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富军 《工会论坛》2007,13(6):16-17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当前,劳动关系产生矛盾的原因主要是劳动用工、工资分配、社会保障以及经营者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等没有处理好。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法律地位明确,社会职能清楚,理应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担负起重要职责,从劳动关系的性质、特点和新时期调整劳动关系的要求看,工会在协调企业劳动关系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动关系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构建和谐的企业劳动关系,不仅有助于企业发展,更有利于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本文从经营管理者的角度,对国有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理顺产权关系,同时,又要理顺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工会组织应抓住机遇,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以协调劳动关系为重点,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首先,生产力标准要求工会必须在协调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形成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打造国有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工会主动采取相应措施,维护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公司这样的国有大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席的改革正逐步深化,企业越来越成为“四有”法人实体。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来说,劳动者迫切要求工会更加关心职工群众的疾苦,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呼声和要求,更好地发挥代表、维护、支柱和桥梁纽带作用,特别是要把履行维护的职责落到实处。对此,  相似文献   

6.
杜静 《工会论坛》2011,(4):27-28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劳动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突出体现在用工形式多样、新老劳动关系并存。原来形式单一、内容相同的劳动关系已经不能涵盖不断出现的新的用工制度和就业形式,需要建立更加细化、形势更灵活多样、内容更加具体并更具针对性的劳动关系体系。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劳动关系问题,必须对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现状与动态进行认真分析,科学把握劳动关系发展变化趋势,切实发挥政府政策主导、主管部门监管、企业主动协调的合力作用,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广大职工群众,工会要把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为落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依法建立和完善基层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促进社会主义劳动者与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和谐、企业生产者与经营管理者的和谐,共谋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职工主人翁地位的思考刘锡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而对职工在企业中的地位和权利如何体现关注不够,而后者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具有根本性。一...  相似文献   

9.
最近 ,江泽民同志在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指出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切实尊重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 ,充分发挥他们在改革和发展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这是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原则 ,任何时候都不能改变。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不仅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政治原则 ,更是一个生动的实践过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现代企业制度逐步确立 ,经济关系和劳动关系中的深层次矛盾逐步由隐到显。如何调整好劳动关系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 ,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也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对改革的速度、力度、深度和协调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搞好这一阶段的改革,尤其要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即国有企业改革的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关系;垄断行业与竞争行业国有企业改革的关系;国有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改革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与外部环境建设的关系;国有企业改革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文中通过回顾我国企业改革(主要指国有企业改革)二十五年来的历程,来说明企业改革的实质,就是经济运行主体的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必须承认企业的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各自的经济利益,必须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来思考国有企业改革的方案与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国有企业改制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涉及企业劳动关系重大调整,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在相关改制政策和方案的制定实施过程中,必须要倾听广大职工的"呼声",尊重职工的民主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13.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认定劳动关系的合法依据。但受我国现实劳动制度的影响,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签订劳动合同的现象大量存在,发生劳动争议时存在双方劳动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形,致使劳动者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特别是在工伤赔偿认定、追索经济补偿金、劳动保险待遇等诸方面,用人单位往往以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拒不承担《劳动法》规定的相关义务,使劳动关系双方的和谐稳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为明确劳动关系确立的有关要件及事…  相似文献   

14.
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与劳资博弈的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的特征体现在劳动关系上,就是要让劳动者劳动更有尊严、生产更加安全、分配更加公平、生活更有保障。同时还应包括平等合作观、人本观、利益共享观、稳定观、诚信观和社会责任观。和谐劳动关系是实现企业组织与劳动者之间“和则两利”的双赢关系。  相似文献   

15.
资本运营: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起点———咸阳偏转集团通过资本运营实现企业全面创新的研究报告课题组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关键是要明确改革的着力点,国有企业核心问题是资本运行质量不高,这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也是攻坚阶段改革...  相似文献   

16.
《工会论坛》1996,(1):47-48
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它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种类。如按用工制度分为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劳动合同,临时工、季节工的劳动合同和轮换工的劳动合;按合同主体的人数分为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按合同的性质分为录用合同、聘用合同、借调合同、续延合同和师徒合同;按合同的期限分为定期劳动台同和不定期劳动合同;按合同的适用范围分为国有企业的劳动合同、集体企业的劳动合同、私营企业的劳动合同、乡镇企业的劳动合同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劳动合同等等。劳动合同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一方是用人单位。在签订劳动合同之前,双方当事人有一个互相选择  相似文献   

17.
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随着劳动关系的变化,工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也将发生重大变化。工会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是急需我们从理论上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工会运动的历史性转变,对于工会最主要的要求即是必须真正成为劳动者的代表,成为劳动者集体劳权的代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以完成协调劳动关系的社会任务。一、工会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工会要在劳动关系的协调中发挥作用,首先要明确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基本身份,这就是工会是以劳  相似文献   

18.
在监狱企业处于变革尚未定型的改革时期,明确监狱企业的目标非常重要。既要明确监狱企业的日常运行目标,又要明确监狱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监狱企业的运行目标包括改造目标和经济目标,其中改造目标是首要的、根本的目标,而经济目标则是次要的、从属的目标。监狱企业的发展目标是:为罪犯劳动者提供一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经济关系和恰当的组织安排,这种经济关系和组织安排将具体地体现为一种特殊的监狱企业制度,这决定了监狱企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和谐与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随着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转机建制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的劳动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全面了解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的总体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掌握和认真解决好国有企业劳动关系中的突出矛盾,为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供对策依据,进一步促进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95年6月初到10月底,我们组织力量采取数据统计、问卷征询、现场座谈、综合论证等形式,对当前我市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状况进行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的逼近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国有企业不仅面临国内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竞争,也面临着国外强手的竞争,特别是买方市场的形成,使竞争更加激烈,使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严峻。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重新塑造微观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十分明确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因此必须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摆正政府与企业的位置。在处理政府与国有企业的关系问题上,要按照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方向,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处理政府与企业关系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