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家宝同志指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这次《建议》最鲜明的特点。“十一五”规划,是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由发展理念转化为发展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科学发展观既是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根本指针,又是实施“十一五”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所必须坚持、必须遵循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2.
周宝纯 《群众》2009,(5):41-42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实现铜山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现实迫切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结合铜山实际,围绕“率先达小康、建设新铜山”这个主题,突出“保增长、促发展、重民生、转作风”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怎么看”、“怎么干”、“怎么评”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谋划科学发展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晓川 《前进》2009,(10):32-34
省委省政府结合山西实际,将“安全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主题和载体,不仅抓住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要求的关键和要害,而且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具体化、目标化、特色化,使之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前瞻性。潞安集团五阳煤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三个发展”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4.
季建业 《群众》2009,(9):17-19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学会用科学发展观的“矢”去射经济社会发展的“的”.从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思维方式中转换出来,转变思路、转变方式,才能转出发展的新活力和创造力,才能转出科学发展的新天地,才能真正转上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郭广银 《群众》2008,(2):14-15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最关键的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新的发展阶段,只有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切实解决“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等问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科学发展的引领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进一步提高他们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是当前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周灏 《前进》2009,(12):44-45
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省委、省政府在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省情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我省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阳高县委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组织工作,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在推动“三个发展”大局中来谋划,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活动”和“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为载体,为阳高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县、和谐安康”建设中当好排头兵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努力实现中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五个统筹”。实施城乡统筹,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也是搞好“五个统筹”的首要内容。城乡统筹战略是中共中央根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突出矛盾而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也是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刘长军 《传承》2012,(1):49-49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凡认识不到位、学习不扎实、实践不深入者,皆为对科学发展观的“矮化”。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将学习实践活动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动力,防止出现“矮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8,(4):38-38
1.增写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新党章总纲部分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有利于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人民攻协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重要组成部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根本要求融入到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工作之中,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四个第一”,摆正“四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两型社会”指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是手段,两型社会建设是目的,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与建设两型社会在内涵、发展目标、建设框架、建设途径和建设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刘旺洪 《群众》2012,(10):10-11
胡锦涛总书记在“7·23”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3.
周斌 《当代广西》2010,(3):23-23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玉林市博白县突出实践特色,开展“乡风文明先锋行”、“破迷信、扬正气、树新风”和“农事村办”等三大主题实践活动,广大干部、群众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助推全县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我们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结合车辆部门实际,我们认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应树立“五种意识”:  相似文献   

15.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方面”。“在服务海西建设大局中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找准检察工作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着力点……”这些话语,体现了新一年检察机关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海峡西岸两个先行区建设提供司法保障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16.
《时事资料手册》2004,(6):57-59
在第6章“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中,增加了这门课程中最重要的知识点,即“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对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直接反映。具体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市委八届八次全会也将坚持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作为指导上海“十一五”发展的重要原则之一。按照中央和市委的要求,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大各项工作,努力做到三个“更加注重”。  相似文献   

18.
民政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紧紧抓住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工作核心理念落到实处,把“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职责落到实处,把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落到实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9.
《政工师指南》2007,(2):4-5
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在党的全会上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思想。2004年2月,党中央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省部级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班,曾庆红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在开幕式上作了“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温家宝总理作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讲话。紧接着,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青海等地考察工作时,反复强调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整个发展的全过程”。从此以后,科学发展观在全党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逐渐深入人心。 思想政治工作历来要为实现党的战略任务和战略目标服务,在服务中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党在新世纪的重要战略任务和目标,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条战线上的思想政治工作,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来进行。那么,在新形势下怎样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思想政治工作呢?为此,本刊组织了三篇稿件来阐述这一问题,供广大政工师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全党全社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结合公安机关治安管理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服务行政的理念,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