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理前准备程序是开庭审理前的一个重要阶段,做好审理前的准备工作,能够保证开庭审理的顺利进行。在西方各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对审理前的准备程序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都作了详细、严格的规定,美、法两国的立法规定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程序的结构模式调整的是诉讼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实行集中审理主义是我国民事诉讼程序演变的基本规律。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科学构建正是实行这种理念的制度设计的开始。构建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应当把握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3.
从西方各国民事诉讼发展来看,审前程序已日益成为民事诉讼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但长期以来,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被民事立法、司法,甚至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所忽视,至今尚未有严格意义上的审前程序,这也是多年来我国民事司法未能走出困境的症结之一.  相似文献   

4.
闫顺强  陈世勋 《工会论坛》2005,11(6):100-101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深入,对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进行重新探讨已进入紧迫性阶段。来源于司法层面、现实层面等多方面的压力,已使审前程序的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应将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起诉与受理”与“审理前的准备”两个阶段合并,设立独立的审前准备程序,其内容包括起诉与受理、证据交换、审前会议等。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中的审前准备程序有利于争点整理和证据收集,防止法庭中的突然袭击,最终有助于纠纷的妥善解决。我国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虽然有相关规定,但是很不完善,带有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因此,应当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明确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建立审前会议程序,赋予法官释明权等一系列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审前准备程序。  相似文献   

6.
审前准备程序是民事审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诉讼效率、确保民事诉讼公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审前准备程序的程序价值为基础,通过对我国审前准备程序存在弊端的考察,提出了完善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就审前准备程序而言 ,世界各国的规定差异较大 ,但从英美、大陆两大法系发达国家的现状看 ,民事诉讼活动已从原来偏重开庭审理而转为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审前准备程序 ,所以 ,对审前准备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 ,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构建我国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 ,应成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外国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改进本国的法律。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民事诉讼都将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分为两个独立的阶段,大陆法系一些国家的民事诉讼活动也由偏重开庭审理转向审前准备与开庭审理并重。我国民事诉讼法尚未确立审前准备程序,导致司法实践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比较研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无疑有助于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确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对整个民事诉讼程序的维持运转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民事审判的公正与效率,但由于观念、设置等原因,我国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审前程序。因此,在法院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司法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压力面前,建立一个适合中国社会现实的、相对完善的审前程序,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0.
在大多数国家的民事诉讼制度中都有关于审前准备程序的规定,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立法和司法实践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要改变我国民事诉讼中绝对以庭审为中心的认识,发挥审前程序的作用,在立法上赋予其程序上的独立地位。  相似文献   

11.
论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模式转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应当贯穿当事人主义和集中审理主义两项基本原则,同时应当确立证据交换、争点整理、审前会议等各项制度和程序。  相似文献   

12.
中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民事诉讼审前程序分别属于职权主义诉讼模式与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两者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在制度精神上都截然有别。文章通过对两种程序基本内容的双向比较 ,力图揭示彼此间的差异以及由差异所反映出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民事诉讼审判方式过分强调开庭审理 ,忽视审前准备 ,导致审前准备程序与庭审程序界限不清 ,功能错位 ,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难以确立 ,诉讼代理制度发展不充分等弊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确立了举证时限和证据交换制度 ,应当在此基础上尽快修改《民事诉讼法》 ,完善民事诉讼制度 ,构建以证据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审前准备程序 ;设立审前准备程序法官 ;合理配置法官与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使当事人真正成为审前准备程序的主体 ;严格诉讼代理人的条件 ,充分发挥律师的作用 ,以更好地实现司法公正与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审前准备程序的价值取向是以“确保公正 ,兼顾效率、效益”为原则。为此 ,我国的审前准备程序应当把当事人主义与法院的监督、指导相结合 ,对该程序的主持由主审法官改为书记员 ;应建立举证时限制度 ,作为审前准备程序的前提与保障 ;对我国审前准备程序的内容、阶段提出新的设计方案 ,并辅之以完善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将刑事审前程序的启动、侦查、审查起诉同审前活动的司法审查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审视我国审前程序 ,构建审前程序一体化 ,需要借鉴西方审前程序运作的良性经验。  相似文献   

16.
民事诉讼中应明确承认在审前程序中的效力,建立拟制承认制度及配套措施,建立严格的审判程序中承认不可撤销制度;在审判程序中赋予法官对有限承认的自由裁量权.  相似文献   

17.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法院审判方式改革的一部分,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应成为民事审判方式的重点.我国现存审前准备程序在程序设置、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很多的缺陷.借鉴外国先进的立法经验,美法两国都将民事诉讼的重点放在审前程序上,因此我国的民事审前程序应当在体现程序的公正性、正当性和效率方面做出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8.
审前程序是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方向,但对审前程序的认识,还处于较为功利的层面上,缺乏认真和务实的研究和考察,对一些基本问题尚存在一些偏颇甚至是错误的观念,对此必须予以厘清,否则就无法健康有序地推进我国的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改革现状的分析,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而对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的审前准备程序进行介绍,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最后指出我国当前民事诉讼审前程序改革的误区,并提出了笔者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民事审前程序作为民事诉讼的一个重要阶段因其本身具有提高诉讼效率、增强审判的公正性等重要作用,使得对其法理基础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对法的公正、效率、自由、平等、秩序进行深入剖析,明确其作为民事审前程序的法理基础对民事主体权利的保障及民事审前程序的进一步完善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