后三次在北京采访过谢飞老人,最后一次是2003年。我把想法一说,李老师极为支持,并相邀同行。他说,老人的一生很传奇,但由于老人一直很低调,过去对她的事迹公开宣传不多,很多海南人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这位海南女杰,应该借这个机会,向家乡人民大力宣介老人的传奇事迹。9月24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前夕,在北京中国公安大学的一栋公寓楼里,我们见到了这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琼籍红军老太太。  相似文献   

6.
一个俄罗斯女人的中国奇缘□雪原瓦里及其孙女在赵清彦遗像前合影留念在川北旺苍“红军城”那古朴的红军院三楼左侧,住着一位年逾古稀的俄罗斯籍妇女,她是已故旺苍籍老红军赵清彦的遗孀列里敏·尼柯娃·瓦里。瓦里今年72岁。50年前她与“中国大哥”在俄罗斯喜结良缘...  相似文献   

7.
《时代潮》2001,(17)
她曾和邓颖超、曾志、刘英一起走过长征路。她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她曾是王首道将军的夫人,长征路上失散,60年后再重逢。她曾是西路军妇女先锋团团长,一位叱咤风云的女将。她曾当过马匪的"女俘",受过非人的折磨和凌辱。她曾女扮男装,虎口逃生,寻找红军  相似文献   

8.
获悉四川罗江县农村有一位女红军,笔者立即前去采访。翻过几道山梁后,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家,推开房门,见一位身体硬朗的老人正在宰猪草,她就是红军女营长张正秀。策反敌营长 张正秀1916年出生在四川巴中县大锣(乐)乡农村。1932年冬天,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张国焘的带领下,由陕西进入四川的通南巴地区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张正秀和3个哥哥都参加了革命。在红军队伍里,张正秀学军事技术,学革命道理,不久即被任命为班长。 她同男红军一样端枪杀敌,且勇敢顽强。一次,军阀田颂尧率兵对红军进行三路围攻,结果被红军打得落花流水,敌人…  相似文献   

9.
仰望红军桥     
滂沱大雨中,我依然仰望着屹立在宁化石壁镇南边的“红军桥”,当地人称之为“石墩桥”。桥中间的石礅在1933年春的洪灾中被毁,交通中断。为方便当地群众过往,也为保证红军后续部队通畅,当时驻扎在禾口(现石壁镇)的红军发动当地群众,从溪北乌石下采来石块,建起石墩,修复了石墩桥。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的功绩,在桥墩顶端的“燕尾”上刻下“红军桥”及“红军万岁”的标语。凝望着坚固雄伟的红军桥,端详着醒目的标语,聆听着绘声绘色的介绍,我心潮涌动,肃然起敬。眼前是红星闪闪,红旗猎猎,战马啸啸。眼眸中闪亮出当年红军战士和当地群众挑石头、垒…  相似文献   

10.
李德锐 《求索》2005,(9):198-199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第一场大战与恶战便是湘江之战。这次恶战红军损失惨重,它再次证明“左”倾错误给红军造成的严重危害。也就是在这次惨痛损失中,广大指战员在反复比较中逐渐认识到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战术是红军克敌制胜的根本保证。遵义会议召开,毛泽东在全党全军领导地位的实际确立,在危难中挽救了党和红军,中国革命开始从胜利走向胜利。因此湘江之战与遵义会议有着内在的逻辑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在桂林兴安,湘江战役后建起多座红军烈士陵园,每年都有很多人来此悼念。然而,在离兴安县城60公里外的华江瑶族乡水埠村,一处葬着12名战士的红军墓却鲜有人知。但对于瑶族老人赵良英和她一家人来说,那里是他们三代人甚至是后世子子孙孙都要守护的亲人墓。1934年,红军曾在华江水埠塘村住过。"当时红军来我们华江,有天晚上召集村里的大家长们一起开会,想找一个本地人帮他们带路,当时我父亲站出来,一直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22)
正艾格尼丝·史沫特莱认为,"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不仅于此",她满怀信心地预言,"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更不能描绘出参加长征的红军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受的苦难。"在《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中,作者以细腻动情的笔触记录朱德60岁之前所走过的  相似文献   

