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左后旗朝鲁吐苏木新艾里嘎查只有77户300多口人。这个沙区深处的小嘎查近年来由于 47户群众到北京告状而“闻名”在外。嘎查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凝聚力不强,缺乏发展意识,1999年被旗委列为全旗15个重点整顿的嘎查村之一。 在去冬今春开展的农村牧区基层组织集中整顿工作中,苏木党委在旗工作队的密切配合下,本着“富不富看支部”、“建设一个好支部,关键在于选支书’”的原则,对嘎查党支部班子进行了果断调整,选举产生了新的支部书记和支委,使班子焕发出了生机和活力。全嘎查出现了崭新的面貌。新班子上任后,在苏木…  相似文献   

2.
包宝柱是通辽市科左中旗宝龙山镇扎布斯嘎查的文书。今年52岁的他,黑黑的面庞、憨憨的笑容、粗糙的双手无不体现着普通农民的质朴、忠厚与善良。就这么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汉,以他超前的意识、坚韧的意志和执着的追求白手起家,从无到有,成为远近闻名的养牛大户。包宝柱的养牛之路可以说充满了艰辛和汗水。他是在1992年依靠自家的一头母牛走上养牛之路的。由于当时经济基础薄弱,没有能力购买更多的母牛和修建牛舍,直到1995年才算小有规模:存栏黄牛20头,8年累计出栏21头。当时,有人劝他说:“庄稼人还应以种地为主,咱…  相似文献   

3.
为了尽快在无电嘎查实施党员电教网络建设工程,到2000年全盟实现所有嘎查村建立电教播放点,呼盟委组织部在无电嘎查较多的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各选一个嘎查,作为建立党员电教播放点的试点单位。采取盟、旗、苏木、嘎查四级匹配资金的办法,为两个试点嘎查一次性配齐并安装调试了电视机、放像机、发电机、卫星电视地面接收器等设备,同时配备了部分电教片。为确保电教设备正常运转,在各试点单位都建立健全了有关电教设备的管理、使用制度,并备有“三簿一册”。嘎查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和使用。盟委组织部还特别要求嘎查党支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专峰市巴林左旗切实加大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嘎查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力度,以村级财务集中办公和“官支民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村(嘎查)务管理的新办法,全旗村(嘎查)务管理基本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建立村级会计集中办公制度健全了领导机构、乡苏木镇由1名分管副书记具体负责本辖区村嘎查财务管理工作,配备2名以上农业经营管导干部,组成村级财务审计办公室;村嘎查由党支部书记任主任,设会计、出纳各一人,聘请具有代表性的十一7名村民,组成村嘎查民主理财小组,对本村嘎查财务收支进行审核监督;旗农牧业经营管理站经常…  相似文献   

5.
张宝华 《实践》2011,(7):33-33
“虽然我50多岁了,但我一定要把我们嘎查带到全旗、全盟的先进行列。”科右中旗吐列毛杜镇博根嘎查党支部书记白德,自1986年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以来,25年如一日,为村民脱贫致富呕心沥血、默默奉献。  相似文献   

6.
2002年10月份,通辽市科左中旗旗委组织部对全旗136个贫困村嘎查和49个相对后进村嘎查党支部的党员队伍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发现,贫困和后进村嘎查党支部中存在着党员数量少,年龄老化,文化偏低,年轻党员少,妇女党员少,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少,党员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村嘎查党支部书记守位意识强。二是部分村嘎查的宗族势力和宗派势力严重。三是一些党员发挥不了先锋模范作用。四是以种种理由不让某些优秀青年入党。要改变贫困后进村嘎查党员队伍中的年龄老化、文化偏低、素质不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邓清波 《党建文汇》2008,(10):26-26
强化竞争意识,选用“能人型”党支部书记。内蒙古通辽市实行了苏木镇党委调整嘎查(嘎查相当于村)村党支部书记向旗(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制度。大力推行“两推一选”.注重从大中专毕业生、致富能手、复转军人、具有一技之长的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引入公开竞争机制,打破地域界限和行业领域在部分嘎盒村开展了公开选拔村党支部书记活动.  相似文献   

8.
《党课》2007,(9):117-118
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哈图他拉嘎查(“嘎查”,蒙语里“村”的意思),人们都说,有困难就找乌日塔白乙。乌日塔白乙是嘎查党支部书记。他在任期间,哈图他拉嘎查不长草的盐碱甸子变成了绿油油的稻田,一张张原本写满苦难的面孔开始绽放出笑容。村民们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乌书记的关怀,我们死也忘不了。”  相似文献   

9.
包旭东  梅英 《实践》2021,(2):46-47
2020年,通辽市库伦旗积极探索实施产业融合、项目带动、村企“联姻”等多元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推动嘎查村集体经济扩量提质增效。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增收。在8个苏木乡镇全部成立了合作社联合社,187个嘎查村党支部领办了专业合作社,全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基地(公司)+农牧户”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集体经济增收、农牧民致富。六家子镇小南京洼村党支部领办的丰饶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飞地抱团”争取九家子村中央扶持资金125万元、镇级联合社资金200万元、集体和村民入股资金42.5万元,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购进基础母牛130头,实现净收益6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39万元,全体村民通过股金分红实现年均增收10万元以上。通过合作社带动,实现全村黄牛存栏200头,村民增收138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0,(7):F0003-F0003
哈拉乌素嘎查位于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中部,总面积90平方公里,禁牧草场面积达81平方公里,饲草料基地面积5100亩,其中保灌面积1800亩。嘎查支部所在地位于哈拉乌素产业化园区,全嘎查共有党员27名。2006年被列为包头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近几年来,哈拉乌素嘎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镇确立的“创名牌旅游业、发展特色畜牧业、壮大乡镇工业、建草原新镇”为目标,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来稿摘登     
一、嘎查(村)党支部应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经济发展上发挥作用嘎查(村)党支部书记应努力成为思想上的先行者、开拓者、创新者,要在思想上征服群众,自己必须做到之后才能引导群众沿着正确的路线前进。支部成员自己要认真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本事。要善于引导群众走致富路,善于“引”导人民群众向典型学习。二、嘎查(村)党支部成员应在以身作则、带头致富方面发挥作用嘎查(村)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和村  相似文献   