13.
红军女歌手     
1998年五月上旬,一位在江西兴国县民政局工作的朋友向我们透露一个信息:苏区时期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健在的不多了,特别是苏区战争年代红军宣传队的“红军女歌手”仅剩一人。 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驱使我们:必须尽快拜访这最后一位“红军女歌手”,记录下她的音容笑貌和自强不息的坎坷人生。否则,愧对长眠大地的兴国籍23179位革命烈士! 1999年4月12日,江南已进  相似文献   

14.
师永刚  刘琼雄 《传承》2008,(21):14-15
麦面疙瘩汤,野韭菜,野蒜,臭蒿子,豌豆苗,蘑菇汤,青稞,牛皮带,旧牛皮鞋,牦牛肉,苞谷,小米,南瓜,蕨根……——这是从各种回忆红军长征的记载中找出来的部分食物单子。长征一路上从东南行军到西北,沿途移风易俗,红军的胃口也在不断地调整,而最重要的却是红军的胃口不得不一再缩减,这是由于红军是一支非政府补给的部队,并且长期在外行军,给养完全跟不上,所以食不果腹地行军作战,成为经常的事情。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介     
《△长征记》为长篇历史纪实作品,作者在参考翔实历史档案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细致地反映了红军三支大军从不同地区陆续长征的具体情况,并对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路途中的种种艰难困苦,以及红军内部的思想斗争进行了细致描述。作者选用的历史资料全面、权威、严谨,在军事斗争双方的战略指导思想的阐述上十分明了、清晰,表现出作者对于军事问题的专业理解与认识。□△这是慈善家李春平的旷世情缘!好莱坞女富豪克劳迪娅在睡梦中得到启示,在遥远的中国,她会找到一个上帝赐予的最后情人。北京饭店的邂逅使她认识了与已故情人兰姆极为相像的李春…  相似文献   

16.
当事人:静儿(化名) 性别:女年龄:20岁身份:大学生症状:偏执见到静儿之前,我已经听静儿的同学介绍过她的情况。静儿一直认为给她上课的两位男老师对她“有意思”。至于理由,大家也只是零星听她说过一点,好象是A老师上课经常冲她笑,而且语言有暗示性;B老师在给她上课时,常常是西装革履,似乎也在表达什么。从同学那里知道,两位男老师都是中年人,早已成家立业,静儿的事情让他们哭笑不得,直喊冤枉。  相似文献   

17.
(一)红军番号是红军建制的基本内容之一。红军的创建及红军的鼎盛时期,兵力达三十万,相继采用了正规的团、师、军、军团和方面军等番号单位;非正规红军番号启用了支队、大队、梯队、纵队(有的纵队分成甲乙两种编制)、路等单位。也有把两套番号混合使用即正规的军级番号建制辖非正规纵队级番号。这些红军番号单位的出现与红军本身的创建一样,都是很不寻常的。红军部队番号是伴随红军的创建,逐步形成的。八一南昌起义是我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相似文献   

18.
《传承》2006,(10):9-9
8月27日,开国元勋子女活动组在胜利到达陕北后,在古城西安“万人见面会”上又一次掀起高潮。罗东进:长征,是一份十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把长征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67岁的罗东进说,“纵观长征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我们中华民族拼搏奋进、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长征,是一份十分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作为红军的后代,我们应该永远继承发扬下去。”周秉德:长征壮举震寰宇,红军传奇重千秋“长征壮举震寰宇,红军传奇重千秋。”70岁的周秉德说,以前,她也多次走访过伯父周恩来等先辈们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每一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尤以这次感触最深最浓…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红军长征路过云南四十周年。红军长征两次经过云南,虽然时间不长,却在各族人民心中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革命文物。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由于各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我省征集到不少红军长征文物。这些革命文物是当年红军跟随毛主席英勇奋斗的光荣纪录,也是我们今天进行路线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20.
女性,一向被认定是社会中的弱势,但女性在中国家庭中,却是精神力量上的绝对优势。从古时候大家庭的老奶奶,到现今小家庭的母亲,都是家庭的轴心。我的母亲,也不例外,即使她已升格为祖奶奶,她仍是我们家四代人(包括我爹)的生活中心。 如今基因解码盛行,加上年龄渐长,我也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