12.
我们把加强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础来抓,认真制定和实施了全旗《农村牧区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规划》。一是建立并不断完善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全方位。多层次的目标责任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了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保障体系。主要有调研制度、例会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干部激励竞争机制等制度保障体系。三是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重点解决了基层组织建设上“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两个重点问题。三年来,全旗累计投入资金920万元,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目前,年纯收入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村嘎查达203个,5万元以上的村嘎查15…  相似文献   

13.
小康嘎查的领头雁宋启超孟格图是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的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嘎查,有牧民43户,134人,面积127.5平方公里,大部分土地是茫茫戈壁,可用草场主要分布在流经嘎查的额济纳河沿河地带,全嘎查经营牲畜9039头(只),其中骆驼784峰。牧区改革...  相似文献   

14.
杨丽英 《实践》2009,(5):12-12
位于克什克腾旗达日罕乌拉苏木北部的达来嘎查,在"帮民增收、领民致富"上下功夫,使嘎查迈上了科学发展的富裕之路。抓牲畜改良,奏响帮民增收曲。嘎查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以改良黄牛为主,大力推广西门塔尔牛和肉毛兼用改良羊,建成肉羊改良站5处,黄牛冷配站1处,完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翁牛特旗格日僧苏木从有效发挥嘎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上入手,自2001年以来,大力实施“凝聚力工程”,嘎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了,党员干部的先锋意识增强了,一些贫穷落后的嘎查也旧貌换新颜。曾被称为“三无支部”(无办公场所、无活动阵地、党员无带头意识)的太本艾拉嘎查党支部就是发生变化最大的一个嘎查。过去由于受传统思想观念、生产经营方式和基础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嘎查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发展意识和科技意识相对比较淡薄,支部没有办公场所,党员也无处活动,党支部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41岁,是双阳县泉眼乡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们泉眼村李家社原是远近出了名的“三多社”:荒山多、坡地多、穷户多。前些年我家也是这半山区里的贫困户。1989年,乡党委、村党支部根据我们村的地理条件,提出了脱贫致富的具体措施,号召村民发展多种经营和养殖业。在党组织的鼓励下,我首先饲养两头母牛,当年获利1500多元。经过几年的努力,现黄牛存栏7头,仅此一项年纯收入达6000多元,率先进入了富裕户行列。这时党支部引导我要向高标准看齐,要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心想:是党的富民政策使我摆脱了贫困,是支部的支持和帮助使我掌握了致富技术,我不仅要回报党,还要向群众传授致富技术,做群众致富的带头人。这  相似文献   

17.
黎明嘎查是阿左旗奔小康路上迅猛跃进的嘎查,这个嘎查牧、农、工、运“四业”同步发展,240户牧民、1200多人的嘎查拥有公积金70多万元,牧民人均收入1200元;拥有牲畜18000头(只),汽车40辆,手扶和小四轮拖拉机140多辆,摩托车100余辆,平均每6户牧民拥有一辆汽车,每17户牧民拥有一台手扶拖拉机;每2.4户牧民拥有一辆摩托车,已经成为全旗闻名的富裕嘎查。 但谁能想到,这个位于贺兰山北端、有着丰富煤炭资源的嘎查,在承包经营之前却是一个“守着‘聚宝盆’要饭吃”的纯牧业穷嘎查──当时人均收入只有140元! 1983年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后,牧民们在嘎…  相似文献   

18.
3月29日,科左后旗阿古拉镇中特格喜白乙嘎查,下乡干部给贫困户送来了口粮、种子、化肥。一位老人手捧金灿灿的玉米种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这只是科左后旗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中的一个感人镜头。该旗地处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恶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比较艰难。去年又遭受了百年未遇的旱灾,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更是雪上加霜。在开展“三个代表”思想学教活动中,全旗600多名干部怀揣“民情日记”,走出机关,深入180个村、近千个村民小组、4150余户农牧民家中。他们“进百家门,吃百家饭,摸百家情,解百家难”。截止目前,下乡…  相似文献   

19.
村级财务问题是广大农牧民群众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也是农村牧区工作中的焦点和难点。搞好村级财务管理是事关稳定民心、稳定大局的一件大事。但是当前一些地方的村级财务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一是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村(嘎查)虽然有规章制度,但执行力度不够。二是审批权限不明确,“多支笔”共存。有的村(嘎查)虽规定村财务支出由村主任“一支笔”审批,但未规定审批权限,有的几千元到万元的单项支出未经集体研究,由村主任(嘎查达)一人审批;还有的支部书记、村主任(嘎查达)、妇联主任等都可以批单据,造成支出…  相似文献   

20.
唐斯克座落于西乌珠穆沁旗东部水草丰美的白音华苏木境内,全嘎查有144户828口人,草场面积400多平方公里,人均牲畜46.5头(只)。 唐斯克嘎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牧民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提前八年达到了自治区到本世纪末牧民人均收入1500元的目标。 唐斯克人始终把发展生产和完善经营当作头等大事来抓。改革前,唐斯克嘎查有111户 643口人,牲畜17462头(只),牧民人均收入只有200元。1982年,他们率先实行了家庭经营责任制,做到人草畜与责权利相统一。在迈开畜草双承包这一关键一步后,嘎查党支部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走上分光、吃光的绝路,而是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